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

2020-10-14 10:34徐雅芬
名城绘 2020年5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徐雅芬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正在积极寻求经济转型升级,减少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能够有效评估环境的污染情况,对污染等级进行科学划分,有效提升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与发展

导言

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在更大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生活提供保障。要解决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就要在环境保护工程中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使我国的国家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因而相关执法部门就应提高自身的检测技能,运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运用,从而为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里提供数据支撑。

1环境监测概述

1.1含义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人员按照固定的过程,使用相关设备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进行监测。它可以发现对环境有破坏性影响的因素,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环境提供相应的保护。简单理解环境监测就是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参考。环境监测的内容比较多,环境的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生态体系等都是需要进行测定,所针对的对象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成等。执行环境监测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标准流程,其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有查看环境情况、初步判断可能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监测计划、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等。

1.2特征

环境监测的特征共有两个方面,第一种是技术性特征,这一特征共有以下四项:第一是生产性,我们可以将监测看作是生产过程,而监测数据就是其产品。第二是综合性,环境监测集合了多种监测技术、多个监测途径以及多类型的监测对象。第三是连续性,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必须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才能获取最准确的结果。第四是追踪性,监测过程中是通过一定手段准确、完整的获取结果,整个过程的复杂性比较强。第二种环境监测具备政府属性,各地开展的环境波保护工作都由政府要求、支持及配合,也赋予了环境监测的政府性特征。这一特征同样包含了以下四项,第一是强制性,环境保护组织监测影响环境的物质和事件,并要对污染源进行判定,这些内容在政府要求下進行,具有一定强制性。第二是公正性,政府必须采取觉得公正公开的手段获取环境数据,而且数据结果可被民众获知。第三是公益性,环境保护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公益性的工作,因此环境监测也具备公益性特征。第四是服务性,开展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并配合制定工作方案,整个工作过程都是在为环境保护服务。

2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发展现状

2.1环境监测制度执法人员素质低下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还没有完善。究其原因,既有执法机构的不完善,也有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导致环境监测失败的原因。另外,由于执法机关还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制度,执法行为中经常会出现较多的纠纷,影响环境监测的过程。

2.2环境监测执法效果不明显

环保部门在进行环境监测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权威性,对于涉及违法排污的情况没有进行及时地责令停产整顿,只是通过处于罚款的形式对相关企业进行警告,这不仅影响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同时也使得环境监测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排污企业往往抱着侥幸心理进行再次生产,由此影响生态环境质量。

3环境监测技术及监测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3.1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由于环境监测对象的差异很大,分布在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土壤等复杂的环境介质中,其分布、形态和性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因此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应用到多学科的技术和制定十分详细的监测方案,才能对监测对象形成真正有价值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评测。在目前应用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既有关于对具体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生物、化学、医学以及物理学等试验方面的技术,也有关于对广域的水文、地质和重点环境保护区域的实时远程测量和监控技术。首先在污染物定量与定性分析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是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等试验研究的方法,鉴定不同环境介质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物质,并且测定其具体的含量和存在的形式。其次在实施远程环境监测和对环境参数进行测量的技术方面,重点研究的是远程监测网络的搭建技术、开发适用于不同监测对象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研发具有自动监测和预警功能的监测仪器等。

3.2环境监测目标与方式的发展方向

未来,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目标和方法也将发生变化。首先,监测对象不仅要制止各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科学的环境恢复,更要重视利用环境监测成果为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提供服务。通过科学和精确的环境评估来让公众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和应采取哪些科学防范措施,并且通过健全的环境监测网络提供全面和详实的自然环境状况信息,让社会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形成自然的一致步调。其次环境监测方式受到监测技术进步的影响非常明显,一方面执行特定监测任务来实现其为环保决策服务的方式所占的比重会逐步下降,代之以网络化、常态化和自动化的监测。通过使用GIS、布置在监测对象上的自动化监测仪器和远程监控网络,实现对绝大部分监测对象的自动化样本采集和分析、环境安全隐患预警和远程遥控预防工作流程的启动,提高环境监测结果的精确度和时效性。

3.3环境监测对象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的最大价值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和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健康。因此,随着监测技术的成熟和监测网络覆盖范围的提高,也需要对监测对象进行调整,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先针对环境介质当中危害性尚不明确的物质的监测会逐渐增加,以便在其真正形成环境安全隐患之前发现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机理,防范其最终对生态链造成深刻影响。然后针对突发环境安全事件所涉及到的气态、液体、固态或者物理辐射等对象的动态监测和应急处理也将成为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4结束语

身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实现新突破的社会,我们承认科学技术很大程度上便利了日常生活,但是一些企业和社会投机分子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牺牲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针对上述问题给了几点关于环境监测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小建议,希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有效的管理监督及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董霓,赵海玲,李宁.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4):76-77.

[2]任彦军.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112-113.

(作者单位:武汉市宇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政策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