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涛,张建设,卜付军,张玉虎,鄢洪星,史晓海,黄义林, 汪 衡
(1.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31; 2.河南省商城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商城 465313;3.河南省光山县林业技术指导站,河南 光山 465400)
油茶(Camelliaoleifera)主要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高、有经济价值一类植物的总称,与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1]。我国是油茶的原产地和主栽区,栽植、利用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油茶的经济、生态、社会地位日益彰显,油茶栽植面积不断增加,已占油料树种栽培面积的80% 以上[2,3],成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属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不仅是油茶自然分布的北部边缘区,而且是河南省油茶的主要产区。由于粗放经营,技术不到位等原因,出现了大量的低产林,削减了油茶的综合效益,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严重制约当地油茶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低产林改造,是推动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控形修剪是调节油茶植株体内同化物质的积累与利用的有效技术手段,对增强油茶生长势,提高油茶产量,提升茶油品质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4]。
为此,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不同冠形、不同修剪强度两方面开展研究,定量探讨控形修剪对油茶低产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豫南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地位于信阳市商城县河凤桥乡,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4.8 ℃,年平均降雨量1298.2 mm,地形为低山丘陵,海拔100~150 m,土壤多为黄棕壤,土层深度30~50 cm,含石量大,坡度10~20°,坡向西坡,林龄14年,密度1350株/hm2。
试验林分为两个片区,分别开展冠形控制和强度修剪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冠形控制是根据油茶自然形成的冠形进行修剪,分别修剪为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纺缍形,并以未修剪为对照。强度修剪主要是对生长枝和结果枝进行,共设4个修剪强度:1/5(修剪下部光合作用较弱的枝条)、1/4(修剪光合作用较弱的枝条和徒长枝)、1/3(修剪光合作用较弱的枝条、徒长枝、1/2密枝)、1/2(修剪光合作用较弱的枝条、徒长枝、密枝及多余的花芽),且以无修剪为对照。每种试验处理设置面积100~200 m2的试验样地,3次重复,共设置了27块试验样地,其中冠形控制12块,强度修剪15块。
对冠形控制和强度修剪试验样地内的油茶开展处理前后树高、冠幅横径、冠幅纵径、春梢数、春梢长度、花芽数、单株果实产量等指标进行调查。春梢长度、茎部直径用直尺和电子数显游标卡尺测量,果重用电子天平称重[5]。
采用Excel进行基本处理,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Duncan多重比较法进行分析。
油茶喜光,花果在枝上终年不断,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生长[6]。通过整形修剪,不仅能提高树体内的通风透光能力,提高光合作用,而且形成的不同树形树冠内光合辐射强度也不一样,从而影响其生长。由表1可知,自然圆头形的树高增长最快,达到30 cm,自然开心形和基部三主枝形的次之,树高分别增加了28 cm和25 cm,其次是纺锤形树高生长量,为16 cm,4种冠形树高生长量均大于未修剪。自然开心形的冠幅增长最快,冠幅横径和纵径增长量相差不大,分别为32 cm和34 cm,自然圆头形和基部三主枝形次之,其次是纺锤形,4种冠形冠幅生长量也均大于未修剪。进一步方差分析可知,自然开心形、自然圆头形、基部三主枝形、纺缍形的树高、冠幅横径和冠幅纵径的增长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尤以自然圆头形对树高生长,自然开心形对冠幅横径、纵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表1 不同冠形油茶树体生长量的影响 cm
表2 不同冠形对油茶新梢、花芽、果实产量的影响
不同的冠形处理,导致油茶的树体结构不同,光合作用不同,结果面积不同,从而影响到油茶的生长以及产量。由表3可知,在不同冠形下,油茶的新梢长度、花芽数、果实数以及产量的显现规律一致,均为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基部三主枝形>纺缍形>未修剪,这表明冠形修剪对油茶的生长及其产量有着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进一步方差分析显示,从新梢长度、果实数、产量来看,冠形处理与未修剪相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且以自然圆头形和未修剪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最大,自然开心形、基部三主枝形和纺缍形次之;从花芽来看,冠形处理与未修剪相比,除纺缍形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冠形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以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和未修剪之间的差异较为大,基部三主枝形次之。综合考虑,冠形处理时,应以自然圆头形为主,自然开心形和基部三主枝为辅。
自然生长的油茶树,往往枝条密生、重叠、交叉,树冠郁闭紊乱,导致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枝条易衰老,且常发生落果和大小年现象,科学进行油茶树修剪,可改善上述情况[6,7]。由表3可知,任何一种修剪强度与未修剪相比,油茶的新梢长度、花芽数、果实数、产量均有所增加,基本呈现出随修剪强度增强而增加的趋势,表明修剪对油茶的生长和产量有着促进作用,且强度不同,促进效果不一。对数据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4,1/3,1/2修剪强度下,油茶新梢长度、花芽数、果实数、产量与未修剪差异显著,1/5与未修剪差异不显著,可得出,1/4,1/3,1/2修剪强度对油茶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促进作用,1/5修剪强度促进作用有限;1/4,1/3,1/2修剪强度之间,除产量外,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可见,适当的修剪对油茶的生长和产量有着促进作用,且以1/4及其以上修剪强度最为适宜。
表3 修剪强度对油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与未修剪相比,所有冠形处理对油茶树高、冠幅、 新梢长度、花芽数、果实数、产量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基部三主枝形、自然开心形、自然圆头形的促进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依次呈递增趋势,纺缍形促进作用不显著。因此,生产上油茶树冠形处理应以自然圆头形为主,自然开心形和基部三主枝时为辅。
与未修剪相比,任何一种修剪强度处理对油茶树新梢长度、花芽数、果实数、产量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1/4、1/3、1/2修剪强度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且依次呈递增趋势,1/5修剪强度促进作用不显著。进行油茶修剪时,应选择1/4及其以上修剪强度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