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

2020-10-15 00:49曹蕾
中国民商 2020年9期
关键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事业单位

曹蕾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职能与运行管理内容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方式必须随之变化,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也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带来了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在运行管理中,会面临着众多新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与挑战,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況不断优化运行管理模式,加强风险防范与管控。会计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这就需要单位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会计风险给单位的运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概述

事业单位在运行管理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会计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开展会计工作中因为漏报、错报会计信息,造成财务报告数据信息失真,无法有效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从而失去了实际作用与使用价值,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1]。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是独立于人的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事业单位各种经济、业务等活动的开展都有存在会计风险的可能,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也具有普遍性。

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单位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影响,如果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较低,或者财务管理环境不完善等因素的存在,都会对会计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引发会计风险的发生。一方面,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新制度的了解不全面,在开展会计核算与报表编制等工作时,可能存在不规范行为,引发会计风险;另一方面,随着事业单位管理内容变得日益繁多,部分会计人员没有熟练掌握新业务,在资产核算、资金管理等具体工作中也可能出现信息记录不准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此外,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建立组织管理机构时,对岗位设置工作重视不足,导致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没有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这就导致会计工作人员之间无法互相监督。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无法及时识别并分析运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导致单位无法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给单位带来了重大损失。同时,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机制也缺乏有效监督,导致采购活动、资产管理、资金使用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并解决,给单位的运行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事业单位领导者的预算管理意识不足,没有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预算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承担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完成其他财务管理工作,这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容易导致会计风险的发生。同时,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不完善,导致预算管理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从而预算管理效率较低。

(四)资金管理不规范

很多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的资金则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与投资项目等,因此,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是否规范对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以及单位的运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当前,事业单位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性较强,资金使用不规范,导致资金周转速率较低,资金利用率无法得到较大提升。同时,部分事业单位也存在投资盲目的问题,一些长期投资项目无法及时回收预期收益,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单位的会计风险,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三、事业单位防范会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在加强会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应明确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基础管理的具体内容与主要环节入手,加强基础管理,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首先,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使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确保会计工作顺利开展,避免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其次,事业单位还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平台,大力宣传新政府会计制度,使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对新制度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并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完善会计制度、合理设置会计科目,顺利开展会计工作;同时,会计人员还需要对单位的新业务进行全面了解,梳理会计工作开展的具体流程,为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此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使会计人员之间互相监督,避免会计风险的发生。

(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防范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支持,只有内部控制有效实施,才能对会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与有效管控,因此,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至关重要。首先,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部门以及各岗位的职责,为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其次,事业单位应将风险评估、信息沟通、信息化建设、内部环境、审计监督等要素都纳入到内部控制体系中,为单位的运行管理提供支持,确保会计风险能够及时被识别、评估、防范;另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会计信息、财务数据等进行全面核对与审计,防止会计工作中舞弊等问题的发生。

(三)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合理配置并使用资源的重要方式,也是单位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而预算管理活动的开展需要会计工作的支持,预算管理与会计工作之间会互相影响,因此,事业单位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对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也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事业单位应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科学合理的设置预算管理工作岗位,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管理机构与预算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另一方面,单位应从预算管理工作的筹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分析、预算绩效管理等全过程出发,制定规范的预算管理流程,使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避免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四)制定资金管理规范

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内容,对单位的财务管理与运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而资金管理与会计工作之间也具有紧密联系,因此,事业单位应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规范,为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避免资金管理不规范,引发会计风险。同时,事业单位应对资金管理流程进行科学梳理,规范资金管理流程,对项目投资、资金使用、经营活动的开展等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各项具体的资金管理活动都可以顺利开展,使单位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促使资金利用率不断提升。另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资金管理监管,对资金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管控,避免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引发会计风险的发生。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加强会计风险防范与管控,可以有效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减少国有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有效保障各部门合法合规的使用各项职权,减少受贿、贪腐等问题的发生。对事业单位自身而言,加强会计风险防范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还有助于单位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颖.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J].现代商业,2019(14):156-157.

[2]杜爱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研究[J].纳税,2019(9):70-71.

[3]李秉军.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 2019, 000(010):143-144.

猜你喜欢
会计风险防范措施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农商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及其防范探讨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