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克良
【摘 要】根据当前德育课程整合中存在的整合意识不强、整合无规划、弱化国家课程、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组建市、县(区)、校“三级团队”,采取分析典型、培植典型、提升典型“三大步骤”,开展实地调研、互助研训、形成课题“三项活动”,构建实验基地、品牌学校、共享平台“三个平台”,实施立足国家课程整合、开展学科德育整合、链接德育活动整合、家庭学校协同整合“四大策略”,力求通过区域德育课程的整合提升德育实效。
【关键词】区域推进;德育课程整合;实践
根据国家德育工作要求,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调研组深入下属10个县(区)开展多次调研,发现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四大突出问题:各线独战,整合意识不强;学科本位,缺乏学科协同;单程施教,弱化国家课程;各自为政,校际发展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德育课程改革成效不高的内因。
为改变这种现状,金华市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基于“全员德育、全科德育、全程德育、全域德育”的理念,以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德育课程有效实施”为指导,把“区域推进德育课程整合”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项目,探索区域推进德育课程整合实施路径(见图1),通过组建市、县(区)、
校“三级团队”,采取分析典型、培植典型、提升典型“三大步骤”,开展实地调研、互助研训、形成课题“三项活动”,构建实验基地、品牌学校、共享平台“三个平台”,实施立足国家课程整合、开展学科德育整合、链接活动德育整合、家庭学校协同整合“四大策略”,力求通过区域德育课程的整合,全面提升德育实效。
一、组建“三级团队”,保障区域德育课程整合常态开展
基于区域提升德育实效的需求,金华市按照“市→县(区)→学校”的路径,组建德育专家团队、德育骨干团队、德育研究小组三级团队,从引领方向、组织研训、实施整合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区域推进德育课程整合(见图2)。
(一)市级组建德育专家团队,引领整合方向
为稳步推进德育课程整合,本课题由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担任课题组长,聘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德育专家为课题导师,定期进行研讨,引领“区域推进德育课程整合”的研究方向。
(二)縣(区)组建德育骨干团队,指导整合实施
由各县(区)组建“区域推进德育课程整合”德育骨干团队,负责规划学校整合方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要求每场活动有主题、有课堂、有活动、有研究,充分发挥整合实施的指导作用,跟进德育整合进程。
(三)学校组建德育研究小组,实施课程整合
鼓励学校组建德育课程研究小组,德育研究组长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带头人负责开展常态校本德育整合教研活动,倡导跨学科教研、专题式教研。
二、采取 “三大步骤”,指导学校德育课程整合规范开展
学校德育课程的整合必须以国家德育课程为中心,立足学校实际,因校制宜地遵循“分析典型→培植典型→提升典型”的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德育课程整合研究。
(一)分析典型:深入德育课程整合内核
深入学校开展调研,辨析该校德育课程整合亮点与不足,引导学校将德育课程整合重点放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纠正把国家课程放置一边,一味追求校本特色的整合方式。例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坐落于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家”所在地,因此提出打造“家文化”的德育特色。学校围绕“忠孝礼义序”的育人目标研发“家文化”校本课程,开展德育活动。但活动不成体系,较为零散,缺少呼应,缺少联系。
(二)培植典型:因校制宜引导课程整合
德育课程整合需遵循“因校制宜”的理念,本着尊重学校特色的原则,顺势利导,在技术上、管理上给予支持,集结各校科研骨干力量开展特色化整合。例如,在肯定浦江郑宅中心小学“家文化”德育特色价值的基础上,引导该校解读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的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形式,把“家文化”有机融入国家课程中,整合实践基地、家庭、学校的德育资源,设计以国家课程为中心的“家文化”校本课程。
(三)提升典型:推广学校德育课程整合成果
随着德育课程整合的推进,全市各校对于以国家课程为中心进行德育课程整合的内涵认识日趋一致,总结出整合成果,并进行区域推广。例如,在充分解读国家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浦江郑宅中心小学重新梳理和细化“十大好习惯”,整理出了以国家课程为中心的“小习惯,好品德”清单,向全县中小学校推广,供各校学习借鉴。
三、开展“三项活动”,助力区域德育课程整合深入开展
由于校际间德育课程整合发展不均衡,金华市通过“专题+问题”实地调研、“课堂+论坛”互助研训、“课程+研究”形成课题“三项活动”,推进区域德育课程整合进程。
(一)“专题+问题”实地调研,让德育整合“接地气”
金华市每学期根据问题梳理,确定调研专题,持续开展任务驱动式的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充分了解一线教师德育工作困惑、建议以及学校德育课程整合的经验,定期召开研讨会、现场会进行反馈交流,为区域推进德育课程整合的顶层设计做好铺垫。
例如,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部各学科教研员、小学德育课题组成员奔赴义乌、武义,对义乌教育研修院及义乌香山小学、东河小学、宗泽小学,武义县教育局教研室及武义王宅小学、壶山小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德育课程整合”调研,采用听取汇报、环境观察、推门听课、师生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明晰金华市德育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见图3)。
(二)“课堂+论坛”互助研训,让德育整合“看得见”
针对德育课程整合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金华市每年举办“德育课程整合现场会”。例如,2017年10月,在兰溪黄店小学举行“德育课程整合”现场会;2018年5月,在武义壶山小学举行“小学德育课堂课外拓展活动整合”主题研训活动;2018年12月,在婺城区白龙桥实验小学举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统整”主题研训活动;2019年3月,在浦江郑宅中心小学开展“以国家德育课程为中心整合实施三级课程”研训活动;2019年11月,在兰溪聚仁小学举行“以国家德育课程为中心的活动整合”主题研训活动。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分组研讨、资料分享等方式,进行专题研讨,让德育整合“看得见”。
(三)“课程+研究”形成课题,让德育整合“更深入”
课题组按照立足国家课程、学科德育、活动德育、家校合作四大研究方向,鼓励各市、县(区)学校自行申报子课题,如义乌市“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程资源整合研究”、东阳市“以国家课程为中心的整合实施研究”、金东区“爱的教育”理念下德育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等十余个课题在省、市教科研部门立项,以“课程+研究”专项课题的方式,促进学校完善课程整合设计。
四、构建“三个平台”,促进区域德育课程整合均衡发展
金华市以德育课程整合实验基地建设为引领,以品牌学校培养为推动,以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构建三个层次的德育课程整合基地,缩小校际德育课程整合差距。
(一)建设德育课程有效整合实验基地
市级德育课程整合实验基地分为两个层次——研究基地和专题项目实验学校,以发挥研发、推动、示范的作用。如义乌教育研修院经学校申报、教研员推荐、综合评议等程序,被确定为德育课程整合研究基地;浦江郑宅中心小学、金东区实验小学、东阳市外国语小学等9所小学为德育课程整合专题项目实验基地。
(二)推出区域德育课程有效整合品牌学校
金华市以评选德育整合精品课程的方式,扩大品牌学校影响,形成区域样本学校,以供其他学校学习。区域德育课程整合品牌学校分为德育活动整合、德育資源整合、家校合作教育三类。
例如,金东区实验小学以国家课程为核心,整合各类德育活动,开发活动手册,形成“开学季”“毕业季”“游学季”等层次清晰、彼此联结、深度呼应的连环式德育课程集群,成为德育活动整合品牌学校;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把心理健康、地方课程、少先队活动等德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国家教材之外的辅助教材——《全息德育》,成为德育资源整合品牌学校;婺城区红湖路小学,用晒微信、聊家常、反串演、走入户等方式,凝聚家庭、学校、社会的德育力量,用拓宽国家德育课程的方式,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作业,成为家校合作教育品牌学校。
(三)筹建德育整合资源共享平台
在德育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金华市以义乌研修中心为研发基地,借助信息技术筹建区域德育课资源包,提供给全市教师使用,以满足教师对共享资源的需求。
五、实施“四大策略”,力求区域德育课程整合提升实效
(一)立足国家课程整合
金华市对各县(区)教研室提出明确要求,德育课程整合必须立足国家课程,教学须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不得减少课时或挪用课时。在具体实施中,提倡从“教学时间、实施路径、主题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整合,突出德育课程整合活动生活化,关注活动的探究性和实践性。例如,东阳市外国语小学依据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以国家教材《道德与法治》为纲,整合《小公民》《少先队活动》《人·自然·社会》《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地方德育教材,形成辅助和补充《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副教材——《全息德育》,开展整合教学,课堂守正出新。
(二)开展学科德育整合
要打破德育课程界限,构建多学科融合、与德育课程同向同行的德育整合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发挥各学科育人优势,体现综合育人功能,切实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例如,金东区实验小学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为中心,将课程涉及的健康游戏、传统游戏、创新游戏以及游戏中的安全与体育、音乐、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融合,推进全科德育(见图4)。
▲融入体育学科:进行障碍接力赛、跳绳等竞技类游戏,提升学生力量、平衡感、灵敏度、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感受游戏的多种乐趣。
▲融入音乐学科:学唱《喜鹊钻篱笆》,随着音乐的旋律,边唱边玩“喜鹊钻篱笆”游戏,体验游戏中的律动。
▲融入数学学科:介绍七巧板、华容道、汉诺塔等益智游戏的数学原理,并开展班级竞赛,体验益智游戏的乐趣。
▲融入科学学科:教学“我们自己”单元时,通过翻拍手、抓手指等游戏测试感觉器官反应水平,在游戏中探索身体的奥秘。
(三)链接活动德育整合
为改善德育活动名目繁多、缺少规划、浮于表面的现象,金华市梳理了学校德育活动,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中心、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活动常规项目操作手册,以提升德育实效。例如,金华师范附属小学以《道德与法治》“关爱家人”为主线,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分四个篇章循序渐进地开展“我和我的家人”主题系列活动(见图5)。
(四)家庭学校协同整合
德育需要构建一个统分结合、全域育人的体系。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无论是德育课教师还是其他学科教师,人人都应该担起德育的重任。因此,学校有必要在育人机制、育人模式、育人评价等方面进行整合,构建全域育人模式,把德育渗透于每个角落。
六、提升区域德育课程整合的实效
(一)课程层面:推进了德育课程整合实施的进程
在德育课程整合推进过程中,金华市一再强调:以国家课程为中心的德育课程体系不动摇,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与方法、课程整合途径与资源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有效实现课程育人价值。金东区和兰溪市的两项课题分别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课题;金东区、东阳市、义乌市等5所学校的课题分别列入浙江省德育课程有效实施项目的子课题。
(二)区域层面:制定了全市德育课程规范化整合指导意见
为明晰德育课程整合方向,金华市组织德育骨干力量,聘请省德育专家,梳理现有德育读本、德育主题、德育活动等德育资源,进一步规范以国家课程为中心的德育整合内容,制定了《金华市以国家课程为中心的德育课程规范化整合指导意见》,鼓励各校合理规划与设计德育课程整合方案,基于国家课程对相同主题实施合并,对相关主题实施联动,提升德育实效。
(三)学校层面:培育了一批德育课程整合实施品牌学校
在“全员德育、全科德育、全程德育、全域育人”的理念引领下,金华市培育了一批德育课程整合实施品牌学校。2019年5月,金华市在浙江省以国家德育课程为中心整合德育活动专题研讨会上,介绍了区域推进德育课程整合的经验,得到省教育厅教研室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将德育整合特色学校作为德育品牌在全国推广,有两所学校的德育案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教育工作典型案例”。
(四)教师层面:提升了教师国家德育课程整合实施能力
通过课程整合的推进,金华市组建了以特级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德育专家团队、以课题引领为重点的地市教研员团队,金东区、义乌市、武义县的教研员均领衔德育整合课题的开展研究,呈现出“见问题,有方向;讲策略,增实效”的新格局,提升了教师德育课程整合的能力。
(五)学生层面:促进了学生道德素养
在德育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家校协同等方式,培养了学生反省和修身、感恩和孝敬、判断与抉择等道德素养,自信阳光、宽容豁达、积极交往等人格素养,真正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人格素养的全面提升。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