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眼内炎致病原因及病原菌分布

2020-10-13 05:56周典蓉史艳萍胡雪姣侯铁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内源性体液克雷伯

孟 玥,周典蓉,史艳萍,胡雪姣,何 淼,侯铁英

[1.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080; 2. 广州军区联勤部门诊部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080; 3.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眼科,广东 广州 510080]

感染性眼内炎是微生物侵入眼内组织生长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根据感染途径可以分为外源性眼内炎和内源性眼内炎,主要表现为伤眼疼痛、视力骤降等。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药物治疗包括全身用药、滴用眼药、玻璃体内注射等[1]。该疾病发展迅速,短期内可造成眼内多种组织破坏,导致视力受损、眼球萎缩或眼球摘除,最终造成永久性的视力丧失。为了解引起眼内炎的致病菌特点及药敏情况,以早期、精准使用抗菌药物缓解和治疗感染性眼内炎,本研究对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广东省人民医院病历系统查询,收集病历系统中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出院诊断中明确标注为“眼内炎”、“化脓性眼内炎”、“内源性眼内炎”的患者资料。

1.2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本研究中标本常规培养、分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方法(2012版),质控菌株均来自于美国标准生物品收藏中心(ATCC)。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WHONET 5.6对眼部标本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9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其中男性62例(68.9%),女性28例(31.1%),男女比例为2.21∶1,年龄4~89岁,平均(54.3±21.42)岁,其中12例患者伴有基础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贫血。所有患者均有眼部不适、畏光和视力下降。

2.2 致病原因 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较高的两个年龄组为41~65岁(34例,37.8%)和>66岁(24例,26.7%)。51例(56.7%)由眼外伤所致,20例(22.2%)由眼部手术后引起,其中19例(95.0%)为白内障手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引起,8例(8.9%)由感染性眼病引起;另有8例(8.9%)为内源性眼内炎及3例(3.3%)不明原因的眼内炎。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性别及病因分布

2.3 标本培养阳性情况 共送房水、玻璃体液、结膜囊分泌物培养标本90份,57.8%的标本培养阳性,玻璃体液培养阳性率最高(73.9%),但与房水及结膜囊分泌物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见表2。

表2 感染性眼内炎不同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情况

2.4 病原菌分布情况 眼外伤导致的感染性眼内炎,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79.2%),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50.0%。白内障手术合并人工晶体置入术后导致的感染性眼内炎,其病原菌主要由革兰阳性菌(42.9%)与革兰阴性杆菌(42.9%)构成,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为主(21.5%),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8.6%)。内源性眼内炎病原菌则多为革兰阴性杆菌(80.0%),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60.0%)。感染性眼病,如角膜溃疡及角膜炎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则多以真菌为主,主要为茄病镰刀菌(50.0%)。见表3。不明原因导致的眼内炎仅有3例,培养皆为阳性,分别培养出尖端赛多孢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

表3 不同病因的感染性眼内炎致病菌构成情况

3 讨论

感染性眼内炎治疗棘手,容易造成不良预后。本研究中,共有10例患者由于感染不能控制或眼球损毁严重、视力丧失不得不进行眼内容物剜除术。一旦诊断感染性眼内炎,应立即全身及局部给予抗菌药物,同时送检房水、玻璃体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必要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或玻璃体注射抗菌药物[2-4]。

感染性眼内炎主要病因包含外源性眼内炎及内源性眼内炎,而外源性眼内炎中最常见的诱因为眼外伤[5-6]。本研究中,眼外伤作为诱因的病例占56.7%,致伤原因包括穿孔伤、挫伤、化学伤等,主要是由锐器、植物划伤、爆炸、交通事故等导致。眼部手术是导致外源性眼内炎的第二大原因,尤其以白内障手术为主,本研究中占22.2%。我国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为0.03%~0.11%[7],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5 min、年龄≥70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8-9]。本研究中,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年龄多处于>66岁的年龄段,与以往文献[10]报道结果一致,可能与老年性白内障居多有关,同时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如糖尿病等,也会增加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概率。

感染性眼内炎病原菌的检出率与取材部位、送检时间、医务人员合理操作等密切相关,文献[11]报道,最理想的取材标本为玻璃体液及房水,病原体检出率为29%~53%。本研究中,房水、玻璃体液及结膜囊分泌物的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41.7%(5/12)、73.8%(17/23)、54.5%(30/55),虽然在本研究中,可能由于标本数问题导致三种送检物的病原体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但玻璃体液病原体检出率更高,提示理想送检物为玻璃体液。

对于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以往研究[12-13]发现多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在本研究中,检出的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占40.4%(21/52),其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达50.0%,尚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而利福平对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活性,因此,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可考虑应用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联合治疗。

本研究中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皆来自于内源性眼内炎患者,且此罹患内源性眼内炎的患者患病诱因皆包括肝脓肿及2型糖尿病。肺炎克雷伯菌已取代大肠埃希菌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14-16],且在同时伴有糖尿病的情况下,更易播散造成预后较差内源性眼内炎,66%~78%的患者会出现失明或摘除眼球[15]。在本研究的4例摘除眼球的病例中,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内源性眼内炎,故此类型的感染性眼内炎需及早治疗。

本研究对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精准用药,但由于病例数较少,所得结果仅能提供线索,具体结果仍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猜你喜欢
内源性体液克雷伯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体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体会
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对视听觉整合的影响*
“探究体液的缓冲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