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昱评楼市
从2月近乎停摆,到7月百强房企业绩增速首次转正,房地产行业仅用了不到5个月,就从疫情的深度影响中快速走出谷底,走出深V曲线。
市场快速复苏,尤其是部分城市市场过热,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热点城市不得不出台限制性政策,开始新一轮的调控。
8月8日,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在上海举行,这是疫情后今年房地产领域首场线下大型论坛。绿地张玉良、旭辉林中、万科张海、融创田强、阳光城吴建斌、金地张晋元等房企大佬,分别从房地产新周期、市场发展、城市分化、行业趋势等角度发表了主题演讲。
关于下半年的策略与判断,我们把他们的思考与分析整理如下。
房地产行业总体上进入了下半场。其基本特点是:市场总量仍然巨大,但区域分化严重,企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转型升级成为房企发展的主旋律。
关于房价会不会下跌,我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正常波动是常态。房地产有其特殊性,房价会有波动,但不会大幅跌下去,而会稳下去。
核心原因在于:一方面,市场的需求仍然存在,可能有的家庭已经有几套住房,但是有的家庭还在为拥有一套住房而苦恼。
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关联着巨量的实体经济产业,关联着巨量的银行资产负债,同时也关联着巨量的居民家庭财产,房价急速下跌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会容忍这种状况出现。
房价波动另一个原因在于,并非所有地区的市场都将稳定或增长,只有那些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流入、产业持续集聚的地区,才具有稳定和增长的基础。而这些地区,往往集中在城市群、都市圈及其周边溢出地区。
特别是有一定首位度的区域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仍然会进一步集聚,过去几年一些大城市实施的“抢人大战”、“招商大战”,实际上就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
以此判断,结构分化是未来趋势,竞争格局也是比较确定的。总的趋势是行业集中度日益上升,这也是中国很多行业已经走过的道路,从“大鱼吃小鱼”,到“大鱼吃大鱼”,实际上这是市场大浪淘沙的必然过程。
第一,我认为中国下半年房地产总体上还是应该以平稳为主,量价相对比较平稳一点。
第二,未来房地产应该会城市分化、结构分化,有的城市热一点,有的城市冷一点,但是都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第三,还是要非常小心,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一定会反映到房地产需求上面来。再加上我们没有采用需求侧的刺激,有可能到第四季度地产的供应量比较大,需求比较疲软。
总的来看,我认为今年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应该是主流。“稳价保量”,这是政府政策的出发点,一城一策,有紧有松,有的城市过热就要收紧一点,有的城市有点冷就可以相应放松一点。
地产行业从2018年开始进入了平稳增长期,在这个平稳增长期要取得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挑战、难度和风险远远比你在高速增长期大很多。
但是这个行业总是有很多机会的,因为这个行业非常大。未来2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还是非常好的,这个行业会有很多的规则会改变。
我们相信还是有一些企业在未来会成为黑马,会跑出来,但是难度和挑战比上个20年难很多。
未来平稳增长期里边会出现一个现象:你要追赶别人不容易,别人要赶你也不容易。所以要把握好这个行业的机会,未来20年还是有机会的。
万科一直秉承两个原则:一个是与城市共同成长,一个是与客户共同成长。
我们最近把万科的客户做了一些分析,发现年龄并不是区分购买力的重要动因:年龄的时代差在减少,以90平方米为例,承载了不同人群的需求。20— 29岁占36%;30—35岁占25%;36—40岁占到20%。另外,在我们统计数据中,女性购房群体显著增加,特别是独立女性的产品需求增长是比较明显的。
疫情之后,大家对社区物业管理、户型的空间设置有了更多新的需求。这些购房群体有一个特点是兴趣爱好圈层化;从美好生活向往到专业解决方案,更愿意为高效精致的居家付费;还有新的服务体验被期待,比如说反感功利化卖压式销售服务,渴望专业、自主、平等、有趣的新体验。
为了响应客户的这些需求,特别是新一代客户的需求,需要我们做出响应。
1、创造人们从容地共同生活的空间。
2、从居住场景、家庭场景、社区场景在做一些探索。
3、靈活的内部空间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比如可定制的生活场景等。
4、用服务连接人与空间。
我们做了另一个尝试,参与旧改更新,希望以更新者的模式寻找更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