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消防救援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及使用

2020-10-14 10:11毕波
消防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消防救援新型冠状病毒

摘要:消防救援人员在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处置工作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做好个人防护。通过研究个人防护装备,探讨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中,消防救援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及使用,为应对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个人防护;消防救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2019年12中旬在武汉爆发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迅速部署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做好特殊时期各项任务。据报道,全国31个消防救援总队均组建了不少于200人的疫情专业机动处置队伍,疫情较为严重地区的支队组建不少于60人的疫情专业机动处置队伍,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洗、消、防、控等工作,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完成“病员转运、疫区消毒、疑似物品或人群洗消”等任务。本文通过对个人防护装备的研究,探讨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中,消防救援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及使用,为应对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一、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

个人防护装备是用来防止环境中有害因素通过呼吸道、面部、眼、手和身体其他暴露部位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備的各种物品的总称。一般包括呼吸道防护装备和皮肤防护装备两类。

(一)呼吸道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用品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分为不同类型,例如按防护原理可以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按供气原理可以分为自吸式、自给式和动力送风式;按人员吸气环境可以分为正压式和负压式;按防护部位及气源与呼吸器官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口罩式、口具式和面具式等。

1.过滤式呼吸防护装备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把吸入的环境空气,通过过滤元件的过滤、吸附、吸收、催化等作用,除去其中有害物质后供使用者呼吸。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常用的过滤式呼吸防护装备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1)医用外科口罩

2004年,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医药行业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0469-2004)。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95%,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30%;口罩的吸气阻力应<49Pa,呼气阻力应<29.4Pa;2mL合成血液以16kPa(120mmHg)压力喷向口罩样品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口罩材料应无皮肤刺激反应;口罩上必须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长度>8.0cm;口罩外包装上的标识应包括产品执行标准号。最后,合格的医用外科口罩外包装上应有“执行标准:YY0469-2004”的标识。

根据这一技术要求,合格的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大部分细菌和少量的病毒飞沫及气溶胶,还具有较强的液体阻隔性能,能阻挡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喷溅。但是对于有病毒气溶胶存在的可能时,医用外科口罩无法起到较好防护效果。

(2)医用防护口罩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口罩上必须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应具有可调节性;在气体流量为85L/min情况下,口罩对非油性颗粒(使用最难过滤的0.3μm的NaCl气溶胶测试)过滤效率为1级≥95%、2级≥99%、3级≥99.97%;在气体流量为85L/min情况下,口罩的吸气阻力≦342.2Pa(35mmH2O);将2mL合成血以10.7kPa(80mmHg)压力喷向口罩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而且口罩设计应提供良好的密合性,口罩总适合因数不低于100。

根据这一技术要求,合格的医用防护口罩在正确佩戴的前提下,可以阻挡绝大多数细菌和病毒飞沫及气溶胶,具有一定的液体阻隔性能,能阻挡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喷溅。

除符合国标的医用防护口罩外,部分防护口罩也执行国外防护口罩标准,其内容与我国标准基本一致。如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NIOSH)制定,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颁布的标准42CFR Part84规定,防护口罩分为N、R和P三个系列。N系列可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只能在无油雾工作场所使用。R和P系列可用于防护非油性及含油性悬浮微粒。R系列防护时限8小时,P系列无防护时限,使用时间应遵循制造商的建议。每个系列根据过滤效率分为三个等级,过滤效率如表1所示。

欧洲采用的标准是英国标准协会(BSI)制定的标准EN 149,口罩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为FFP1≥80%、FFP2≥94%、FFP3≥97%。

(3)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对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进行了规定,其中KN类防非油性颗粒,KP类防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如表2所示。

根据标准,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包括随弃式、半面罩、全面罩三类。通常所说的防尘口罩属于随弃式面罩,使用后即整体废弃。

根据这一技术要求,合格的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在正确佩戴的前提下,可以阻挡绝大多数细菌和病毒飞沫及气溶胶。

2.隔绝式呼吸防护装备

隔绝式呼吸器是将使用者呼吸道与外界受污染空气隔离,依靠呼吸器本身提供的氧气或空气来满足人员呼吸需要。按照面罩内压力模式,可分为正压式和负压式。隔绝式呼吸器按供气原理和供气方式可分为送风式和携气式两类。携气式呼吸器自备气源,根据气源的不同又分为空气呼吸器(贮气式)、氧气呼吸器(贮氧式)和化学生氧面具(化学生氧式)。送风式可分为电动送风呼吸器、手动送风呼吸器和自吸式长管呼吸器。

由于隔绝式呼吸器自带的供气系统为使用者提供洁净的空气或氧气,因此使用时不像过滤式呼吸器需要考虑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毒气浓度等,可在缺氧、严重污染、情况不明的有生命危险的作业场所使用。但由于带有供气系统,因此一般体积、质量比较大,在部分狭小环境中使用受到限制,也对使用者的体能有一定要求。另外,隔绝式呼吸器的价格昂贵,使用、维护和保管要求较高。

(二)皮肤防护装备

皮肤防护装备是环境中有害物质对皮肤伤害的个人防护装备。按照防护部位不同可将皮肤防护装备分为护目镜、防护服、手套和靴子。

1.护目镜

护目镜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具有防液体喷溅、防颗粒物、防强光、激光等作用。为防止病毒飞沫、飞沫核通过眼部传播,应使用防颗粒物护目镜用于眼部的防护。

2.防护服

防护服是用于防御身体表面污染的物理隔离用品。有一次性防护服和可多次使用的两种。从结构上又可以分为全身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中如需使用防护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9)标准。消防救援人在医用防护服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C级化学防护服甚至更高级别防护服替代。

3.防护手套

防护手套根据种类不同具有防感染、防腐蚀、防水、防寒、阻燃、防切割等作用。医用乳胶手套、橡胶手套均对病原微生物有良好的阻断作用,可根据环境及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4.靴子及靴套

防护鞋靴的防护功能也多种多样,包括防砸、防穿刺、防水、抗化学物、绝缘、抗静电、抗高温、防寒、防滑等。当环境被病毒污染的情况下,可穿着橡胶靴或靴套防止人员足部受损伤和污染。

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及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目前认为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 鼻腔、 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目前也有证据表明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消防救援人员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特点、传播范围、任务内容等进行分级防护,选择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一)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

在执行可能密切接触患者或可能病毒暴露病毒的病员转运、疫区消毒、人员及物品洗消等工作时,应使用符合《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KN系列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或其他同等级别的呼吸防护用品,佩戴护目镜,戴医用乳胶手套,穿连体式防护服、穿长筒胶鞋或鞋套。如果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不明、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也可将呼吸防护等级提高,使用隔绝式呼吸器。

在执行物质转运、隔离警戒等工作时,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对呼吸道进行防护。

(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根据防护用品的具体情况确定防护用品穿脱顺序,穿脱防护用品的顺序以方便更换防护用品为原则。

对于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一般可按下列顺序穿戴:

1.首先戴呼吸防护用品,戴好后注意检查密合度,保证防护效果;

2.然后戴上护目镜;

3.穿好防护服;

4.穿上靴子或靴套;

5.戴上手套。

工作结束后,更换防护用品的顺序原则上是先脱污染较重和体积较大的物品,后脱呼吸道、眼部等最关键防护部位的防护用品。

对于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一般可按下列顺序来脱:

1.先脱靴子或靴套;

2.再脱防护服,注意防护服内面朝外翻卷脱下;

3.脱护目镜;

4.取下呼吸防护用品;

5.脱下手套,注意一次性手套应将内面朝外翻转脱下。

在脫卸过程中双手不应接触裸露皮肤。脱下防护装备后必须对双手进行消毒。现场所有用过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乳胶手套、靴套等必须收集后处理。非一次性防护用品要进行高压或浸泡消毒。

三、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各种突发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扩散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消防救援队伍在协助处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首要任务是防范疫情在内部蔓延,做好个人防护是重点。由于此类事件较为少见,客观上造成了应急物资和个人防护装备配置单一、品种少、不适用。事件突发时,容易措手不及,甚至可能延误控制事态和处置事件的最佳时机。因此,第一,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应急物资和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和管理,做到有备无患。第二,防护装备的防护效果与使用是否规范密切相关。因此平时应加强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的培训,确保处置人员能熟练、规范地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第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习应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参与处置此类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和处置效率。

参考文献:

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42CFR84-1995,Approval of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S].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

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Huang C,Wang Y,Li X,etal.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China[J].The Lancet,2020,395(10223):497-506.

作者简介:

毕波(1983-),女,博士,研究方向:核生化消防。

猜你喜欢
消防救援新型冠状病毒
从疫情到舆情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与公众的变与不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试论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
基于WIFI定位的消防救援系统软件设计
浅谈火灾事故及预防策略
卫星通信在消防应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