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珺 梁双
摘要:在深入总结“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际,2015年十堰在全国率先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多”),5年来,已培育近千名“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高素质农民大学生。针对“一村多”项目的特殊性和独创性,十堰从培育机制体制、培育对象、培育目标、教学管理、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三个精准”(精准选、精准育、精准用)的设计构想,探索出了鲜活生动的 "十堰模式"。
关键词:“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育模式构建;“三个精准”;实践成果
一、“一村多”实施的背景和十堰的先行先试
十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短缺问题长期存在,如何培育一支“一懂两爱”的高素质 "三农 "工作队伍 ,更好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省市领导在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农村要脱贫、产业要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顶天的农业专家,更需要一批立地的乡野田秀才、土专家。 ” “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是最低的目标、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一个村几名、十几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在总结吸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省市有关方面同意,十堰从 2015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一村多”项目,计划用 5年或更长时间,着力为全市农村基层量身定制培养 1000名以上“听党话、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留得住、用得好”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头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以下简称 “双带头人”)。项目实施 5年来,共招录学员 1220名,已有三批 532名毕业生回乡回村,70%以上成为乡村振兴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和领头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得到了锤炼,使之成为真正扎根乡村的新时代农民大学生。
目前,省委组织部等多部门在借鉴我市“一村多”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湖北省“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实施“一村多”项目,这标志着十堰“一村多”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对进一步在全省甚至全国推广提供了参考模式和示范样板。
二、“一村多”培育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
1.精准调研,建立工作体制机制
量身定制《实施方案》。在项目正式启动以前,由组织部门、农口部门、承办院校等单位组成专班,通过座谈交流、进村入企、现场走访等多种方式,针对培育目标和对象、教学模式和方法、就业创业等问题,广泛听取各职能部门、基层党委政府、村组社区、农业经营主体及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台了《十堰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方案》(十人才发(2015)2号)。
建立项目体制机制。全市“一村多”工作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组织部门负责统筹安排,组织协调,确定培养对象和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农口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落实;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经费;教育部门负责招生考试;承办院校负责常规教学和日常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有的放矢,力争做到“三个精准”
摸清家底、重点倾斜,确保精准选人。全市共有1842个行政村,其中国家重点贫困村 456个,依照个人自愿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招录年龄在 45周岁以下符合条件的学员,被招录的学员,必须与所在乡镇签订毕业回村服务不少于 5年的合同。为解决贫困村人才“等米下锅”的现状,确保每一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名学员就读“一村多”,在招录时采取对贫困村单独划线、重点倾斜的方式,确保贫困村“一村多”学员全覆盖。
3.坚持标准、立足实际,努力精准育人
创新教学模式。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按照每学年两学期、每学期 4学段组织教学,即 2学段(A1、A2学段)在校集中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每学段不少于5周;2学段(B1、B2学段)回乡在岗自学与生产实践(教师送教下乡和巡回指导)。A1、B1、A2、B2学段根据基层工作实际和农时季节特点灵活安排。
优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不过分强调原有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点突出基础理论与当地主导产业和工作实际相结合,以“必需、够用、少而精”为原则。要求授课教师做好课程的整体规划;精选教学内容,难度深浅适宜;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手段,促使教学实际效果最大化。
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含教学实习、生产实训和毕业实习。教学实习主要随课程(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课堂演示、实验实训、参观考察等,多集中在A1、A2学段完成;生产实训大多安排在B1、B2学段进行,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学员结合自己的生产实际或工作岗位进行的专项训练;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前的 B1学段进行,学员自選毕业题目进行。
建设有效课堂。一是讲授的基本内容与时俱进,生产技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启发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二是因材施教,突出理论知识和学员生产生活、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让学员能学以致用,突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三是善于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四是讲究教法,倡导师生互动、体现教师主导学员主体,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4、出台政策、搭建平台,多渠道精准用人
组织“双创”活动。一是组建了“一村多”创业创新联盟,组建了“双创”导师团队;二是举办了“双创”大赛和各类“双创”活动。从 2017到 2019年,市“一村多”领导小组先后举办了三届“一村多”“双创”大赛和十堰市第一届农民大学生“双创”大赛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三是支持和鼓励优秀学员代表省市县参加全国各类“双创”大赛活动,推荐的参赛项目和选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学员中掀起了干事创业的热潮。
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回乡创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决定在资金、税收、信息、技术、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与大力帮助和扶持,支持他们兴办实业、创办实体、推广技术、发展经济,并优先从他们中间培养选拔“双带头人”。
5.完善制度、全面强化德育教育
党性教育常态化。根据学员中党员多、村组干部多、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多的特点,学校成立了“一村多”党总支,在各班成立党支部,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并通过入学教育、专题讲座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员的综合素养。
日常管理制度化。经过 5年的探索和实践,对各种教学、学籍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编印了《十堰市“一村多”日常管理制度汇编》,并发到每位任课教师和学员的手中,基本做到了依法办学、依规治校的目的。
三、“一村多”项目主要创新点和实践成果
1.创新培育体制,建立了政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政府牵头抓总,完善顶层设计,多方全力合作。在市委组织部门牵头的基础上,成立“一村多”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一村多”项目的政策研究、组织协调和督导落实,动员和激励各县(市区)人才部门、乡镇村组、行业组织、涉农企业、承办院校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解决人才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难题。出台了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明确了培育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责权利,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
规范财政投入,加强示范引领,改善培育条件。市财政部门在年度计划中单列预算经费,并协调各县(市区)人才主管部门和承办院校等多方筹措资金,作为人才培育专项经费。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示范基地建设、教师聘用、教材编写、多媒体声像制作、交流考察、“双创”大赛、宣传报道等项目补贴,实行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鼓励校县、校企共建实习示范基地,并对示范基地进行考核,其结果作为对其经费资助和表彰奖惩的重要依据。
2.创新培育模式,实现了“三个精准”育人目标
培育目标创新。培育具有“一懂两爱”情结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的“双带头人”,学员毕业后成为“回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能带富”的高素质农民大学生。
培育对象创新。主要招录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复员退伍军人;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及创业青年;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企业经管人员;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及其他农村优秀青年等。经省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一村多”学员纳入单独招生计划,严格按单独招生政策执行。
招录方式创新。依照个人自愿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由县(市区)、乡镇组织部门牵头组织报名,农口部门和承办院校协助招生,教育部门负责高考报名资格审定,承办院校负责单招考试,上报考试成绩和录取方案,省招办统一录取的方式进行。
培育模式创新。开创了符合“一村多”学员实际和成人特点的培育模式,使之与普通高职培育模式区别开来,主要特点为:一主多辅、理实并重;工学结合、分段实施;政校企共建、双线管理;单独招录、重点倾斜。
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依托现有资源,并与《十堰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育项目特聘师资库》联动,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师资横向交流和资源共享机制。从农业院校、省市县农科机构中选聘了 200多名专家学者、荆楚工匠、技术能手、创业典型等优秀人才组建了种养、加工、经管、电商、创业等多个教学团队,提高了教学的先进性、适应性、针对性和吸引力。
3.创新后期跟踪服务,多渠道幫助学员就业创业
跟踪服务创新。在 B1、B2学段及假期组建若干巡回指导小组,送教下乡,现场指导学员实习实训、生产经营和创业创新。
就业方式创新。学员毕业生后,一是回村担任村“两委”干部;二是领办农业经营主体;三是可报考乡镇基层公务员和农技人员,四是可进对口高校继续学习,五是自主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李雄剑 .湖南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
[2]陈渝.“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问题研究 [J].四川农业大学 ,2015.
[3]钱伟茂 .电大农民大学生“四合一”培养模式的时间与探索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4]张晨 .竹山县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J].村委主任, 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