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萍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100例2018年1月-2018年12月慢性心衰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内科护理组选择常规内科护理,干预化护理组选择干预化护理方法联合常规内科护理。比对效果。结果:干预化护理组疗效、患者LVEF水平增长到50%的时间、纽约心功能分级进步两级时间、LVEF、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常规内科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干预化护理方法联合常规内科护理慢性心衰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以及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心衰患者;干预化护理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175-01
慢性心衰是心脏疾病终末期表现,其多发于老年人,其发生是因为心脏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相关需求,可导致患者出现肺循环障碍以及组织灌注缺乏等症状。慢性心衰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加以干预化护理方法辅助护理,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有一定作用[1]。本研究分析了慢性心衰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100例2018年1月-2018年12月慢性心衰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干预化护理组50例,基础心脏疾病当中,男29例、女21例。NYHA分级:Ⅱ级有7例,Ⅲ级23例,Ⅳ级20例。年龄61 ~ 77 岁,平 均( 67. 21± 4. 12) 岁。
常规内科护理组50例,男30例、女20例。NYHA分级:Ⅱ级有7例,Ⅲ级24例,Ⅳ级19例。年龄61 ~ 79 岁,平 均( 67. 48± 4. 51) 岁。
两组资料之间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内科护理组选择常规内科护理, 常规进行抗心衰治疗,并简单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加强患者的巡视,做好每天的查房护理工作。
干预化护理组则选择干预化护理方法联合常规内科护理。在常规内科护理组的基础上给予干预化护理方法护理,(1)根据慢性心衰患者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合理分配病房,尽可能做到护理人员与慢性心衰患者及其家属无碍沟通;(2)向慢性心衰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慢性心衰危害、治疗方法以及成功治疗案例,建立慢性心衰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6];(3)根据慢性心衰患者体质、发育、营养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补充营养,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免疫力,以增加慢性心衰患者心肌能量。(4)并发症护理:密切监测慢性心衰患者心率、意识情况、呼吸、血氧饱和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责任医师。慢性心衰患者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做好气道管理措施,定期帮助慢性心衰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吸痰时应严格控制吸痰时间,避免低氧血症。(5)针对性心理护理:通过音乐疗法分散慢性心衰患者注意力,缓解慢性心衰患者恐惧心理,安慰、激励慢性心衰患者,促使慢性心衰患者克服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6)出院延续护理:对出院的慢性心衰患者家属定期电话随访,指导慢性心衰患者家属日常护理工作,也可以添加慢性心衰患者家属微信,及时给予患者护理指导。
1.3 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疗效;患者LVEF水平增长到50%的时间、纽约心功能分级进步两级时间;护理前后患者LVEF、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显效:纽约心功能分级进步两级以上;有效:纽约心功能分级进步1级;无效:不满足显效和有效。疗效=显效、好转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为SPSS24.0, x2、t统計,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干预化护理组相比常规内科护理组疗效较高,P<0.05。其中,干预化护理组显效有3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是98%;常规内科护理组显效有15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是80%。
2.2 护理前后LVEF、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对
护理前两组LVEF、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干预化护理组LVEF、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LVEF水平增长到50%的时间、纽约心功能分级进步两级时间比对
干预化护理组患者LVEF水平增长到50%的时间、纽约心功能分级进步两级时间更有优势,P<0.05,干预化护理组患者LVEF水平增长到50%的时间、纽约心功能分级进步两级时间分别是6.67±1.21d、7.35±1.46d,常规内科护理组患者LVEF水平增长到50%的时间、纽约心功能分级进步两级时间分别是8.45±1.45d、9.13±1.84d。
3 讨论
慢性心衰危害性大,传统护理方法主要是抗心衰药物使用护理和查房护理等,但效果欠佳[3-4]。通过干预化护理,关注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从生理和心理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缓解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的情绪,给予其更多帮助和关怀,可实现护患关系的改善,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舒适度和耐受度,更好改善预后[5-6]。
本研究显示干预化护理组疗效、患者LVEF水平增长到50%的时间、纽约心功能分级进步两级时间、LVEF、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常规内科护理组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干预化护理方法联合常规内科护理慢性心衰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以及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倩倩.人文关怀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1):184-186.
[2]陈锁红.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1):3554-3556.
[3]蔡莉.延续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4):80+89.
[4]龚中元.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0):69-71.
[5]王小芸.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9):113+115.
[6]李久菜.强化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疗效的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19):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