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 李怡 李媛
摘 要: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边缘线作为画面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在画面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边缘线不仅是构成物象的重要组成元素更是画面表现空间体积的重要构成元素。文章通过研究边缘线在油画中的表现形式及处理方式,探讨边缘线对物象的造型、空间、质感等因素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边缘线;表现形式;艺术风格
一、边缘线的缘起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有的事物都会有自己的发展脉络,绘画亦是如此。在绘画的历史中线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史前时期,当时的绘画者在绘制洞穴壁画时就是运用简单的线条,这些线条用来描绘事物的轮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缘线。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当时的人能将线条勾勒得如此流畅,准确连贯,显然制作岩画的原始人已经具备了极强的造型绘画能力,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了如指掌。
什么是线?如何界定关于线的概念?我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第1425 页里可以看到其对线的概念的描述,其中一条是在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包括直线和曲线两种。在这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点与线的关系,简单点说线就是由点运动之后的状态。1926年出版的《点、线到面》一书,其作者是俄罗斯著名的艺术家兼美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年),系统地诠释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作为组成作品的这三个重要因素本身乃至于这件作品的品位高低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这三个重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整体。康定斯基在关于点的论述中提到,点是“雄辩与沉默”。这句话怎样去理解?打个比方,如果在一张白纸上点上一个点,显然这个点正“雄辩着”自己的存在,当继续在这张白纸上点上一些点,会发现原本的那个点已经“沉默寡言了”,它渐渐地“消失”在这张白纸上了,此“消失”非彼消失。当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问题,如果点在大小形态上有变化,点在“情绪上”也会有着变化。何为边缘线呢?在由拉尔夫·迈耶编撰的《美术术语与技法词典》这部全新简明的工具书中,我们可以查到轮廓线的概念界定,它被定义为划定或限定一个物体或一个外形的线。拉尔夫·迈耶在实际操作中更进一步解释了轮廓线的重要性,他提到了轮廓画,也就是说在平常的造型训练中,我们更注重物体的轮廓走势,当我们在画物体的轮廓时,会把注意力全放在物体的轮廓上,甚至不会注意到手中的笔,笔随着物体的轮廓走向平稳地在画面上滑行。尼古拉德斯认为“一件很好的轮廓画时常有较高的质量与特性,它亦可以作为一种构图方法,甚至完全可以作为艺术品保存下来”。在日常生活中,轮廓线对我们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简单举个例子,在晚上灯光很弱的地方我们看到一个人走过来,也许并不能看清楚這个人的脸,但是可以通过这个人剪影的形状捕捉到这个人的特点,甚至可以知道这个人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剪影形状都是唯一的,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二、边缘线的作用
在传统绘画中对边缘线的运用更多是一种对自然物象的精准再现,边缘线是物象造型的最初形式,轮廓线可以使物象各具其形。在早期洞穴壁画中,古人并没有将画面中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进行明暗关系的处理,只是简单运用线条表现,但是却生动传神,至今我们仍然能够清晰辨别出画面中所表达的形象及内容。阿恩海姆曾经说过,从心理上说,轮廓线之内的区域与轮廓线之外的区域是相当不同的,内部紧密坚实,外部看起来松散。
在光的影响下,边缘线对物体体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物体的暗部,由于光线相对较弱,一般关系会处理得相对柔和,使之隐于暗部之中,因此产生更大的空间,在亮部由于受到光的影响较大,边缘线相对较实。但这是并不意味暗面所有的线都是虚的,亮部所有的线都是实的,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大关系处于亮暗的前提下又会由于距离的远近、物体的转折等情况再对线条的虚实进行更加详细的处理,使空间更加的明确、具体。
三、边缘线的处理方式
在当代油画绘画中,由于不同画家对边缘线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边缘线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清晰硬朗的边缘线
清晰硬朗的边缘线,给人以清晰明确的感觉,画面不拖泥带水,物体形象给人最强烈的视觉刺激。在史前绘画中,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的代表作《受伤的野牛》描绘的是一只受伤的野牛正在拼命挣扎着,或许是由于疼痛的原因,无助地蜷缩着。画面色彩简单,仅由赭红和黑以及少量的黄和紫构成,画面最大的亮点是在轮廓线上,线条一气呵成,但是其中又不缺乏变化,关键部位的转折变化都表现得特别到位,在观者看来轮廓线随着形体变化不断起伏变化,画面效果令人钦佩不已。相对于西方绘画,中国洞窟壁画更是惊艳,在早期敦煌壁画艺术中线条富有张力,质朴而醇厚,以其生动活泼的风格特点,成为壁画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星。线条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不仅仅用以表现对象的形质、空间,同时还是画师们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
(二)虚化隐约的边缘线
边缘线虚化的代表画家莫过于印象派时期的大师们,他们将关注点更多放在了色彩的关系上,将物体内部结构线进行虚化,边缘线更是大胆地进行虚化处理。绚丽的色彩加上虚化的边缘线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神秘感,虚化的同时又不缺乏形体特征的表现。纵观当代写实油画,画面中基本不会有线的出现,创作者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将边缘线隐于面中,使其消失在画面中,使画面产生更加巨大的空间。如中国写实画家王沂东先生,在他的代表作《新娘》中人物身着红色的嫁衣,在整幅画中看不到一条边缘线,他将所有的边缘线都融入物体的面中,包括任何一个细小的部分都是面的存在,都是处理过的具有空间的边缘线,画面效果令人震撼。
(三)部分硬朗、部分虚化的边缘线
在当代绘画中最多的边缘线处理方式就是部分硬朗,部分虚化。在画面中由于受到光源、位置、形体结构的转折变化的影响,对比关系强烈的地方,依附在结构上的边缘线就会变得清晰明确,反之,对比关系相对较弱的地方,依附在结构上的边缘线相对就会隐约虚化。当由物体的对比关系强烈的一方向对比关系弱的一方变化时边缘线也会由强烈变得隐约,在某些关键的转折点也会变得清晰、硬朗,使画面更加厚重。极具代表性的画家是西方绘画大师伦勃朗,他将边缘线的虚实结合处理到了极致,在他的代表作《夜巡》中通过处理边缘线的虚实,将每个人的空间体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处理好单个人物边缘线同时又将每个人物的边缘线进行虚化处理,以此拉开了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在表现画面空间的同时,赋予了画面一种神秘感。
四、边缘线中独立风格语言的形成
当代艺术家在对边缘线的处理上,通过对造型的充分理解,逐渐呈现出不同的创作情趣和价值取向,纵观国内外画坛,在边缘线的处理上可谓是众星璀璨,各具特色。
(一)国外艺术家
在国外艺术家中,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里希特的边缘线模糊处理比较有代表性,评论家将里希特的模糊画法称为“模糊美学”,里希特通过各种技法将画面的边缘线或者整个画面处理得模糊不清,就像他自己说过的:“我把事物画得含糊不清,很难判断其他事物是否重要,使物体看起来不像一种艺术,而是一种使其光滑和完美的技术。这项技术我可以使它忽略掉很多信息。”在里希特的作品中,最具代表的是《下楼梯的女人》《米兰大教堂广场》《舅舅鲁迪》《海德先生》等。
(二)国内艺术家
在国内艺术家中,毛焰、赵能智、谢南星、罗发辉等名家在边缘线的处理上各具特色,将边缘线处理到了一种极致。毛焰在整体把握画面的同时在对画面中人物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对物象及物象边缘线的处理,使物象变得模糊,具有一种特定的审美趣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赵能智的绘画通过在一个相对模糊的环境中,将边缘线做虚化处理,塑造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审美和个性语言的画面,人物表情模糊不清,表情中透漏着惊恐 、压抑。这一个个似是而非的面孔成为观者最大的疑惑和论者最大的议点。
五、处理边缘线常见的问题
(一)边缘线无虚实处理
在油画创作中,初学者过分强调边缘线,将边缘线简单地处理成“线”就会显得特别锋利,就是绘画者经常说的“薄气”,画面少了厚重感。实际上这是观察方法出了问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边缘线依附于结构进行观察,但是大部分绘画者是简单地看到了物体的外轮廓线忽略了物体的结构线,将物体理解成一个简单的平面,边缘线就出现了“薄气”的情况。因此,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观察方法。
(二)边缘线虚实处理过度
相信大多数绘画者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近实远虚这个概念一定常伴随左右,所谓的近实远虚就是由于空气透视的原因离视线近的物体关系对比相对较强,离视线较远的地方关系对比相对较弱。在绘画过程中绘画者会根据具体情况加强这种对比关系,以加强画面中的空间感。但是初学者由于没有充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过分地将物体的虚实做强,就出现了在画面远处的物体边缘线消失,物体的型整体垮掉的情况,这样画面就会显得空洞,没有看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各放一个同等大小的矿泉水瓶,会看到两个矿泉水瓶的大小和清晰程度完全不一样,但是当用手触摸两个瓶子的时候,它们又是完全一样的,真实存在的,并没有因为距离的远近而消失,同理在画面中具体的型不会因为空间距离的远近而消失。
六、结语
本文对边缘线进行浅显论述,认为边缘线是画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却又是我们特别容易忽略的一部分。纵观国内外美术史,国内外大师每个时期都会特别关注边缘线,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所传达出来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趣味不相同而已。作为画面重要的部分,我们应该对边缘线进行深入的研究,体会边缘线的意义,使画面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陈晶晶.行走在边缘:创造力在油画边缘处理上的体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陈晶晶.西方绘画中边缘线的哲学解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3]朱其.1986年笔记·形象的模糊:里希特艺术笔记和访谈[M].长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