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松 贾 杨 刘明伟 彭 明
广州白云山医院骨科,广东广州 510515
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是老年群体常见骨折类型,多因患者年龄增加,骨量流失,微观结构减退,骨脆性增加,一旦发生跌倒后出现下肢扭转、外展、收敛、外力冲击,很容易造成粗隆间骨折[1]。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但老年患者卧床时间过长,并发症发生率高,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病情恢复尤为重要。本研究收集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100 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对PFNA、加长PFNA 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4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CT、X 线检查均符合《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中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相关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多系统外伤、多发性骨折、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及手术者;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100 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 23 例,女 27 例;年龄 55 ~ 84 岁,平均(69.5±6.3)岁;致伤原因:16 例为高空坠落致伤,17 例为交通事故致伤,17 例为跌倒致伤;骨折Evans-Jensen 分型:Ⅰ型 11 例,Ⅱ型15 例,Ⅲ型14例,Ⅳ型10 例;16 例合并高血压,15 例合并糖尿病,9 例合并冠心病,10 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观察组男25 例,女 25 例;年龄 52 ~ 81 岁,平均(68.5±6.2)岁;致伤原因:14 例为高空坠落致伤,16 例为交通事故致伤,20 例为跌倒致伤;骨折Evans-Jensen 分型:Ⅰ型 10 例,Ⅱ型 13 例,Ⅲ型 16 例,Ⅳ型 11 例;17 例合并高血压,14 例合并糖尿病,10 例合并冠心病,9 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Evans-Jensen 分型、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检查,并对胫骨结节骨、皮肤进行牵引。对照组患者采取PFNA治疗170mm,观察组患者采取加长PFNA 治疗320 ~360mm。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垫高患侧进行牵引复位,借助C 臂X 线机观察复位效果是否满意;取大粗隆最高点近端作切口,长度为5 ~7cm,将皮下及臀中肌筋膜和皮肤切开,使用电钻从自大粗隆最高点超髓腔方向钻入导针,借助套筒对导针进行保护并扩髓,分别插入直径不同的主钉,将导针退出,螺旋刀片导针在瞄准镜下钻入,进行测深和扩孔,将螺旋刀片打入,位置与股骨头软骨下骨保留1cm 距离,对螺旋刀片进行加压锁定,旋转方向为顺时针,视主钉长度合理选择定位瞄准器,在瞄准镜引导下钻孔,将远端锁定螺钉拧入,借助C 臂X 线机观察骨折部位内固定效果是否满意,确认无误后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术前半小时至术后2d 患者均服用头孢唑啉防止切口出现感染情况,术后1d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3],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1 个月内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术后1 个月后视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进行下床进行负重训练,并提醒患者术后1 周~术后12 个月定期复查。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术后输血率及并发症(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髋内翻、脱出、内固定断裂、外侧疼痛)发生率。
应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长,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观察组术中、术后输血率为50.00%(25 例);2 例出现髋内翻,3 例出现大腿外侧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术中、术后输血率为40.00%(20 例);4 例出现髋内翻,10 例出现大腿外侧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脱出、内固定断裂情况。观察组输血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6,P=0.001)。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主要临床指标比较(x ± s)
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患者多存在骨质疏松症,骨量流失严重,特别是桡骨远端、椎体、髋部等部位,骨质疏松性更为严重,骨折机率更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均为常见髋部骨折类型,其发生率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达1/4 比例[4-5]。而老年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功能退化,抵抗力、免疫力减退,多患有多种系统疾病,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并发症,据相关资料统计,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1 年内死亡率达到30%。因此,合理选择治疗方式,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促进患者尽快下床进行康复训练[6-7]。
在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主要以内固定手术治疗为主,PFNA 属于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系统,通过对髓内固定,缩短力臂,减少应力集中,避免螺钉松脱、断裂,在近端和远端位置处增加防旋螺钉,提高固定可靠性,借助螺旋刀片的内固定把持力,避免螺钉切割风险[8-11]。而加长PFNA在远端锁定时在前方钻孔,将压力定位杆插入,髓内钉远端向后锁定。加长PFNA 操作时受皮质骨影响,容易出现髓内钉侧方变形情况,压力定位杆髓内钉下压准确度低,髓内钉远端容易出现锁定失败情况,故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患者术中、术后可能需要输血,但可降低患者髋内翻、大腿外侧疼痛发生率[12-14]。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0 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取PFNA 和加长PFNA 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长,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PFNA 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加长PFNA 则可加速患者康复。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则提示,加长PFNA 可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身体较差,PFNA、加长PFNA 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可均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PFNA 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输血率低,但骨折愈合时间更长,术后容易出现髋内翻、大腿外侧疼痛。加长PFNA 可缩短恢复时间,并发症更少,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减少患者机体创伤,促进患者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