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笛 李滟
摘要:本文针对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主要从投入层面、产出方面、环境层面进行简要分析,指出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药企业;生产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环境
引言
生物医药是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相结合的发展形式。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生物技术在制药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而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兴的技术产业,其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消耗较低、环境压力较小等特点,促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在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对生物医药的发展作为了重要内容,更是站在了战略化发展的角度,加大了生物制药技术的研发,推动医药产业的稳定发展。
一、技术创新投入层面
(一)研发创新投入
生物医药产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要求医药企业要注重进行知识技术创新。而研发创新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激烈行业竞争中,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首要手段。衡量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关键数据,是研发资金占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比例。由于医药企业受到制药成本增加和医药政策扶持双重作用影响,会使得企业利润空间缩减,导致企实际的研发投入减少,并且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较为落后,缺少生物医药的研发积极性,这就要求企业要注重内部研发创新的投入。
(二)创新人才储备
生物医药行业作为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提高。虽然我国部分高校设置了生物医药专业,但是,在培养生物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较为落后,无法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大量的专业技术储备人才,对医药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影响。而且。这些高校中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不够丰富且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对国内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做出突出贡献,甚至对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研发创新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技术创新产出层面
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主要体现在专利产出和产品产出这两个方面,其中,专利产出是技术创新投入获得的最初回报,而新产品产出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生物医药专利申请数量仍旧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医药产品创新方面缺少自主发明率,且整个生产链条不够完整,导致大部分实验室研究的产品只能停留在实验室的研究阶段,无法进一步的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所研究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实际产值不够明显,主要是因为新药物的研发周期较长。
三、技术创新环境层面
(一)制度环境
企业为了更好的经营发展,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和鼓励政策来支持生物医药企業的经营发展,为其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根本保证。因此,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注重对相应制度环境进行创新。基于此,我国政府部门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经营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并先后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作为支撑,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进行技术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增加了生物医药企业的研究投入,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其实际投入仍显得不足,并且国家针对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投入仍显不明,导致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生物医药企业的经营发展。
(二)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是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良性的行业市场竞争会产生具有持久性的驱动力,促进生物医药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且尚未形成有关行业市场的垄断局面。而且,有效的行业市场竞争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经营发展和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使自身竞争实力得以提升,提高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占有率,从而能够获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断增强。虽然垄断行业市场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垄断会减少竞争活动,会导致企业失去了创新动力。
(三)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隐藏在社会整个群体中的无形工作环境,其涵盖了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对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人文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主要是因为共同的文化环境不仅能够增进企业职工之间的信任和依赖,还能够帮助其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生物医药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随着企业的经营发展,会逐渐形成固定的文化观念,深深的根植在企业职工的脑海中,促使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中形成了“压制标新立异”的经营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利于生物医药企业的经营发展。
四、主要结论以及建议
我国医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研发投入不足,且企业内部职工缺少创新意识和专业知识以及研发人才,导致企业的创新研发水平较低。同时,部分生物医药企业的研究效率较低,实际科技成果难以进行商业转化。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影响,会导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水平较低。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扶持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但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本文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扩宽融资渠道
政府部分需要增加生物医药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落实长期有效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并不断完善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吸引更多风险投资基金。
(二)重视人才培养
政府部门要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努力培养精通专业技术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并不断的进行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引进更多的高端科研人员,推动医药企业的经营发展。
(三)完善创新体系
目前,我国在新药产品的研发中,生物医药企业多是参与投资人员。为了保证药物创新研发满足行业市场发展需求,政府部门要注重完善创新体系,推动新药产品的研发。
参考文献:
[1]徐飞,冯国忠.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001(10):5-6.
[2]周凌云,曹益华.浅谈生物制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信息,2013,026(030):17-17.
[3]朱婷婷.浅谈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对策[J].健康之路,2014,062(005):47-47.
(作者单位: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