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柳,杨竹兰,张 波,张竹君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控制科,重庆 400038)
电梯作为医院人群聚集且流动频繁的重要场所,其按钮被医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及其他人员经常接触,极易受各种微生物污染。我国现有的标准、规范等未对公共场所电梯的清洁卫生与疾病防控作出明确的规定,医院内环境清洁常忽视电梯按钮的清洁与消毒,使其成为引起医院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传播媒介[1-4]。目前对医院电梯按钮及空气等环境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研究较多[5-6],对清洁消毒方式(如湿式擦拭、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湿巾擦拭等)[7-9]及效果方面的报道较少,对预防其交叉感染而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及效果追踪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随着医疗相关科技进步及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为提高手卫生依从率,预防并降低公共区域环境医院感染风险,某院在公共卫生间安装天然皂液及快速烘干机,在电梯按钮处配备了便捷的速干手消毒剂装置(简称手消装置)。本研究对电梯旁速干手消毒剂使用及按钮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以了解该措施的实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调查对象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部、外科楼和内科楼楼层中的21部(分别为6、12、3部)公用电梯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速干手消装置完整性及使用情况 随机抽样调查安装速干手消装置和张贴手卫生宣传报后1周、1个月、1季度、半年和1年试验期速干手消装置的完整性(手卫生宣传报、底座、锁扣、速干手消瓶),速干手消毒剂剩余量和更换日期等;跟踪观察电梯按钮使用人员在按键前、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情况。
1.2.2 电梯按钮微生物污染状况 参考吴柳等[10]研究报道的方法,随机采集电梯外侧上下键、内侧开关键和数字键按钮标本进行培养,比较安装前与试验期微生物污染情况。
1.3 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试验中涉及的主要计算公式见表1。
2.1 速干手消装置完整情况 试验期内在医院21部公用电梯中随机选择100个速干手消装置安装点(门诊部15个、外科楼75个和内科楼10个)进行调查。速干手消装置完整率及手消毒剂可用率见图1。
表1 试验中涉及的主要计算公式
图1 速干手消装置完整率及手消毒剂可用率
2.2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情况 试验期内在速干手消毒剂更换时间≤1个月的安装点处,共随机跟踪观察电梯按钮按键人员1 613人次(门诊部579人次、外科楼497人次和内科楼537人次)。按键人员在安装速干手消装置后1个月内,按键前后均消毒率逐渐增加,未消毒率逐渐减少;一个月后,随着时间延长,按键前后均消毒率逐渐下降,未消毒率逐渐上升至85.89%。不同时期按键人员的手消毒剂使用率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2.3 电梯按钮微生物污染情况 安装前和试验期每个时间段各采集100份标本(其中门诊楼27份、外科楼57份和内科楼16份,上下键60份、开关键20份和数字键20份)。共采集600份标本,7份标本未检出微生物,微生物污染率为98.83%。安装速干手消装置一周后,微生物污染率及菌落总数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和超标率均最低,之后逐渐上升;菌落总数合格率均较低,最高为32.00%。见表2。
图2 试验期内按键人员速干手消毒剂使用率
表2 手消装置安装前及试验期电梯按钮微生物污染情况
2.4 电梯按钮目标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 593份电梯按钮标本检出微生物,共计1 411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1 178株,占83.49%,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41.74%);革兰阴性(G-)菌222株,占15.73%,以不动杆菌属为主(占8.80%);真菌11株,占0.78%,主要是霉菌。部分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电梯按钮表面污染的微生物包括鲍曼不动杆菌(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阴沟肠杆菌(14株)、肺炎克雷伯菌(9株)等常见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除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重耐药菌外,其他均为非多重耐药菌。不同时期电梯按钮微生物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手消装置安装前及试验期电梯按钮微生物检出情况(株)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及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电梯作为重要运输工具,已在医院各高层楼房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医院人群聚集的交通枢纽[3, 11]。电梯空间狭小,通风不良,医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及其他人员经常使用,人员复杂且拥挤,操作按钮及电梯内空气极易受各种微生物污染,成为微生物的“天然储存库”[3, 9]。其中电梯按钮作为人群接触最频繁的部位,交叉使用极其普遍,其表面微生物可通过手的接触而相互传播;特别是部分护工在转运临床检验标本过程中,患者生物检查材料有可能通过护工的手污染电梯按钮,造成医院交叉感染[7]。刘天钊等[8]报道医院每日14:00用500 mg/L有机氯消毒剂对电梯按钮进行擦拭消毒,消毒后合格率可达93.75%,但部分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梯,消毒后很快恢复至消毒前的卫生状态。秦瑾等[7]报道每日8:00使用一张一次性中单由四周向中心对每部电梯按钮进行湿式擦拭清洁,按钮清洁后的洁净度明显优于清洁前,且随使用时间延长,清洁后按钮表面的污染程度逐渐升高,6 h后洁净度接近不合格标准,9 h后恢复至清洁前水平。钟健等[9]报道使用一张一次性表面消毒湿巾重复消毒一部电梯按钮面板表面2遍,消毒后合格率可达到100%,且未检出致病菌,但仍建议每日清洁消毒至少2次,配备便捷的速干手消毒剂等措施。
本研究调查的医院为预防并降低公共区域环境医院交叉感染风险,提高手卫生依从率,在公共卫生间安装了天然皂液及快速烘干机,并在电梯按钮处配备了便捷的速干手消装置。该速干手消毒剂为国产免洗外科手消毒凝胶,是一种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有效成分是60%±6%(v/v)乙醇和1.0%±0.1%(w/w)葡萄糖酸洗必泰,根据《手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50—2011[12],其开瓶后的使用有效期应≤30 d。本研究对电梯旁速干手消装置使用情况及按钮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1)速干手消装置完整率及手消毒剂可用率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还能正常安放速干手消毒剂的装置完整率降至62%,实际可用率降至19%;(2)安装速干手消装置初期(一个月内)按键前后均消毒率逐渐增加,后期随着时间延长按键前后均消毒率逐渐下降;(3)电梯按钮微生物污染率在安装一周后效果最佳,但菌落总数合格率均较低,且不同时期检出的微生物数量和分离常见病原微生物数量差异不明显;(4)该速干手消毒剂是按压式,按压部位将成为新的交叉感染源,且为凝胶状,按压后出液口存在残留,暴露在空气中易成为潜在的污染源,本研究未对此进行检测。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有:(1)医院各部门对该事件的管理未落实到位,联合作业效果不佳,无相应的奖惩机制;(2)部分工作分工不明确,如手卫生宣传报、底座、锁扣等装置在缺失损坏后,应由哪个部门负责维护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3)部分工作培训(如保洁人员如何更换、何时更换等)不到位,在电梯按钮处能看到空瓶、过期使用瓶、放置天然皂液等现象;(4)部分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后体验不佳,如按压出液器次数过多,手消毒剂取液量过多,消毒剂干燥时间长、溢出量多,且此速干手消毒剂是凝胶状,使用后手部皮肤感觉发黏不舒适[13-14]。
本次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电梯按钮微生物污染严重,经安装速干手消装置和张贴手卫生宣传报等干预措施后,前期效果好,后期预防效果差。因此,为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电梯引起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应从硬件、管理及宣传等多方面多部门联合提高其人性化服务水平[15]。如配备电梯工作人员(即设专职电梯司机)[7,15],安装能够自动消毒杀菌的电梯按钮[16-17],配备纸巾、牙签、便捷的速干手消装置等,并对速干手消毒剂自动感应分配器型、手动分配器型[18]及凝胶、水剂型[14]等进行合理选择。且后续维持与管理尤其重要,如根据医院不同区域电梯具体使用人员类型和人流量制定合理的清洁消毒方式(清水、含氯消毒剂,布巾、一次性中单、消毒湿巾等)及时机频次(每日8:00、14:00定时消毒,或间隔6 h等)[7-8],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及时清洁,特殊污染时要消毒[6]。对患者、访客、医务人员等电梯使用者进行正确使用电梯宣传,除张贴手卫生宣传标语外,还应增设语音提示、宣教视频等。在宣传内容上,应体现如何处置使用后的纸巾、牙签,如何执行手卫生,如何按压速干手消毒剂出液器、如何揉搓双手及时长[13]等细节问题,以避免二次污染,增强公众手卫生及风险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