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唐大郎文集》
唐大郎著,张伟,祝淳翔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海派文化代言人都有谁?
上海是个海,真要挑选一下的话,也是掰着手指头数不过来的。譬如老底子都有谁,现如今又有谁。还得算上各界的典型代表都有谁谁谁。然而,当我看到上海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煌煌12卷的《唐大郎文集》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位生于1908年、卒于1980年的著名报人,还真称得上是不可替代的一位海派文化代言人。
报人做到一定的份上,往往是杂家。尽管未必在所有涉猎的领域钻研精深,却有股子一通百通的劲道。《唐大郎文集》这500万字,收录了他一生所撰的主要代表性诗文。从中不难看出,当年有着“小报状元”之称的唐大郎,实在是一位当时时代的全媒体人。因为有了唐大郎的评论,当年的卡尔登大剧院能将廿多部评剧、滩簧等剧作改编成京剧。
《唐大郎文集》的出版,在两方面体现了重要价值:一方面,这部书成为中国报业史史料的重要补充,充实了海派报业研究的资料;另一方面,这部文集提供了一个研究海派文化、市民文化的重要切入点,成为研究近现代名家的一个新视角。
然而,这又不是一部干涩的资料堆集。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认可张伟的看法,认为唐大郎先生比较可爱的一点,就是他的真性情。亦即,他要用他的笔,去保卫世俗生活。在周立民看来,这些世俗生活,恰恰是海派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认为,没有唐大郎的“催生”,就没有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唐大郎对张爱玲文学才华的推崇,不在傅雷、柯灵等新文学名家之下。”陈子善如是说。
那么,唐大郎是怎樣去推崇张爱玲作品的呢?短短一篇《见一见张爱玲》,发表在1944年12月2日的《海报》上,绝对的“豆腐干”文章——不满500字。开头写到了当时海上风头正健的两位女作家——苏青和张爱玲。说是“在太太的枕头旁边,我也翻来看了几篇”。平淡的一句话,没说苏青、张爱玲的作品好,也没说不好,可却毫无疑义地反映了他们作品当时的流行程度。别以为唐大郎不会直截了当地批评,接下来一句——“现在上海出风头的许多男作家,他们这辈子就休想赶得上她们。”然而,唐大郎究竟是见或不见张爱玲呢?“《倾城之恋》在兰心排戏了,听说张爱玲天天到场,大中剧团为了她特地挂出一块谢绝参观的牌子。我从这里明白张爱玲委实不愿意见人,她不愿意见人,人何必一定来见她?我就不想再见一见这位著作等身的女作家了!”这段收尾,率真不率真?这才是真海派、真潇洒啊!
从20世纪30年代成为专业报人,“江南一支笔”唐大郎长期同时为多家小报撰稿,1949年上海解放后主持《亦报》,1952年后担任《新民晚报》编委。如今翻看《唐大郎文集》,如烟往事历历在目。那些小品文、杂文、散文,可以帮助历史学家还原历史现场,而对于当代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从中又能体悟出许多来。譬如唐大郎“出没”于小报。当年看小报的人非常多,整个社会阶层都参与了进来。上海滩一些小报也办得雅俗共赏。如今,无论是振兴海派文化也好,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也罢,确实可以从当年海派文化中的杰出人物中发掘养分,传承文脉。小报大郎,恰恰就是后来者可堪学习的对象之一。
天气谚语其实源自生活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聊“天”,其中精彩的部分被记载、被检验,然后得以传世。曾经观云相雨的俗谚,虽然未必能成为现代意义的卜天之术,但那些言语有性情,有妙趣,透露着先人看待世界的思想轨迹。《中国天气谚语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其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梳理和解读了从古到今的气象谚语,其中不仅蕴涵着千百年来积累的民间智慧,更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这本书将气象科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新颖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