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勤:只为“灯火”更辉煌

2020-10-16 05:56罗嘉,赵芳,孙铭
今日民族 2020年8期
关键词:陈老玉溪花灯

陈克勤

已经迈入耄耋之年,但85 岁的陈克勤一点儿也没有闲下来的打算。

当同龄人大多忙于含饴弄孙、养生保健、休闲娱乐之际,陈老选择了“不走寻常路”。每天,他会准时起床,在用过早点之后,准时坐在电脑面前,认真用键盘把一个个字输入电脑,一写就是四五个小时。

对于陈老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用电脑写作是一件既富有“技术含量”,又特别消耗精力,还十分费眼神的事情。但他却乐在其中,甘为花灯做贡献,不计回报不问苦。

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在陈老的精心整理和重新编导之下,一些花灯剧目得以在民间更好地流传,成为当地群众周末和节日演出的压轴戏。在民间努力“传灯”,振兴玉溪花灯艺术,是陈老和花灯爱好者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卅载辛苦不寻常

1933 年,聂耳为电影《一个女明星》创作了同名插曲。之后,他又创作了民乐《山国情侣》。两首乐曲在云南人民听来倍感亲切,因为它们的曲调都取材自玉溪花灯《玉娥郎》。

花灯,这种由明代民间“社火”中的小调演唱、歌舞表演发展而来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目前仍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流传。其中,玉溪花灯又是云南花灯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支。长期以来,玉溪花灯不但哺育了像聂耳这样的伟大音乐家,而且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为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玉溪花灯是云南花灯的灯坛盟主、统帅。”在玉溪花灯申报国家非遗项目时,陈克勤经过深思熟虑,在申报书上写下了这句话。这并非无的放矢。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玉溪地区的专业花灯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先后整理、改编和创作了一大批传统优秀剧目和新编剧目。改革开放之后,由玉溪花灯工作者创作的《情与爱》《金银花·竹篱笆》《卓梅与阿罗》等新编剧目,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推动玉溪花灯艺术走上另一个高峰,成为省内外知名的“花灯之乡”。

早在上世纪80 年代,集编剧、表演、演奏等多种特长于一身的陈老便投入到了玉溪花灯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承工作中。30 多年来,由他亲自动手编写的玉溪花灯相关资料与研究专著总计已高达两百余万字,至今仍笔耕不辍。

有时,为了查证一个细节,或者寻访一段历史,陈老会立刻骑上与自己相伴了几十年的“老座驾”——自行车,前往离家几公里的玉溪市文化馆查阅资料,或者登门拜访民间艺人了解情况。

寒来暑往,自行车的双轮在新兴大地四处飞驰,走过的路、听过的戏、聊过的人、读过的书、看过的景一一在陈老脑海里回荡,并在老人家双手“敲击”之下形诸文字,为玉溪花灯艺术的发展添砖加瓦。而“八旬老翁身体健,著书蹬车不停歇”也成了玉溪市花灯艺术爱好者中广为流传的佳话。

“花灯是在特定自然和地理环境下产生的。虽然剧目创作时间不同,情节各异,但内容多为砍柴放羊、戒赌劝学、孝顺父母等民间生活故事,其人文内涵基本是积极向上的,颂扬了人性和生活的美好。”陈老介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花灯形式日趋规范和精致,凭借着质朴明快的声腔、亲切自然的方言、灵活多样的表演和贴近生活的内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

“十个玉溪人,九个会唱灯,还有一个跟着哼”是上世纪90 年代中期玉溪花灯鼎盛时期的生动写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方式的改变,花灯也像其他大多数传统戏曲一样遭遇了专业剧团演出日渐减少、编导和创作后继乏人、市场和观众日益萎缩等问题,这引起了陈老的忧虑。

2008 年,在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上,作为“玉溪花灯戏”传承人的陈老名列其中。这让他多了一份荣耀,更多了一份责任:把花灯艺术更好地发扬光大。

尽心竭力来“传灯”

“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是花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同时,花灯业余爱好者队伍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陈老说,花灯生长于民间,传承花灯艺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但一个剧种的艺术特征是通过舞台演出体现的。“花灯迷”以50 岁以上的人居多,公园里常常能看到他们唱花灯的身影,但“唱玩式”的消遣和登台表演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陈老看来,唱玩虽然可以随心所欲、南腔北调,但并不利于花灯传播。“一些业余爱好者喜欢演‘条纲戏’,剧目没有脚本,演员缺少排练,只根据故事情节随意组合、临场发挥。这种不规范的演出,不但与时代发展需要背道而驰,而且也让花灯失去了本身的魅力。”

为此,陈老选择在民间业余爱好者身上发力。1995年,刚刚从玉溪市文化局退休的他,参与创建了“聂耳故乡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先后培训业余花灯爱好者400 多人,今年60 岁出头的孙艳玲便是获益群众之一,如今她已成为陈老的传承弟子。

“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报名,没想到陈老竟然爽快地接纳了我。”孙艳玲介绍,从小热爱花灯的她,因为工作等原因,一直没有学习的机会。直到40 岁之后,才算有点固定的业余时间。“‘艺术团’里像我这样毫无基础的人还有很多,特别感谢陈老圆了我们的‘花灯梦’。”

白天,孙艳玲他们在陈老等专业演员教授下从零开始学习声腔、动作、演奏、乐谱、化妆、编导等相关知识;回家之后,他们又通过反复观看花灯演出视频“查缺补漏”,带着问题向老师请教,日积月累之下,专业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将近20 年的不断学习,我们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演唱‘走板’‘道情’‘五里塘’‘全十字’‘虞美情’这玉溪花灯‘五大调’,而且‘手、眼、身、法、步’等表演基本功也有了明显加强。”让孙艳玲引以为豪的是,他们这些“半路出家”之人,由于得到名师的帮助与指点,和其他业余爱好者相比有着相对扎实的唱腔功底和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逐渐成长为“群众文艺骨干”,得到了公开演出的机会。

与此同时,陈老还用心编写剧本。“我们秉持推陈出新的原则,在遵循原作的基础上对剧本做了适当修正。”花灯演出特点是以唱为主,陈老一方面注意斟酌唱词,在表述、字韵和音节规范上下功夫,便于业余演员演出和观众接受。另一方面,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和故事精华,他还对剧情做了合理调整,力求精练集中。

近年来,陈老相继义务编纂了以优秀花灯小戏为内容的《花灯演唱材料》共3 辑,包含剧目数十出,为广大花灯业余爱好者和演唱组织提供演出材料。其中,《七斤三两》《孝子祭妈》《一枚硬币定输赢》等剧目由于易唱好演、情节生动感人、紧扣时代主旋律等原因,得到各界观众一致好评。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从2017 年开始,玉溪市红塔区文化馆开始举行“周末传统花灯剧目”展演活动,为花灯演出提供舞台和场地。孙艳玲介绍,三年来,活动让他们这样的民间演出团队有了施展才艺的机会,推动群众参与到花灯演出活动中来。“我们这支队伍稳定保持在20 人左右,陈老常常亲临现场指导各支团队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拥护与尊敬。”

“传播正确的花灯表演方法对培养花灯演唱人才和传承人起了积极作用。”陈老说,看到红塔区正在迎来振兴花灯的热潮,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展演活动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让玉溪“灯”火更辉煌。

猜你喜欢
陈老玉溪花灯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找不同
心态·读书·运动
从好,到美好
从好,到美好
赏花灯
花灯艺人
唤醒
百岁老翁的“养生套餐”
陈伯老同志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