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怡然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便“宅”在了家中。除去正常的放寒假时间,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待在家里整整四十二天了。这期间,我的“宅”家生活,可谓有喜有悲。
“宅”在家中,不怎么进厨房的我,俨然成了厨房的主人。平常妈妈炒菜时,我就在旁边,看她先放什么后放什么,看油盐酱醋的用量,看炒不同蔬菜的火候。慢慢地,我学会了炒菜。在刷手机的过程中,经常会刷到许多做面食的视频,在新鲜感和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尝试着做了凉皮和春饼,别说还挺成功。
除了做饭外,我还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说实话,我并不喜欢锻炼,这也是我锻炼一两天就会放弃的原因。可我的父母却可以坚持下去,他们每天都要蹦跶一会儿,或仰卧起坐。看到他们在锻炼,我也不好意思在那儿坐着了,便也跟着锻炼。有这样的父母,我是多么幸运啊!
当然,“宅”家生活也有急躁的时候。比如,上网课,老师给我们播放的视频,大部分是推荐的优秀网络资源,可能因为不熟悉老师的教学风格,听着总觉得不大舒服。再加上有些知识点、难题,我听不懂又解不出来,心里的烦闷越积越多,积累多了就会爆发,而受害者自然是父母。有时候,妈妈只是给我端来一杯水,就被我嚷了一顿,杯子一撇,自己的文具也摔了一地。但妈妈并没有生气,只是帮我摆好文具和水杯,默默地出去了。
我很佩服高钰铎同学,因为他会在发脾气后去跟父母說一句:“我青春期,别跟我一般见识。”可我做不到,每次话都挂在嘴边了,却又被我咽了回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面子吧。但我很清楚,自己对父母耍了性子,就该道歉。所以我以后会注意这点,不然,岂不愧对了父母的一番养育之恩。
这就是我的“宅”家生活,有喜也有悲。
(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七·4班,指导老师:于淑芬)
点评
“宅”家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小作者是个有心人,学会了炒菜和做饭,学会了在家锻炼;受同学高钰铎的影响,还学会了体谅家人。这都反映了新时代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面貌。
习作情节自然流畅,引发读者的思想共鸣。
(张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