浙江省32家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现状调查

2020-10-16 06:16何燕娜施雁贾守梅缪建华骆晓琳
浙江医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科室职工

何燕娜 施雁 贾守梅 缪建华 骆晓琳

安全文化起源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查,后被应用于高风险行业的安全管理中。Singer在2003年首次将其引入医疗行业,定义为患者安全文化,指医疗机构在保障患者安全过程中所有医务人员形成的一种共同理念、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1]。患者安全文化与医疗结果关系密切,是改善患者安全的核心要素[2]。目前患者安全文化在国外研究已较为成熟,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局于2007年建立患者安全文化的调查数据库。但患者安全文化调查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仍有13个省份未涉及测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且调查内容不全面、对象及评价角度较单一[3-4]。本研究对浙江省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浙江地区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层制定保障患者安全的策略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9年8至10月浙江省医疗服务管理评价中心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的32家医院(19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9家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和4家民营医院,见表1),再抽取各医院10%的中层及以上干部(至少15位)和10%的临床医务人员(至少40位医师、50位护士和20位医技人员)等岗位职工参与本次调查研究,并要求临床科室须覆盖内科、外科、ICU、手术室。纳入标准:工龄≥1年,在职人员;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表1 本次研究调查医院地域分布情况(家)

1.2 方法 通过网络调查方式在线填写问卷,由各医院负责人组织调查,在网上进行匿名作答,最后由终端统一回收问卷。医院安全文化调查量表由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研发。本研究采用的是梁爽[5]汉化版,其Cronbach′s α为0.854,并与一般资料相结合设计了调查问卷。量表分为医院、科室、个人输出3个层级,共计12个维度42个条目,附加题为评价所在科室的患者安全等级,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算各维度所有条目得分的平均值和积极反应率(积极反应数/应答数),积极反应率>75%为优势领域,<50%为待改进领域。预调查了30位员工,能够理解问卷各条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共收到问卷9 092份,最终有效问卷9 076份,有效回收率为99.82%。调查对象中男 1 781位(19.6%),女 7 295位(80.4%);年龄26~40岁6 000位(66.1%);职称初级及以下4 393位(48.4%),中级及以上4 683位(51.6%);学历大专及以下1 456位(15.8%),本科 6 612位(72.9%),硕士及以上1 008位(11.1%)。

2.2 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得分情况 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各维度平均得分为(3.91±0.50)分,积极反应率为73.03%,不同层级中医院(75.93%)、科室(74.68%)、个人输出(66.27%)逐级下降,见表2。

表2 浙江省32家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各维度得分和积极反应率

2.3 医院职工对所在科室患者安全等级的评价情况 本研究中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等级的评价较好的(正向评价率)占72.70%(“非常好”30.77%、“很好”41.93%),不同特征职工对所在科室患者安全等级评价较低的为医务人员(72.93%)、工龄在6~15年的职工(70.80%)、夜班每月>10次(59.10%)和每日工作>10 h的职工(64.51%)。

2.4 不同特征医院职工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比较 不同级别医院、岗位、学历、用工形式、每月夜班次数、每日工作时长的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以安全文化认知总分为因变量,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2为0.029,数据对模型的拟合度不高,提示以上个人特征均不是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4。

表3 不同特征医院职工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比较

3 讨论

3.1 浙江省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现状分析

3.1.1 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为中等 本研究显示,浙江省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总体积极反应率为73.03%,介于75%的优势领域和50%的劣势领域,但高于2016年中国平均水平(63.43%)[6]和2018年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调查水平(66.58%,报告来自630家医院的382 834名医院受访者的数据)[7]。“组织学习和持续改进”、“同科室内团队合作”积极反应率最高,表明医院职工有较好的协作和学习精神。综上可见浙江整体在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上处于中上水平,一半以上职工认同医院为提升患者安全做的工作。这可能与浙江近年来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有关,包括“最多跑一次”行动、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的启动、省级不良事件上报平台的搭建等,促进了医院对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视和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知与评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的提升,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表4 影响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的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1.2 患者安全等级待进一步提升 医院职工对所在科室患者安全等级的正向评价率(72.7%)略低于中国医院的平均水平73%[8]和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调查水平78%[7]。医务人员、工龄在6~15年的人员、夜班每月<10次和每日工作>10 h等职工的评价最低,这可能与越接触临床越能够感知到安全隐患的存在有关。作为中坚力量的中等年资员工往往承担着管理和临床工作的双重考验,是安全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提示医院应有针对性地管理,特别要调动中高年资职工的参与性和年轻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关注职工的身心安全感和临床需求,以提升医院整体患者安全等级。

3.2 患者安全文化的待改进领域突出

3.2.1 人力资源紧张 近年来国内医院发展迅速,而医务人员数量却未能相应增长[6],研究表明人员配置的不足容易导致临床工作量、压力以及倦怠风险的增加[9]。不同的临床领域可能有不同的人员配置挑战,如何在人力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合理人员配置,紧密协调各类岗位组合工作需要做更多的探索。

3.2.2 事件报告和非惩罚性文化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事件报告频率”和“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均评分较低,提示两者可能密切相关。职工不愿意上报可能是怕被指责,同时知识的缺乏导致难以及时识别事件[10]。研究表明隐瞒不良事件不报者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成为第二受害者[11]。任何破坏性的行为都可能影响到员工积极性和患者信任度,近年来新闻媒体常将极端情况描述为医疗系统的代表[12],不客观报道造成一定舆情压力。医患纠纷甚至暴力事件的发生也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心理安全感。“非惩罚性文化”是鼓励管理者在处理错误时致力于解决系统问题,并非容忍故意犯错的行为,职工个人也需要建立清晰的标准与制度,提升对不良事件的正确认知。

3.2.3 需要更直接的沟通与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医院、科室、个人层面的得分依次下降;在“开放性沟通”“交接班及转科”方面的条目得分也较低。反映出医院职工在与权威部门沟通以及交接班环节上的安全感还是不够,大家可能习惯于上传下达的工作特点,导致自下而上反馈的沟通渠道反而没那么畅通。管理者需要加强与一线职工更加直接的交流,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不同特征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的差异性

3.3.1 中小型医院亟待引导提升 有研究发现,中小型医院职工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比大型医院高[7,13]。本研究中二级医院通常为中小型医院,评价结果却比三级医院低。这可能与国家管理模式、医疗机构环境不同有关。组织规模影响着组织文化的强弱[14],浙江省很多三级医院在患者安全管理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尝试与创新,一系列的政策和检查也成为了有利抓手,特别近期正积极准备等级医院创建和复评。今后需关注中小型医院的管理,抓住薄弱环节,缩小安全文化的差距。

3.3.2 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较低,岗位差异明显 本研究发现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比医生更高,特别在“对差错的沟通反馈”“事件报告频率”方面,这与之前的研究相符[8,15]。这可能因护士人数多、接触患者的时间更长,在工作模式上拥有更多的团队合作、沟通机会。同时省级护理不良事件平台的多年推动促进了护士上报的主动性,浙江省医疗安全上报系统平台于2019年刚刚运行,以学习为目的上报不良事件并不是当前大多数人员的习惯。而与医护相比,医技人员在“开放性沟通”、“不同科室间合作”上得分偏低;行政人员相比医务人员总体得分更高,但在“交接班与转科”“安全的整体感知”上得分较低。

3.3.3 负荷工作影响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 随每日工作时长增加,得分降低;在夜班次数上,得分最高的是“<4次/周”的人群。有研究显示我国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强度大,常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16]。随着工作压力增加,员工不得不通过加班的方式以完成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应当重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压力,合理调配人员,营造相对宽松、安全的环境以保障患者与员工的安全。

3.3.4 其它差异 学历越高,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越高;合同制人员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偏低。面对个体的差异化情况,医院应就本机构的规模、人员特性等现状进行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测量和监管,注意不同聘用方式人员的差异,加强规范化管理。

4 小结

本研究显示浙江省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是乐观的,但仍有提升空间。每家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都需要管理层重视、全员参与及公正氛围,特别要采取策略改善人员短缺,事件报告率较低等问题,加强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作为职工本身应提升对安全隐患的认知与评估能力,参与到医院患者安全文化建设中。本次调查研究为浙江省内首次大范围研究,特别是调查对象包括医务和行政等各类职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差异。今后需进一步研究影响医院职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的关键因素、比较不同专科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与具体医疗结果指标之间的关系,推进安全文化实践项目。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科室职工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