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

2020-10-14 14:39张超
名城绘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发展速度及质量十分的重要。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对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使高支模这一施工技术得以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对建筑行业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技术

1.1高支模施工安装环节

1)模板定位

在模板定位时,要根据定位位置,将控制线投放出,然后,依照交叉于一起的控制线将偏轴上面的线引出800m控制线。在弄好控制线以后,用经纬仪进行检测,看其是否合适。中间轴线和其他轴线的检测方法不同,中间轴线为随机抽查,而其他的控制线则主要检查最外面的轴线。此外,在保证偏轴控制线合适之后,还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大梁及柱上的线引出。

2)满堂脚手架搭设

在进行满堂脚手架搭设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可凭借自己多年施工经验和规范要求,先将纵向扫地杆放置好,然后将杆子底端向两边竖起来,底端和竖直扫地杆要牢固固定在一起,横向扫地杆和立杆要固定在一起,并确保每边上都竖有3~4根立杆。此时,施工人员将竖向和横向的平杆放好,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规定标准[1]。这时,再将其固定,从起始的地方逐步搭建,等第1个支撑架子完成交圈,再做第2个,如此循环直到结束。

3)柱模板安装

到了柱模板安装环节,安装前要先清理干净柱里面的杂物,安装时要先把直的模板吊上去,然后拧紧柱箍。先安装第1片模板,在安装时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并固定,再安装第2片模板,并处理好2片柱模板之间的缝隙,保证其严实紧密,安装的时候,通常使用连接螺栓来进行连接与固定,之后的其他模板也是安装相同的步骤进行安装。最后安装完柱套箍固定以后,要整体细致的检查柱模板,特别是模板的对角线、垂直差以及横截面等细节处都要检查,如果检查出问题,要马上调整合适,以免与设计方案之间出现偏差。

4)墙模板安装

(1)先将墙上的杂质清除干净,然后弹出墙模板与边线,标注出轴线,之后对墙模板进行接缝处理,用砂浆找平。(2)在进行模板安装工作之前,要先安装好预埋件与门窗模板,然后参考墙体的厚度来焊接钢筋。要注意的是,在安装的时候,应当逐步按顺序先完成墙体外侧安装再完成内部安装,从而充分保证墙体垂直度、外观尺寸以及形状的合乎标准。在安装一侧模板以后,要使用对拉螺栓调整并固定好另一侧模板。在所有墙模板都安装完毕后,要检查接缝缝隙,并对其进行填补操作,同时针对墙模板的隐患缺陷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漏浆漏水问题,完成修补工作。(3)在墙模板安装完以后,还要对隐蔽性工程进行检查,例如零部件工程是否固定稳固,螺栓是否出现松动,接缝是否填补无漏等。

5)混凝土浇筑

(1)选择管道泵来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浇筑时应当极力减小冲击荷载,并次序均匀增载,为此,可以将轮胎等弹性材料垫在梁上,达到管道泵运作减震的效果。(2)框架柱先进行浇筑,再绑扎梁板钢筋,后浇筑梁、板混凝土,以便于整体支撑架和柱连接在一起,提高整体稳定性。(3)梁板混凝土浇筑从两端向中间对称浇筑,避免荷载不对称致使支撑架体倾斜或失稳。浇筑过程中需要及时移动管道泵,混凝土虚铺厚度控制在设计标高+0.150m以内,并需随浇筑随振捣摊开,以免局部堆载过高,造成局部荷载过大。(4)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安排人员时刻关注模板、支撑等是否出现移动现象,假如发现有移动,应当马上暂停浇筑工作,并在浇筑完部分混凝土凝结前移动部位调整好,再重新开始浇筑[2]。(5)泵站、浇筑现场之间进行通讯,只采用指示灯和对讲机的方式,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推进。(6)时刻秉承安全原则,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中,安排人员检查支架和支撑状况,假如有下沉、松脱、形变或异样响声等出现,需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再重新施工。

1.2高支模施工拆除

(1)側模的拆除,需要先确保构件表面和棱角不会因其受损才可着手操作。(2)拆除低模梁长大于8m时,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100%,梁长不大于8m时,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为75%,而悬臂构件,需要达到100%可动手拆除。(3)板底模不大于2m,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50%,板底模大于2m且不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需为75%,板底模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须为100%,才可动手拆除。(4)拆除柱模,需要先将拉杆拆除,再卸去柱箍,以撬棍慢慢撬动模板,使模板脱离混凝土,再分部分运下去[3]。(5)拆除墙模板,应先将穿墙螺栓卸下,再除去水平撑与斜撑,以撬棍缓缓撬动模板,使模板和墙体分离,再运送离开,不能随意往下抛扔。(6)拆除楼板和梁模时,需先将楼板底模拆出,再拆下侧板摸。拆出楼板模板,要先卸除水平拉杆,再将模板支柱拆掉,只每排剩余1~2根支柱暂不拆除。拆除人员需站在拆除完毕空旷地区,将周围剩下的支柱拆掉,保证木档能自由掉下,再以钩子勾住拉下模板。在模板全部拆下后,应聚拢在一起,统一运出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m。

2高支模技术要点分析

2.1剪刀撑设置

依据相关规定与施工要求,需进行水平、竖向剪刀撑的合理设置,以此实现对支撑架整体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提升,确保支撑架的强度达到标准要求,提升脚手架的承载能力。通过剪刀撑的合理设置,可以实现支架承载能力提升26%~40%。另外,支架的承载能力也会随着剪刀撑设置数量的增大而随之增大,例如剪刀撑设置的斜框格与整体框格之间进行比对,若剪刀撑设置占比超过5%,那么支架的整体承载能力可以提升超过30%,若剪刀撑设置占比超过15%,那么支架的支撑能力会提升至原有的1.5倍[4]。

2.2外连装置

针对外连装置的连接,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刚性连接方式的应用,在周围结构与支撑架之间直角扣件连接过程中,需采用钢管套箍,以此实现对支架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

2.3水平杆设置

针对扫地杆的设置,需按照横杆上、纵杆下的原则进行合理设置,其在立杆位置需控制在距离地面20cm处。针对水平拉杆的设置,需在立杆顶端位置与扫地杆之间均匀布置,考虑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合理分配步距,保持一步距内设置一道纵横方向水平拉杆。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属于一项极为重要的分项施工,其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以及最终质量。伴随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支施工工艺也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项目中。由于此项技术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施工部门需要充分掌握其施工流程和注意要点,才能确保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淞.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J].中外建筑,2018(10):190-192.

作者简介:张超,男.1989.1.9,辽宁省,研究方向:建筑施工。

猜你喜欢
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高大模板支架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大跨度超高截面挂板框架梁高支模施工技术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