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中的渡江往事

2020-10-14 23:05杨学功
党史文苑 2020年9期
关键词: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渡江

杨学功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占领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目前,关于渡江战役的研究,学界多聚焦于宏观层面的史实描述,个体角度与微观层面的分析付之阙如。胡士平的《渡江日记》对于还原和再现渡江战役中的真实历史场景,提供了难得的视角。

胡士平,1924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一个革命家庭。在五叔胡竺冰影响下,胡士平的大哥和两位姐夫以及几位堂兄、表兄成为无为县最早的中共党员。1938年,14岁的胡士平参加新四军,在战地服务团接触文艺,跟随汪道涵副团长学会读谱和指挥,并结识了抗战歌曲作者孟波。在他们的影响下,胡士平16岁时开始了作曲生涯。解放战争时期,胡士平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师文工团政治指导员、苏北淮海分区文工团音乐教员、华东第十二纵队文工团音乐教员。渡江战役时,他任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军文工团团长。

渡江戰役期间,胡士平在日记中以家书的形式讲述了所见、所想。

“我们的国家已经和你一样的在苦难中成长了”

1949年4月9日,在离家11年之后,胡士平第一次收到了弟弟的来信。虽然弟弟的信只有短短的数行,却使得他“喜出望外”。此外“胜利的形势”更加使人十分兴奋。“弟弟,十一年了,自我离家那一天起,就有坚强的信念,总有一天会回来的!现在是回来了,这能不使人兴奋么!”弟弟的结婚、长大成人,与胜利的形势一起到来,让胡士平倍感兴奋,他真想当面对弟弟说,“我们的国家已经和你一样的在苦难中成长了”。除了兄弟姐妹外,最让胡士平挂念是老母亲,“妈妈年纪大了,这几年来家乡为国民党统治着,精神上当然不愉快,也就加倍想我们。慈母的心,多愁多病是难免的。现在会好些的”。可是胜利的前夕,革命工作十分繁忙,胡士平却无法奔到母亲面前看望,只能常给家里去信“以慰母心”。

4月22日,胡士平等人到了离家只有十里地的小圩子。在小圩子,胡士平找到了一位老乡——沈铭长,这个老乡与胡士平家曾经的一位长工是本家。这位老兄十分热情的督促胡士平写封信,并保证他亲自送到,“这个人太好了”,“弟弟,如果信送到了,你要好好地招待他”。23日,因为国民党飞机天天来捣乱,胡士平不便外出,所以昨晚的信没有送出去。但是面对渡江这么伟大的胜利,“这样光辉的日子”,应该永记的日子,胡士平急于将详细的情形报道给母亲:“昨晚我们渡江的路线走经六洲向南,六洲离家只有五里路吧。当时我想,这个时候,我突然到了家里,家里一定不认识我了(你也不认识),会把我当做一位解放军同志招待。可是,当一旦知道是我回来了,家里一定欢喜死了。母亲也许会流泪,然而我没有突然回家。妈妈要是知道我离家五里路不回家,一定会骂我‘不肖子孙吧。不过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我想问你,昨天晚上你和妈妈都做些什么?门前的大路上是否也有解放军过?你和妈妈在门前看队伍吗?当时你们有没有想在那样长行列里找出你的哥哥、妈妈的儿子呢?(如果)你们没有找到,你们(会)失望的(地)回到房子里,对着油灯谈起我来,或者师成、师树、受华……”

胡士平对母亲、对家庭的殷殷之情,跃然纸上,家国不可兼顾之时,毅然以事业为重,以解放大业为重。人民解放军战士既是朴素的,也是伟大的。

“真是我们自己的人回来了”

胡士平在日记中将这次南下渡江解放江南,称为“南征”。因此将这一段时间的日记起名为“南征记”。他写道:“这次我们南下,是经过了一个艰苦的路程的。”

3月10日,胡士平等人从徐州以南、宿县以北的赵小庄出发。出发之前的9日晚上,“我们和该庄居民联合召开了一个辞别与欢送晚会”。在欢送晚会上,“群众送给我们三面红旗,祝我们打到江南去,我写了一支《辞别歌》,也在那个会上唱了”。

10日早晨,当地群众放鞭炮,洒泪送行。胡士平在信中感叹:“在这种场合下,谁能不感动呢!所以在以后的十天行军中,同志们在雨里、在泥里、在病中都熬过去了。我们没有辜负人民的热情啊!”

民众的热情支持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渡江战役中,100万人民解放军的背后是320多万的支前民工,更是四万万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民众。大至百万民工大支前,小至每一次送行,军民之密切关系如鱼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迅速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胡士平在信中回忆了自己和一位老妈妈的交谈:“一位老太太是这样告诉我廿日夜我军渡口的情形的:大炮一响,我就知道是你们打过来了,因为他们没有炮啊。我们老百姓都不敢睡了,都爬起来看。一会子功夫,后面一团火,你们就过来了。有一队人到了庄上问我们:‘什么人。我说‘老百姓。他说‘大妈妈不要怕。我心里想,怎么这样和气,真是我们自己的人回来了!”可以看出,对于解放军的到来,当地民众“其兴奋、渴望的情绪,是难以笔述的”。

“江南的大地苏醒了”

4月22日,“今天,是我们伟大的行动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天——我们渡江了”。当天晚上吃鱼,大家愉快极了,“这鱼就是长江的鱼吧”。虽然大家心情激动、亢奋,却“化在沉默紧张的行动中”,大家都在想着明天,“如果明天再吃鱼的话,那是在大江以南去了”。激动的心情“也叫我写不下去了”。23日,“在太阳刚露红的时候,我们安全的(地)到达了南岸。江南的大地苏醒了”。“一夜未合眼,疲劳的(得)很。同志们的脸上都呈现着黄白色,肚子也饿了。按照一般的规律,在这种时候,谁也不想多说一句话。可是由于新鲜的刺激,大家都和乡亲们谈起来了。”

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进展迅速,江南大批城市获得解放。解放后的城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比如“安庆第一大城市”“中国第一大米市”的芜湖“虽然解放几天,工厂照常开工,学校已经复课,商店开门营业,一切都很有秩序”。

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却不甘心向人民投降,所以不少地方仍发生了激烈的战斗。5月15日经过上海南汇地区时,遭到敌机猛烈的扫射。幸好,无人受伤无人挂彩。16日“被包围在营房的敌人,昨夜已开始攻击,伤员不断的从前线抬下来。敌机整天地在头上盘旋,炸弹大炮机枪声响成一片战争的音乐”。文工团的战士们分散开来,承担照顾伤员、管理俘虏等工作。虽然文工团的不间断行军和频繁演出使得每个人都很累,但是“只要工作来了,大家总是精神百倍。我们想想战士,也就更加努力的工作了”。

文工团战士们的演出十分频繁,但也是十分受人欢迎。6月5日,文工团到了南浦地区,“我们在这里开庆祝上海解放大会,连续演出了三天”。“我们的戏剧,在新区几次演出都受到欢迎”,秧歌舞更是大出风头,“工厂学校都派人来学。大家都以会扭秧歌为荣哩”!

猜你喜欢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渡江
吕蒙白衣渡江
白衣渡江
命题小品——一苇渡江
忆渡江战役第一仗
人民解放军誓词的回顾与启示
渡江战役中南京何以迅速获得解放?
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诞生的前前后后
人民解放军首次缩编
1954年人民解放军两次炮击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