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小伙安壮通过拍摄短视频记录着爷爷奶奶的爱情和生活。
很多人知道安壮是因为他在抖音上拍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在这些视频里,他是一个安静的叙述者。很少有人知道镜头之外的他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经历。
虽然是一个出生于1998年的标准95后,但他的人生经历却比在职场工作了十几年的人都丰富:大二创业开摄影工作室、自学摄影拍短视频、用相机记录爷爷奶奶的生活、在抖音成为百万粉丝创作者……
是摄影彻底改变了安壮的人生轨迹。上高中时,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在学校没有存在感,也没有自信。如果不是班里有个拿着相机到处拍照的同学,他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接触到摄影。
“你怎么每天都在拍照啊?”安壮问同学。
“我想靠摄影读个好大学。”同学回答。
那是安壮第一次意识到:也许“学好文化课”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唯一办法。从那以后,他向亲戚借来相机,也在学习之余自学摄影。在艺考班学了一年摄影的安壮终于如愿以偿,考上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但,上大学后他却陷入了迷茫。
整个大一,学校只教了摄影基础理论知识,安壮有些按捺不住。相比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他更喜欢亲自动手实践。失眠了半个月后,安壮告诉自己:不能再继续窝在宿舍打游戏了,既然学校不教摄影技术,那就自己想办法学习。
他去学校附近的摄影工作室应聘摄影助理,从打杂、扛器材到婚礼跟拍,什么都做。半年后,终于从一个跟拍婚礼的小助理,变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摄影师。到大二老师教摄影实操方法时,安壮已经是一个拥有工作室的创业者了。
大二那年,安壮和同学一起租下学校免费提供的教室创业。他们给淘宝商家一家家发私信,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商业拍摄。摄影工作室的第一笔收入,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争取来的。
摆脱了曾经的迷茫与焦虑,大三时的安壮,已经靠摄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然而这并不是他大学里的高光时刻,真正让他引以为豪的,是他记录的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在抖音上被100多万网友喜欢。他的人生目标,也因这件事情再次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大三寒假,安壮回到济南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正拿着相机拍爷爷奶奶的日常生活。“如果爷爷奶奶的生活片段能保存下来,将来会是很美好的回忆。”他告诉自己。
第二天醒来,他就拿起相机拍起了“91岁爷爷的清晨”:每天早晨,爷爷会去早市买菜,回家后做好早餐,端给生病的奶奶吃。饭后,爷爷喜欢坐在电视机前看京剧,而奶奶的早餐吃到一半就打起了瞌睡,被爷爷催促着赶紧吃完……
这样的日常,安壮平时在家已经看过无数次,早就习以为常。但是当他将镜头对准爷爷奶奶时,才发现很多平日里被忽视的暖心细节。比如,爷爷总会在喂奶奶吃药后,再喂她一块小糕点。
“91岁爷爷的清晨”这支视频是安壮在抖音上发布的第一支视频,也是他点赞量最高的一支视频—276万。第一支视频的爆火,让安壮感到意外,他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和私信:“这是我羡慕又渴望的爱情。”“我也想有一个像爷爷这样的老公。”
“原來这种最平常的生活反而是大家羡慕的。”安壮感到有一些意外。
安壮的奶奶病了13年,爷爷也照顾了奶奶13年。由于小脑萎缩,奶奶变得不再记事,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转眼就忘。爷爷不仅会准备好一日三餐,还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如喂奶奶吃香蕉前,先咬掉青涩的香蕉头,把最嫩的部分留给她。
安壮喜欢以自己的视角给网友们讲述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视频里融入了他对爱情的理解和对爷爷奶奶的感情。他们的爱情故事,不仅影响着越来越多对爱情感到失望的当代人,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安壮自己的爱情观。“以前和女朋友争执时总觉得自己是对的,现在能谦让就谦让,一辈子本来就不长。”安壮表示。
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火了之后,越来越多媒体和杂志采访他,安壮的身份除了创业者,又多了一个短视频Vlog创作者。现在,每个月都有广告主找安壮投放广告,抖音也跟他签约,每个月靠签约的奖励金和广告费,他能赚到一笔远高于大多数上班族月薪的收入。
加上摄影工作室每个月的收入,安壮已经可以做到现阶段的“财务自由”。“我现在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自己交学费,想去哪儿玩去哪儿玩,也可以带着父母去旅游。”他表示。
今年6月,安壮大学毕业了,他将拍短视频作为自己的职业。由于和女朋友都热爱旅行,他们又开了个抖音新账号“小欧同学”,记录二人旅行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和生活片段。
爱好与生活、工作完全融为一体,这就是“贫穷料理”的创作者安秋金的状态。
有人称95后是“被外卖毁掉的一代”,因为生长在“外卖时代”的他们,鲜有人会下厨做饭,更不用提“逛菜市场”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举动了。
出生于1996年的安秋金却是年轻人中的一个异类。他不仅热爱下厨做饭,还把做饭这件事情做成了一份事业,用独属于自己的新潮方式,在网上教人做饭。
相比规规矩矩地教人做一道菜,安秋金更喜欢在视频里融入说唱、单口相声和中国风的元素。镜头后的他戴着圆框墨镜,拿着折扇,穿着黑袍,以押韵的词句将生活中的感悟见闻巧妙地融合进每一道菜里。于是,“贫穷料理”的美食似乎都被注入了灵魂,让人真正懂得了“美食治愈人心”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很难想象24岁的安秋金是一个喜欢人间烟火的人。
童年时,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安秋金在别的孩子还在因为挑食而跟父母闹脾气的年龄,就学会了给自己做饭。网上的《天天饮食》是他常看的节目,为了吃饱饭,必须自己逼自己学习。
长大后,父母的工作依旧忙碌,就连春节这样本该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父亲也因忙于工作而不得不早早出门,只留安秋金和母亲两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晚,一边吃掉一桌子的菜。那时的他总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和一大家子亲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骨子里,他是一个向往热闹的人。
后来,他像很多怀抱梦想的年轻人一样离开家乡,前往陌生的城市读书工作。也在很多个生活不顺的时刻怀念家乡,一次次靠着与远方父母的一通电话平复难过的情绪。给父母打电话是寻得人间烟火气的一种方式,需要与柴米油盐打交道的做饭也是。
大学临近毕业之际,安秋金陷入了迷茫。不知道毕业后做什么工作的他,收到了一条来自学长的微信,询问他是否要一起拍视频。“你想拍哪种类型的视频?”学长问。“我想拍美食。”他毫不犹豫地说。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他们的短视频创业之旅。
创业之后,安秋金才真正开始好好逛菜市场。“那个时候没钱,只能去菜市场买菜。”他说道,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古龙曾在他的作品里说道:“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就放他去菜市场。因为不论怎么心如死灰的人,一进菜市场,再次真实地嗅到人间烟火的气息,也必定会重新萌发出对生活的一丝眷念。”
在最贫穷的那个阶段,菜市场给予了安秋金很多能量。最直接的体现是他和菜市场商贩们之间的关系。“在南京,我和菜市场的人关系很好。我骨子里很喜欢这种感觉,也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些平时感觉不到的东西。”
爸妈常年不在身边,这种长辈的关爱是生活中的安秋金所缺失的。因此当菜市场的长辈们好奇他在做什么时,他总会告诉对方“我在拍短视频”,并耐心地告诉他们抖音是什么,哪里可以下载。
现在菜场里熟悉安秋金的大爷大妈们,几乎都下载了抖音,时不时看看这个孩子又发了什么新视频。
王晓楠用镜头将曾经忽略的父爱记录了下来。
有一段时间,安秋金被自己的视频风格卡住了,拍抖音短视频半年时间,粉丝涨到了50万,平均每条视频的点赞量却只有两三千,点赞能上万都要开心好几天。那时他的视频风格以在说唱中做菜为主,固定的形式很难再吸引新的粉丝关注。
思考良久后,他忍痛放弃了rap元素。他开始在镜头前进行黑幕解说,拍摄了第一支转型视频。“我觉得用中国的江湖气描述中国的美食,应该行得通。于是我找来了黑布、黑袍子,穿上中国风的衣服,拿了把中国风的扇子,一个人站在镜头前开始说。”他表示。
那是第一期黑幕视频,“我记得很清楚,2018年6月1日下午,我发了一支名叫‘酱油炒饭的视频,40多万点赞,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安秋金回忆道。
那以后,“贫穷料理”每一次的视频创作突破期,都和瓶颈期重叠在一起。瓶颈最长的一次,安秋金整整2个月都写不出自己滿意的脚本和词。随后,灵感降临,新的突破又在前方等待着他。
现在,“贫穷料理”已经有近2000万粉丝。安秋金学长的创业公司奇迹山也成功赶上短视频风口,孵化出了不少除“贫穷料理”之外的抖音大号,公司也步入正轨。
现在安秋金的每支视频,有专业的摄影师和剪辑师进拍摄,但最关键的脚本和创意以及做饭部分,一直都是他亲力亲为。“做内容的核心是做得像自己。现在买菜、拍摄、洗碗都是我自己在做,这个更有烟火气一点,自己的内容亲自操刀才有灵魂在。”安秋金表示。
爱好与生活、工作完全融为一体,这就是安秋金如今的状态。虽说“贫穷料理”是一个教人做饭的账号,但工作忙碌的安秋金除了拍视频自己做饭外,午餐也偶尔会在办公室叫外卖或下馆子。因此他了解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以“外卖为生”。
“我很理解现在的年轻人还没成家,又因为工作原因没时间自己买菜做饭,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贫穷料理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如果有空的那么一刻,也能想起来自己去做一顿饭,找到亲自做一顿饭的满足感。”安秋金表示。
就像“贫穷料理”最开始在每支视频结尾放的slogan一样,“贫穷只是暂时的,记得按时吃饭。”
“爸,你在哪儿哩?”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突然响起一声呼喊。
“我给恁说,搁这玉米地里,根本叫不应一个人……”一手举着相机,一手扒拉着玉米叶,刚给玉米浇过水的王晓楠,结束了视频的拍摄,正要找父亲一起歇歇。忙碌了一天的父女俩,打算吃个西瓜犒劳下自己。
这是王晓楠最近一条视频中的场景。因为拍视频,父亲开始变得开朗,曾经忽略的父爱被镜头记录下来,都令她心怀感恩。这个来自河南滑县的农家女孩,一年来用300多条抖音,记录了她和父亲的日常生活,由此火遍网络,吸引了200多万粉丝。
在小说《边城》中,作家沈从文曾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美好淳朴的湘西农村景象;在王晓楠所在的豫北小村,她也正在通过拍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和父亲的“边城”故事。
在网络上,王晓楠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麦小登”,“寓意五谷丰登”。这个家在豫北农村的95后小姑娘,不仅有“大眼睛”“小V脸”“黑长直”等“网红标配”容貌,更是一名拥有200万粉丝的短视频创作者。
几间红砖平房,垂满枝头的李子、葡萄,一方菜圃、三两鸡雏,麦小登家的小院略显破败却又生意盎然。这里,是麦小登视频创作的主要场所。
镜头里的麦小登,扎着麻花辫,爱说、爱笑,素淡得如同夏日里的一杯清茶。可没有人知道,镜头之外的她曾是一名贫困户—她曾为贫穷的身世感到自卑,也曾在漂泊流浪后分外迷茫。
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体弱多病,生长在单亲家庭的麦小登,从小靠吃“百家饭”长大。2013年,麦小登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高三复读那年,麦小登的父亲王云坡曾想让她辍学外出打工。最终,靠着家里亲戚东拼西凑的2000元钱,麦小登的大学梦才勉强被“缝补”起来。摆脱贫穷的愿望,像种子一样扎根在了麦小登的心底。
2017年,像许多“飞”出去的农村娃一样,大学毕业后的麦小登没有回家,而是选择留在郑州做起了一名“郑漂”。她当过编辑、摆过摊、做过兼职老师、送过外卖。“对于我来说,郑州是一座大城市,我的梦想就是在这里多赚些钱,让我和我爸的生活能够过得好一点。”她表示。
送外卖是麦小登在郑州的最后一份职业。利用学新闻的专业优势,麦小登开始尝试拍摄抖音,梦想着在短视频兴起的风口上“飞一把”。
外形靓丽、身材娇小,却日夜骑着电动车奔波在城市的楼宇间,麦小登的励志形象为短视频平台带来了一道不同的风景线,也不出意料吸引来了众多关注。
事与愿违,2019年的一场变故,让事业刚起步的麦小登不得不停下脚步。
“我爸早些年摘除过一个肾,去年年底,他的另一个肾也出了毛病,需要人长期照顾。”父亲病情加重,在城市打拼的辛酸,这些思绪涌上心头,让麦小登不再犹豫,踏上了返乡的道路。
农村生活不如大城市一般丰富多彩,却让麦小登有了更多时间思考未来创作的方向。田间地头、老旧小院,赶集会、做农活、煮牛肉、蒸馒头……这些日常的农家生活,都成了麦小登拍视频的新素材。
但麦小登的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王云坡的反对。一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王云坡很少离开农村,拍摄视频,对于这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实在太过新潮。
耐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王云坡最终同意上镜。创作之初,王云坡并不理解女儿天天拿着手机在拍什么。“不该说的话你别说,不该做的事不要做。”很长时间,老实敦厚的王云坡都以为“拍视频、成为网红就是在‘学坏”。
不卖惨、也不无厘头,看了女儿的视频,王云坡觉得“拍得也没啥不好”。如今,认可了女儿视频内容的他也在学着适应镜头。视频中的王云坡,习惯于用一只手拿着一样东西,借以掩盖自己的害羞和紧张。
王云坡的笨拙与可爱,让他收获了很多粉丝。他自己注册了一个抖音账号,还给自己取名“五老哥”。许多“漂一族”曾在麦小登的视频下留言,“看到‘五老哥,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我想多做些让我爸高兴的事儿!”麦小登说,回到农村不仅让她的视频重获“新生”,也让她找到了久违的父爱。给父亲买空调、开老式拖拉机收麦子、背着药桶给玉米打农药、骑三轮车卖西瓜……麦小登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着父亲、守护着这个家。
像大多数人一样,麦小登的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没有团队,仅靠着一部手机,麦小登所有视频的策划、拍摄、剪辑、制作,现今仍是她一人完成。“一段几分钟的视频,通常需要几百个素材,光拍摄就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每天,麦小登几乎都要剪片子到凌晨。
在麦小登的视频里,有笑、有泪、有嗔、有气,但不变的是父女俩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以前总以为还是个孩子,现在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扛着。”这个被粉丝们称为啥都会的“拖拉机女孩”,经历了生活的洗礼,直言自己“长大了”。
麦小登火了,但在乡亲们眼里,她还是那个乖巧的邻家姑娘。
麦小登说,她想帮助身边做自媒体的农民朋友,共同把这个圈子做起来,带动更多人靠努力去改变命运。“我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做一些公益助农活动,传播正能量。”她表示。
麦小登没有食言。今年6月,滑县牛屯镇大蒜滞销,麦小登得知消息后,就开始筹划以抖音直播的形式帮助蒜农卖蒜。挑拣大蒜、打包运输,直播当天,麦小登用半个小时卖出5000单大蒜。
邓攀攀深受外公影响,他总是说“人这一生挣多少钱不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才重要”。
邓攀攀是一个生活在四川眉山的自由摄影师,他在网上受到大量关注,是从用抖音短视频记录外公在乡下生活的日常片段开始的。
视频里的外公慈眉善目、幽默风趣,与邓攀攀的镜头互动起来也毫不生疏,和他像朋友般相处。
“外公很喜欢面对镜头,只要有人拍他,他就有表现的欲望。”邓攀攀说,外公对自己的形象很在意,以前给他看剪辑完的视频,外公总说自己怎么这么丑,下次拍视频会注意收拾一下自己。
视频里,这个24岁的大男孩常常和外公一起干农活、喂鸡鸭、下厨做饭、清理院子……爷孙俩在乡下生活的温馨片段,像极了曾在很多电影展上得奖的纪录片《四个春天》—一部记录导演的父母在老家小城生活的“散文诗电影”。
“想起我的外公了。”“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想哭。”
几乎在邓攀攀每一支抖音视频的评论区,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留言。面对网友的夸赞和向往,他常常告诉他们“我做的事情很普通”。
邓攀攀刚开始用视频记录自己与外公的日常,是為了劝外公搬去城里生活,受到家人更好的照顾。因此,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往乡下跑。老人却舍不得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家。虽然那个家简陋、原始又古朴,但在外公眼里,却是这个世界上自己待着最舒适的地方。
邓攀攀只好频繁地奔波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并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喜欢乡村生活。有的网友调侃:“是你想让外公去城里住,然后你被策反了?”
作为一个从小被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邓攀攀如今的性格和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公影响。“人这一生挣多少钱不重要,能够身体健康,做自己喜欢的事才重要。”外公总是这样教导他。
“每个人都应该活在热爱里,尝试做很多有趣的事。”邓攀攀在某支视频里说。而他热爱的事情太多:滑板、自行车降速、说唱、跳舞、做饭……
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走,大学学习舞蹈表演的他,本该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职业舞者。但大三那年练习滑板时的重大失误,让他的膝盖整个裂开,整整一年都无法跳舞。
最迷茫的那段时间里,他给自己找了一个新爱好:和编导系的朋友一起学习视频拍摄和剪辑。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爱上了用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对视频的拍摄剪辑也越学越感兴趣。“每隔一段时间,我再看之前拍过的东西都会充满了回忆,那种感觉特别好。”邓攀攀表示。
大学毕业后的邓攀攀做过很多份工作,销售、街头调查员、在家帮爸妈打理生意……但这些工作始终无法带给他激情。
迷茫的时候,他想起了外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邓攀攀毅然辞去了工作,加入了自己喜欢的摄影工作室,从此走上了职业摄影的道路。
2018年,在积累了一定的摄影资源后,他辞去了全职工作,开始靠接一些兼职的摄影单生活。也是从那时起,他把自己平时做菜时拍的一些美食教程发到了抖音上。
刚开始流量并不高,直到他无心插柳地在美食视频前加入了自己与外公的日常,播放量才渐渐高了起来。
那以后,他的每支视频都以在外公家的日常片段开头,在做菜过程和一段原创rap里高潮,再在饭菜做好后,端上桌前的那一句“开饭咯”里结束。将自己的多项才艺完美融合在了一分钟的短视频里。
但就是這样一支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他也要花上半天时间拍摄,半天时间剪辑—这还是在已经相当熟练的情况下。
刚开始拍抖音短视频时,邓攀攀常常为了剪片子修改到凌晨三四点。“我爸妈总说你整天拍这个做什么,又不挣钱。”
拍抖音视频两年来,他的收入主要来自平时接到的摄影商业单和抖音上的广告合作,在眉山这样的小城市,已经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
但相应的,邓攀攀要每三天更新两支视频的频率创作视频,几乎把每个月一半以上的时间都贡献给了视频拍摄。有时,他也会遇到困难和瓶颈,比如回家后不知道拍什么,或者外公因为身体上的原因需要照顾,不能拍视频……
而他处理困难的方式也很特殊:“我遇到困难时不会想办法解决,而是约几个朋友出去玩一趟。我们这边有很多山,去山里转一圈,回来后就想通了,觉得问题还挺简单的,之前是自己把问题想得太复杂。”
去年夏天,邓攀攀的外公在生过一场病后,终于同意了搬到城里生活。可他还是时不时惦记着自己在乡下的家,院子里的杂草是不是又长高了,家里养的鸡鸭们是不是饿肚子了……
外公想时不时回乡下住上几天,邓攀攀提议自己也回去帮忙做饭,却被外公拒绝了。“你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吧,你的事情多,你们年轻人都有梦想。”外公说。
今年,外公终于搬到城里生活了,邓攀攀陪伴外公的视频也告一段落。他也将要开启自己的新生活和新创作,“每个人都应该活在热爱里,尝试有趣的事”。
“婆,今天吃啥饭?”“你爷要吃蒸面哩。”带着一口浓郁的乡音,@秦巴奶奶正在专注地为家人们准备着今天的午餐。她手脚麻利地择菜、和面、切面、下锅……一碗香喷喷的蒸面,等待出锅。
奶奶的厨艺很好,当地小吃、经典大菜通通不在话下。点开@秦巴奶奶的抖音主页,仿佛收获了一本陕西美食食谱:你会看到奶奶亲手挖出硕大的植物根茎,打磨成粉,做出一份香喷喷的魔芋豆腐;天热的时候,奶奶会来上一碗滑滑嫩嫩的陕西名小吃浆水面鱼,酸爽的浆水在阳光下鲜亮诱人;还有风味独特的泡菜牛肉米线,大块的牛肉拌着米线一起下肚,面汤都能喝上一大碗。
将这些寻常又美味的菜肴记录下来的,是奶奶的孙子,一位从大城市回归故乡的年轻人—张万露。
“人生不过76000顿饭,总有一顿让你泪流满面,那就是家的味道。”对于张万露来说,家的味道就是奶奶做的一日三餐。
出生于陕西农村,从小爸妈都在外地打工,张万露的童年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在外务工的那段日子,他总会想起在故乡的简单生活,印象最深的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地里干活,夏天种黄瓜、豇豆、豆角、栽葱;冬天则种白菜、萝卜。
“我每天晚上都会走在小路上数着星星去接奶奶,最期待的就是看奶奶有没有给我带好吃的回来。”张万露回忆道。
2018年的夏天,他偶然看到奶奶在橘子林里挖魔芋,便随手拍下来发布在了网上,没想到一下收获了几千次播放。许多网友回复,看到这个视频就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也记起了童年时的幸福生活。
这些评论让同样在外打拼的张万露颇受触动,萌生了把奶奶做的菜和陕西农村生活记录下来的想法:“与其干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每天的生活就像复制一样,不如回到安康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张万露表示。
于是,他果断结束广漂生涯,买了一张开往老家的单程票。回到自己熟悉的小屋后,张万露开始学着用镜头记录奶奶制作的每一顿饭,也用朴实的语言,诉说着奶奶和爷爷之间平凡动人的感情。
因为安康属于秦岭以南的大巴山地区,又有“秦巴”之名,于是这位90后创作者把这个记录家人生活的抖音账号,取名为“秦巴奶奶”。
在张万露眼里,乡愁最抵不过一碗蒸面。这也是安康人的集体回忆,在这座宜居小城,走五步就能看见一家卖蒸面的小吃店。豆芽、芹菜铺底,面皮软糯配上熬制的酸酸的醋汤,再加上一勺油泼辣子、一勺芝麻酱、大蒜汁、芥末油,拌均后哧溜一大口,那种满足感溢于言表。
张万露的视频记录着爷爷奶奶平淡生活的点点滴滴,“你给我做饭,我陪你变老”。
安康蒸面那则内容在全网收获了5500万+播放。作为安康人,能让家乡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让张万露觉得无比自豪与欣慰。而又因他的创作将“美食与情感”紧密结合,@秦巴奶奶的抖音号聚集了越来越多网友对自己亲人、家乡的思念:
“我的外婆也有一雙巧手,她做的好吃的再也吃不到了。童年的味道记忆终究再也没办法回味。祝这位奶奶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好想回家,是我安康的味道,在珠海十几年了,看秦巴奶奶的视频慰藉我的思乡之情!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现在,每天有275万人在守着@秦巴奶奶更新一日三餐,除了等待美食之外,更多的人期盼着通过视频内容寄托自己对亲人与家乡的思念。
“爷爷心里住着奶奶,奶奶眼里都是爷爷”“爷爷是奶奶最忠实的粉丝,就像是一个等吃的小孩”。在张万露制作的每一个视频里,爷爷奶奶之间的小美好都被镜头捕捉了下来。爷爷爱吃什么,奶奶便做什么。奶奶说:“只要他身体好,叫他吃去。”爷爷说:“美得很。”
奶奶做起了美食达人,爷爷便自发地担任了“吃播”的重任。因为心疼爷爷在地里干活很辛苦,奶奶总是依照着爷爷爱吃的口味,早早为他准备好当天的美味。春忙时节,做一碗爷爷最爱的安康蒸面,爷爷吃了一碗下肚,整日的辛劳都化为乌有。
爷爷享受着奶奶的照顾,也会不时地搭一把手,在她做饭时添一把柴火,在她忙碌时递上一个蓝花碗。但更多的时间里,爷爷总是笑眯眯地在身旁守着她,望着她。尝一尝咸淡,每一餐都吃到盘光碗光,笑到见牙不见眼。
作为记录者,张万露表示:“爷爷奶奶的感情不能用轰轰烈烈去形容。那一辈人的感情其实都是在生活点滴中沉淀出来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岁月的沉淀,他们携手经历了从少年的激情,到中年的稳定,再到现在的相互扶持。”
但平平淡淡的感情往往更戳人心。@秦巴奶奶每则内容的文案不过一两句,却让很多粉丝感慨最好的爱情不过如此了:“你给我做饭,我陪你变老,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奶奶说,所谓的重男轻女就是,男的拿重的,女的拿轻的”。
除了爷爷奶奶之间美好的爱情,@秦巴奶奶的生活状态,更是被粉丝们评价是现实版“向往的生活”。一家三代人,拥有自给自足的乡村小院,菜园里是自家产的蔬菜瓜果,鸡棚里的喧闹声声入耳,满园的花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