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南
叶嘉怡17岁那年,对环保有了新的认识。
她一个人从美国东北部的康涅狄格州飞往澳大利亚,参加一次游学,游学的主题是自然风光摄影。前后21天里,他们先在沙漠里露营,随后去原始雨林,再去深海浮潜。
让她感到震撼的,正是那次深海浮潜。他们跟随当地的船长,去深海观察海洋生物。她看见了很多珊瑚,颜色浓烈而鲜艳。一开始,她单纯地觉得好看。但船长用朴素的环保知识告诉她,全球在变暖,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珊瑚提前发育,提前死亡。
后来,她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大量的珊瑚,已经布满了白霜,如同尸骨一般。
17岁的叶嘉怡这次游学去的地方都是人类活动很难抵达的偏远地带。随处可见的垃圾提醒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人类污染所不能及的。本来是一场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摄影之旅,却成了她的环境教育课。珊瑚的尸骨,给了她强烈的震撼,留下让她久久无法释怀的压抑。
环保,从一项遥远而宏大的议题,变成了一种切身的感受,叶嘉怡意识到紧迫性: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有所行动。
叶嘉怡就读的高中,在美国东部偏远的乡村。距离最近的城市,开车走高速公路也要40多分钟。那里很封闭,比邻大森林,时常有野生动物前来造访。黑熊时不时就来学校逛一圈,有时是鹿群来访,或者狐狸出没。有一次,她看到宿舍外面,一只黑熊趴在树上睡觉,懒洋洋地刚睡醒,蹦跶了一下就走了。
这种环境给她一种亲切、敬畏,令她好奇的感受,让她感到自然的某种生命力,也给她带来强烈的冲击力。
高中毕业后,叶嘉怡进入拉法耶特学院,主修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既触及人类的生物性,同时又研究人类的精神和意识,满足了她对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共同热爱。但是,这位“00后”少女,无法忘怀那年在海底看到的场景,它是如此触目惊心。
叶嘉怡15岁出国,独自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学校里的中国人仅四五个。最开始,她很难融入集体,感到孤单,需要有人给她启发,疏导情绪。
今年3月,她在好友黄简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句话:“乡野疗愈人,人亦疗愈乡野。”她深受触动。黄简同样是个酷劲十足的“00后”少女,在美国读高中的她,不久前刚刚通过直播参加了自己的高中毕业典礼。通过共同的好友,她们辗转相识。
黄简在一个关于乡野疗愈的公益组织当志愿者。不久前,该组织联合一些民间组织,策划了一场针对白衣天使的疗愈活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很多医护人员因承受巨大压力出现了心理创伤,这项活动,是帮助他们在乡野中找到一个暂时的栖息地,疗愈身心。
5月底,叶嘉怡加入黄简的行动,她们讨论如何借助于这个平台,探索一些环保和疗愈相结合的可能性。她们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在中国有马拉松与环保结合的项目,也有进山捡垃圾的捡拾项目,种类繁多。不过,叶嘉怡觉得这些项目还是缺乏延展性和交互性。环保的理念,应该有一种新的言说形式。
思考和讨论多时,“自然”“营造”“实验室”,这些完全不同的词汇,浮现在她们的脑海里。叶嘉怡觉得,这3个词,可以组合出无限的可能性。于是,“自然营造实验室”便诞生了。
“自然营造”的概念,是她们自己创造的,脱胎于社会学里的“社区营造”——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的社区生活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就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
不同于社区营造,自然营造的空间,搬到了自然环境中,对象也不再是人与人的社会性,而是重建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在叶嘉怡的愿景中,自然营造,营造的是一个关于环保的互动空间,让更多人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同时也打造一个青年社创平台,围绕环保,演变出多种多样的项目。
“自然营造”项目的第一期,她们把目标定在了浙江湖州的莫干山。6月,叶嘉怡和黄简前去踩点,来到了莫干山镇的南路村,此地位于莫干山的后山,满坡的翠竹,清澈的山泉,烘托出一个怡人、清静的乡野世界。
她们决定把实验场所定在这里。
6月中旬,项目开始落地。
叶嘉怡和同伴们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到了晚上,他们仍然在田里忙活,过上了与村民同步的劳作生活。
同济大学的一位老师和几位学生,负责设计规划。按照原先的计划,他们准备做出一个带顶棚的环保艺术装置。但刚来那几天,恰逢莫干山暴雨不断,工作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方案不得不多次进行调整。
这次建造工程的材料之一,是莫干山当地盛产的竹子。他们打了桩,浇灌了水泥,将众多竹竿直立起来,并在竹竿上方套上一个“华夫格”形状的顶。
游客带来的大量的塑料垃圾,这些是他们这次行动要处理的核心材料。一部分团队成员负责去附近捡垃圾,收集塑料瓶,一会儿就有了一筐,数量惊人。几天下来,他们收集了近千个塑料瓶。塑料瓶清洗干净后,对半剪断,用绳索套住,垂挂在华夫格上,变成可以盛水的小花盆。他们在瓶中种上诸如铜钱草这样的水培植物。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劳作,一个艺术装置便完成了,他们把它命名为《看山还是山》,对此的解释是:“很多时候,人类的社会活动过于复杂,其实自然永远秉持着“看山还是山”的本质,我们希望可以用自然的简单给人们带来启发。”
叶嘉怡表示,后续他们将与“捡拾中国”项目合作,前期开展“净山计划”,将捡拾回来的垃圾进行藝术创作;把捡垃圾的人,捡拾的心路历程和垃圾背后的故事,做成一次垃圾艺术展览。
自然营造实验室的野心也在这里,他们希望打造一个共创平台,围绕健康生活、可持续生活方式,将环保主义融入乡村建造、文旅、艺术等,把自然实验室变成一个共创型的项目孵化平台。
一点一滴的行动,必然感染着更多的行动。行动者,有未来。对于叶嘉怡来说,她秉持的核心理念,依然是“乡野疗愈人,人亦疗愈乡野”。脱离自然的人,回到乡野,获得救赎和疗愈。但自然也需要人类去疗愈它,修复它。
他们所营造的空间里,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展现出了人类向善的本质。向善的本质疗愈了人,而向善的行为,则疗愈了自然。
病毒、蝗灾、洪水,在一系列灾害面前,暴露出来的,是人类与自然走向失控的关系,需要疗愈的,不仅是人类,也不仅是自然,而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修复并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