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梅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改进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受到事业单位的重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成本控制、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等方面。国内事业单位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间较短,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因此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内外的实际情况,对全面预算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改进优化,提升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措施
一、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负责全面预算的部门对内部各类经济活动的预算指标和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其中不合理的财政资金支出情况,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以便于事业单位改进财务管理方式,为财务管理的创新转型提供有利条件。而且事业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有利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财政资金,避免在单位内部出现贪污腐败行为。另外,全面预算管理也有助于事业单位完善落实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严格要求预算管理人员,最大程度的减少财政资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预算决策方面
预算决策是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关键性内容,对于事业单位后期全面预算管理推动有重要意义。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决策时存在一定的问题,预算决策的制定较为随意,使得预算决策缺乏合理性。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预算决策组织,预算决策工作通常都是由财务部门完成,而财务部门对于其他部门的了解不足,使得预算决策对于其他部门的约束力较弱,另外,事业单位对于预算决策缺少可行性分析,预算决策制定随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在预算管理方面
预算管理方法影响着后期的预算管理结果,但是大多数事业单位习惯于傳统的预算管理方法,使得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停滞不前。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于预算管理方法的创新未能进行及时引导,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仍旧使用原有的管理方式执行预算管理工作。另外,由于预算管理理念和方法与当前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在传统管理方法下预算管理效率提升较慢,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方面
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环节和执行环节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预算编制环节,事业单位习惯于使用定期预算方法进行预算编制,通常都根据事业单位上一年度的财务情况制定本年度的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脱节。而且事业单位留给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编制的时间较短,使得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影响最终的预算结果。在预算执行方面,预算执行缺乏刚性约束,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执行人员未能严格按照预算内容进行,随意改动预算计划,比如,执行人员未按照预算计划调配资金,随意更换资金用途,另外,少数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并未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使得员工执行落实预算计划过程中,缺少严格约束,影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四)在预算监管方面
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对预算的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根据当前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的监管主体缺失,监管的职责分配不明确,比如一些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预算监管部门为同一部门,导致监管对象和监管者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预算监管的作用则难以有效体现。少数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监管的职责设置不清晰,导致监管工作存在较多的缺陷,无法有序展开监管工作。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优化预算决策
政府对于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逐渐增加,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事业单位的管理需求,因此事业单位应当结合政府的相关要求以及内部需求,不断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尤其要重视预算决策的优化,首先,事业单位应当组建专业的预算决策组织,建立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负责预算决策的制定,在预算决策制定结束之后,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预算决策进行充分论证,保证预算决策的作用能够全面发挥。
(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应当不断创新改革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立足于单位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制定严格的预算管理目标,并且将目标细化分配至部门个人,配合完善的奖惩激励措施,对目标落实较快、质量高的员工进行奖励,相反对工作失误导致单位预算管理出现问题的员工或部门进行惩处。事业单位还需要完善预算审批制度,把控各个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比如部门额外收取的资金需要提交申请并完成审批程序;超出预算需要追加的资金,则需要向上级导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具体情况,在上级领导同意市财政批复后,方可追加预算。另外,事业单位可引进信息技术实现预算管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也可引进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信息管理系统,比如ERP,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预算管理进行全程管理,解决传统预算管理方法的弊端。另外,事业单位需要组建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建立独立预算管理部门,部门主要负责人由单位领导人担任,部门成员由财务部门、行政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中的员工组成,主要负责预算管理的制度制定、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结果汇总等工作。
(三)改进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
针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事业单位应当立足于单位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比如引进零基预算编制方法,保证预算编制内容的准确,而且事业单位可以在上一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但是不能挪用上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数据,可以适度参考,不能照搬套用,避免预算编制与单位实际情况脱节。另外,事业单位要为预算编制环节留有充足的时间,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预算编制可执行性较低。对于预算执行,事业单位除过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之外,还需要将预算执行结果与执行人员以及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同时落实责任机制。事业单位根据预算管理目标设置绩效考核标准,对员工和部门实施奖惩,对于预算执行成效较为突出的员工和部门进行奖励,反之则进行处罚,既保证了预算执行的效率,也提高了员工对于预算管理的参与积极性。
(四)加强预算监管
事业单位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要加强预算监管,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应当提高对其的重视。事业单位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要求,设置独立的预算监管部门,让其负责预算绩效考核方面的工作,使预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例如,一些事业单位为了保证预算监管的独立性,设置了预算监管部门,通过内部审计强化了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协助预算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还需要明确预算监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流程和职责,确保预算监管部门能够发挥其监督作用。例如:某事业单位对预算指标具有严格的刚性约束,未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不得随意调整预算,而且预算执行人员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单位在月末结账之后,对本月资金的详细使用情况进行总结,编制报告,报告中包括上一年度结余资金的支出情况以及本年度各项收支情况,以及固定资产的资金增加情况和往来款项的增减情况。通过报表,单位管理层能够准确的监管预算执行。该事业单位有效落实事前控制,严格控制职工报销,禁止出现报销金额超出预算的情况。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需要全面分析目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事业单位要深入理解学习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使用全面预算管理对单位的各类活动进行控制,保证事业单位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耿兰爽.浅议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财会学习,2017(17):55-56.
[2]张程.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7,000(008):41-42.
[3]师慧.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J].财会学习,2016(11):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