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晨
摘 要:所谓视觉艺术教育指的是以“看得见的美”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视觉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将理性和感性充分结合在一起,进而探索和激发出背后深层的视觉资源,所以,它本身所体现的深刻内涵促使它成为极具代表性的理性艺术方式。在视觉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将理性思考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视觉思考方法和思维模式。文章以视觉教育为基础,结合案例和前人的研究经验,分析了视觉艺术教育中视觉思维的特性,同时对视觉艺术教育中水彩画材料语言进行阐述。
关键词:视觉艺术教育;水彩画;材料语言
水彩画在表达自我意识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人特征,在水彩画绘画的过程中,创作者的情感得到了抒发,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了刺激和激发。绘画是伴随着画者的实际目的和需要产生的,当一幅画中所包含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意义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感同身受的时候,这幅画才真正被赋予了灵魂,才真正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作为一种展现和满足人们视觉方面需求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水彩画在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所以,水彩画和视觉艺术充分结合在一起研究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绘画技术不再处于孤立的状态。因此,身为教师应当着重将眼光放到作品中水彩画的材料语言上,深刻地解读其内容,从而在视觉教育中获得应有甚至超出预期的效果,赢得众多观者的认同和接受。
一、视觉艺术教育中的视觉思维方面的特点
视觉作为每个人感知、熟悉、了解世界以及获取直观信息一种无法替代的核心要素,它给人类视觉艺术语言表达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实现了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高度融合,有效地促进了信息的表达和传输。视觉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可通过点、线、面以及色彩等视觉因素表现出来,并依据特有的信息传输内容来调节各类视觉词汇的组织架构。在视觉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事物的物理性质以及色彩间的搭配都非常重要,不仅体现在加强人们的联系方面,而且可以有效地促使信息得以传播出去。而绘画形式的语言是独立于整个画面的思想内容而存在的,研究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就要懂得水彩画中各种语言元素的规律和其发展的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水彩画语言。
以视觉效果为特征来看,水彩画自然是归入显著表达个人特性和主观精神的绘画类别。这是由于我国的传统的水彩画强调将图、颜色等高度联系在一起,并赋予其语言感知,非常重视视觉语言特征方面的刻画,以彰显审美主体的理想化的理念,从而达到有形塑造艺术形象的目的,进而获得信息凸显、构造鲜明的视觉艺术的实际效果。另外,在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透明感是其艺术表达的又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水彩画与其他画种语言表达的根本的区别。所谓的水彩画的透明感并不是说水彩画的纸张不同,而是体现在水彩画中的神韵,只有真正做到“透明”,才能真正将水彩画的神韵体现出来,如果读者仅仅将水彩画的艺术语言界定在精神层面的表达,那么就无法对作者的整个绘画的构思和想法产生共鸣,也就无法理解绘画想要传达的艺术思想。因此,我们在创作水彩画的过程中,要始终将水彩画透明、畅快的色彩优势保持并发挥出来,用色彩之间的不同不断升华水彩画的艺术效果。
由于水彩画的材料语言内容非常的丰富,所以在视觉教育的过程中加入水彩画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搜寻到需要的材料语言,实现可视化的目标。教师通过此方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客观事物有一个主观的辨别和构造,很可能会出现一种与实际不相符的感觉,这种直觉上的错乱是帮助学生进行想象的重要因素。在使用水彩画材料语言的时候,身为教师应当尽力帮助学生产生这种错乱感,然后再经过观察与实物进行对比分析,形成独树一帜的知觉惯性。例如,有等长的垂直和水平两种直线,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会发现,垂直线相较于水平线显得更长一些,尤其是在垂直线垂直于水平线中央的时候,这种错乱感会更加明显,倘若将其挪到水平线的两端,这种效果会相对减弱。综上所述,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环境中,或者同一个色彩在不同的境况中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也是由于产生的这些差异使得我们具有视觉上的识别能力,可以感受视觉带来的极致变化,直观真切地感受世界万物带来的冲击。
二、视觉艺术教育中水彩画材料语言的应用阐述
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水彩画的材料语言内容相当的丰富和复杂,因此在具体的视觉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当将其合理化、科学化以及综合化地应用,适当将批判质疑的思维方式融入视觉艺术中,进而深刻地感知视觉艺术带来的真正意义和理念。对于视觉语言的实际内涵,教师需要做到仔细地分析水彩画材料语言的客观真理和现实定律,并能够使用批判性的思维模式科学地思考和探索视觉语言的传输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具有充沛的创新热情,秉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思想理念,充分将水彩画本身带有的深层次的内容进行简单直观的表达和传授,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改善教育模式,形成“传道解惑”的职业操守。
(一)《绣》中的水彩画材料语言视觉艺术解析
艺术的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对艺术的想象思维的表象的表达,同时,作为艺术语言的本身的形式,材料语言是绘画情感表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和功能。《绣》具有简单、朴实的风格,同时色彩又极为浓厚,真切地传达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创作者的创作源泉来自春节农村地区一栋破败房舍旁边的农家机械,这幅作品第一眼带给人们的色彩感知是复杂的,既有温暖又有清冷的感觉,画面中的杂草、烂泥、土屋、农用器械以及几只家鸡等在视觉上带给观者强烈的冲击,能够激发出人们内心好奇探知等欲望,展示了农家人在春节忙里偷闲的生活状态,运用了一种借物喻人的表达形式。
在视觉艺术教育层面,《绣》的绘图构思十分巧妙,通过一种少有的梯形构图方式,将画中事物如博物馆的文物般排列展示出来,有一种井然有序、整齐划一的舒适感,并且在画中强调了一种均匀对称的感觉,从而形成了厚重的视觉效果。鸡群的啄食和农用机械的静态放置营造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双重画面效果。优秀的水彩画一般都充满藝术情调,作为观赏者,对待画中的艺术和表达的意境,需要静静地去理解,水彩画在形式方面、结构方面以及内涵方面都包含了创作者强烈的情感,整幅画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整体的构思创作出来的,其艺术性的表达也体现在这一点,只有不断地品味,才能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和情感。
在水彩画的构图创作方面,这幅作品使用了一种在素描稿上进行“做底”的艺术手法,凸显橙色和褐色,并且使用获得福粗纹协调涂抹方式,进而获得一种复古的效果。整幅作品强调色彩的丰富多样,仅有底色是和谐一致的。色彩的多样性以及色彩之间的相互流动和相互渗透所表达出来的效果是无与伦比的,是其他作品无法达到的高度。通过不同的颜色的表现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平衡了画面的色调的关系,产生空间的立体感,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作品的画面完全干透之后,创作者再使用枯笔来渲染和突出画面的清冷感,达到冷暖相互辉映的目的。这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正是水彩画真正的魅力所在,同时更加展现乡村生活的美。
(二)《绣·二》中的水彩画材料语言视觉艺术解析
作品《绣》来源于生活,在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表达生活,作为朴素的水彩画,创作者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是春节时农村的一些农用器械,整幅画显得比较冷清。对于《绣》中的情感表达,很明显就是表达农闲时农家的生活,借物喻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美感。相较于《绣》,《绣·二》则让人感觉画面中的色彩搭配更加的舒适。这幅作品采用油画和水彩结合的方式来创作,因此艺术效果更加强烈,独具一格。在《绣·二》中,创作者更加注重对视觉感官差异性的体现,通过不同色法的应用,从画中表现出一种叠加的视觉效果,从而对整幅作品进行一定的渲染,运用综合材料绘画的方法,体现出作品的造型的美感。通过对整幅作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幅作品的创作是从局部开始描绘,采用一种由局部到整体的逐次递进的方式,作品整体运用的是传统水彩画的形式,同时又加入了形体上的色彩,让人在视觉上形成层次感,增强了作品的力量表达。这幅作品的色粉笔部分和传统的水彩画不一样,主要尝试运用综合材料来凸显整体的力量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从作品的整体来说,该幅作品在视觉表现和形态展示方面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强度、力量和坚韧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有一种接近又遥远的感觉,准确地把握住了亲近和疏离,两者高度融合,和《绣》相比,在视觉方面更偏向暖色调。两幅作品表达出的艺术感既是年代之间的差异,又是技术之间的不同,创作者都利用水彩画的材料表达出不同的视觉上的美。仔细地品味两幅画,我们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创作者对于水彩画不同的表达和体会,帮助读者更好地加强对于水彩画的认识,学习水彩画创作方面的艺术知识,提高艺术品位,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水彩画进行绘制的过程中,创作者必须通过合理、科学地运用材料语言表达的信息传递得非常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知。因此,作为教育者,在进行视觉艺术教育时,应当精确地掌握事物以及画面中的视觉要素,以期实现作品的细腻,将水彩画的材料语言运用得淋漓尽致,提高学生的理性和感性水平。
参考文献:
[1]蒋振立.水彩画讲味道:谈方延寿水彩画的水韵[J].美术界,2019(3).
[2]赵庆勋.水彩风景技法谈[J].邯郸大学学报,2000(3).
[3]任道斌.解读黑白之美 自成一家之言:评李以泰《黑白艺术家》[J].东南文化,2001(12).
[4]蒋跃.我看水彩画[J].美术大观,2004(2).
[5]谢媛.视觉藝术教育中水彩画材料语言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
作者单位: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