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芷依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175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足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为干预,生育率下降速度也较快,我国老年人口不但绝对数量在增加,而且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据国家统计局2018 年数据显示,当年中国总人口已达13.95 亿人,其中60 周岁及以上人口2.50 亿人,占总人口的17.9%,65 周岁及以上人口1.67 亿人,占总人口的11.9%,导致我国老年人口发展呈基数大、高速、地区差异大、高龄、人口老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特点。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10%或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成都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2 号)》显示,成都市65 岁及以上的人口约为136.4 万人占9.71%,早已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其中本文调研地点所在的青羊区,其65 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3244 人,占10.05%,早已超过国际标准,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①。
图1 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本文关于“居家养老模式”的概念,是指老年人与自己的后代成员一起或生活在社区的“家”中,由社区或养老机构等工作人员帮助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及精神慰藉等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老人生活方式,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符合我国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在依据中国国情,尊重民族传统的前提下渗入老年人的日常照料中,既有家庭成员的慰藉,也有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服务。
而“社区公共空间”是指从社区实体空间层面出发,探究其物质属性,将其定义为社区中可供居民自由出入,并进行运动、休憩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的公共场所。老年人在户外空间活动时,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身体上的伤害,而老年人在户外空间的活动时间却多于在职员工,因此对于社区公共空间的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其不仅要承载休闲交际、康体运动等功能,还需要有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
笔者认为,通过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意识等,才能全面合理并且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上表现在感觉功能器官下降、记忆力降低、神经运动机能延缓等,而心理上,则出现对新环境适应力降低、思维迟缓、情绪上易表现不安全感、孤独感等,对子女的依赖性上升,其日常行为则出现了以下特征:
老年人的休闲活动地点都很固定,一般为居住社区内的公园、广场、街道等户外公共场所;时间上也显得非常规律,一般为清晨和晚饭之后。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作息非常规律,受衰老等生理特征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起居行为常常以早睡早起、健康作息为主。
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延缓导致的腿脚不便以及对所住社区有依恋情结等因素,在购物行为上,通常会去便捷易达的场所进行购物,如楼下的超市、社区菜市场等,且购物类型也主要为生活用品类和养生保健类。
成都市是四川的省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其人口老龄化率在国内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青羊区拥有着较高的老龄化趋势,并且逐年升高。作为成都市的主要城区,青羊区贯彻政府改善民生的目标,通过完成政府发布的“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关怀”的战略方针,改善社区养老服务体制,成立“区-街道-社区”为主体的三级养老服务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笔者选取市青羊区大公园及其附近社区公共空间作为此次的调研场所,并进行数据收集与统计,详见图2~图4。
图2 大公园附近社区老年人生活活动类型(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3 大公园附近社区老年人主要出入场所(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4 大公园附近社区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满意度(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据笔者观察,附近社区老年人的活动主要还是以公园为场所的广场舞活动以及散步、活动筋骨为主。老年人和在职员工相比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参与闲暇活动,在大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处大的集散广场,此广场广场舞活动时间为早中晚三场,清晨时分的活动主要为集体晨操,下午的活动则分为交谊舞和广场舞两种,晚上则是以集体广场舞为主,且每个时间段都有领舞人。笔者还观察到,在广场进行活动的老年人年龄主要在55~64 岁,就是在老年人口中较为年轻的年龄段。此年龄段的老年人更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除满足物质生活以外,他们更注重丰富自身的文化及精神层次弥补退休后生活带来的身心、环境变化等不适,如图5 所示。
图5 不同时间段集散广场处广场舞活动(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另外,在公园内,笔者还发现如今老年人的活动比我们所想象得更丰富多彩。如图6 所示,在公园内一棵大树的花池旁,一群老年人正在为他们的合奏表演进行排练,乐声悠扬,引得许多公园游人驻足倾听;老年人也会选择较安静,游人较少的地方玩棋牌一类的活动,遗憾的是这些活动在公园中都缺乏专门的场所。较年老的老人则主要选择在公园散步或者在长椅休息顺便带一带孩子的活动,他们的年龄段主要为65~74 岁,其活动范围较年轻阶段的老年人更为缩小,但还是需要外出走动,舒展筋骨,也需要同龄人的交往、慰藉与互助。
图6 公园内部不同形式的老年人活动(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观察到,更多老年人愿意在公园里活动是因为公园相对小区内部活动区域更为广阔,且活动形式更多样化。另外,公园内有更多的提供社会交往、体育锻炼、休闲娱乐及文化学习等的设施和场地,满足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需求;如设置的有轻度的健身器械和户外健身场地,并且将这些场地与公园绿地结合。
从体力上来说,一般健康老年人的步行疲劳极限为10min,步行距离大约为450m。因此,在和公园活动的老人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老人都是居住在离公园步行距离较短的西城尚锦、俊发时光俊园、凯德风尚等小区,如图7 所示。
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愿意就在小区内进行活动,在调研走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一方面是因为小区内部相对公园环境更加幽静,没有外来人员的打扰,同时也有比较健全的休息设施和健身场所,如在俊发时光俊园小区内部,既有方便老年人健身的羽毛球场,又有老年人休息的长椅、亭子等设施。另一方面是老年人在小区内活动能更方便回到家中照顾小孩或者为子女准备晚饭。
图7 活动人群多居住在大公园辐射范围内小区(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从调研结果来看,调研范围社区内的老人对绿化环境都是相对满意的。可见,在城市空间中,公园绿化的加入会带给当地居民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悦。另外两项满意程度较高的则是锻炼场所和医疗服务设施。在小区内的锻炼场所主要是一些小型的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而在公园内的锻炼场所主要则是休闲走道及滨水广场等,如图8 所示。
图8 社区门口、内部的休息空间绿化良好(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另外,笔者在走访小区外部商业的过程中也发现,在场地周围的小区,医疗服务做的也非常恰当,几乎每隔50m 就能发现一家药店或者诊所,如图9 所示。
图9 调研场所医疗设施分布情况(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从调研所得数据分析,居家养老模式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存在以下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面对着全球一体化的冲击,城市面貌越来越趋于一致,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地域性特色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建设中逐渐被人们遗忘。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在地域性上也体现得越来越少,如在本次调研的大公园及其附近社区中,所有草坪、花坛、雕塑、凉亭及娱乐设施等,都显得千篇一律。前面也提到,老年人对社区周围的环境,更容易产生“怀旧”的归属感,如添加一些具有年代感的工业元素及文化元素,如图10 所示。
图10 怀旧元素产生归属感 左为东郊记忆 右为三道堰(图片来源:网络)
舒心的自然环境能让老年人有更惬意的身心体验,而年代感的文化环境则能让老年人回想起属于自己脑海中有关这座城市的记忆。在进行社区城市空间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地方地域性元素的运用,善于利用细节触动老年人内心深处的“怀旧”“归属感”等情结。如将成都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在景墙、休息长椅、路边标识等的设置上,或者将一些仿古元素如砖瓦、雕刻等加入在景观设置上,同样能使老人们产生归属感,如图11 所示。
图11 城市公共空间沿街面设计仿古景墙(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空间层次的丰富性能增强老年人对整个空间的参与性与交流性,相比较于单一空旷的场地,老年人普遍都更愿意进入和停留在一个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从调研情况来看,社区公共空间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场地功能单一、无过渡灰空间、尺度不够合理、停留空间不足等。在设计上,我们可以借用花架下的灰空间作为老年人的下棋空间,亦或者用绿植环境围合出老年人聚集聊天的空间,这样既不显得压抑,又能营造多层次的交流空间,如图12 所示。
图12 过渡空间与交往空间设计(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在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基础服务设施的设置,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老年人的可及性,包括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公共卫生间等在内的服务设施,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人性化设计,还要考虑其设置的位置是否为老年人容易到达的。从调研情况得知,公园内部和社区公共空间内的公共卫生间设置都很少,很多老年人都建议多增加一些公共卫生间并设置在离活动场地较近的位置,为他们的外出活动增添许多便利。因此,针对于老年人,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足够数量的公共卫生间、安全的健身器材、提供学习娱乐空间的活动室以及舒适便捷的座椅都需要对其进行考虑,并且要做到无障碍设计。
本文通过对居家养老模式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研究,从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探讨出当前居家养老模式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出现的部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当然,最后的设计落脚点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其受众也不仅仅是老年人,只是老年人作为整个社会群体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在此背景下的设计应该更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本文以居家养老做为背景,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出问题,既能探索此空间设计更多的可能性,也能对现存的理论加以补充,最终丰富也能填充和丰富居家养老模式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体系。
注释:
①数据来源:成都统计公众信息网http://www.cdstats.chengdu.gov.cn/htm/detail_2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