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

2020-10-13 04:58陈晓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血栓住院静脉

梁 婷 陈晓丹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钦州 535000

冠心病介入术是指通过心脏导管技术将狭窄、闭塞的冠脉再通,有助于心肌血流灌注的改善和恢复[1]。冠心病介入术具有创伤小的特点,且能够进行血运重建,但术后若是护理不当会对临床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加强冠心病介入术后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常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影响其预后效果。本研究就综合康复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2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且均已成功完成介入术治疗;(2)所有患者的意识清楚并自愿配合本研究。

排除标准:(1)存在肢体残疾或影响日常生活活动疾病的患者;(2)存在恶性肿瘤或全身状况差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齐全、中途失访的患者。

对照组(n=140):男 88 例,女 52 例;年龄42 ~74 岁,平均(58.7±5.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8 例,高中60 例,专科及以上42 例。观察组(n=140):男 92 例,女 48 例;年龄 43 ~ 75 岁,平均(58.7±5.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0 例,高中61 例,专科及以上39 例。

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介入术后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指导并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术后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指导。

观察组:综合康复护理。(1)体位护理:术后根据患者病情让其采取舒适体位,抬高患肢,对患者加强固定压迫止血。(2)风险评估以及健康教育:术后评估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将冠心病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防治方法、危害性详细告知患者,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3)早期预防锻炼:针对存在出血风险、抗凝禁忌证的患者,进行机械性预防,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适当抬高患者的穿刺肢体,术后定时对穿刺侧肢体情况进行观察,腕关节制动4 ~6h,并适当活动手指。在术后2h 松一点弹力绷带,术后第2 天拆除包扎的弹力绷带及纱布,24h 内对桡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情况进行观察。术后指导患者平卧在床上,进行踝关节跖屈动作、内翻、背伸、外翻等动作,再逐渐向坐位关节锻炼、下床行走、上下楼梯等训练过渡,锻炼期间由护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以及监护;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遵医嘱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根据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后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对锻炼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发生情况。(2)测量两组患者术后的穿刺肢体肿胀度,同时记录住院时间。(3)应用Barthel 指数[3]评估干预前、干预后(随访1 个月后)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区间为0 ~100 分,共10个条目,分值越高,提示其生活自理能力越好;随访1 个月后应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4](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共19 个问题5 个维度,分值同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临床资料录入到SPSS21.0 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x± s)、[n(%)]的形式表示,进行 t 检验、χ2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穿刺肿胀度、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肿胀度较对照组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穿刺肿胀度、住院时间比较(x ± s)

2.3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Barthel 指数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x ± s,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明显较对照组数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 ± s,分)

3 讨论

冠心病介入术是一种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治疗时间短且术后恢复快,但术后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作用。以往临床上实施常规护理,不够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且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5-6],患者的护理需求未得到较好地满足,故寻找一种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预后改善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本研究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实施综合康复护理,一方面通过风险评估能够针对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加强关注,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能够让患者掌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知识以及提高其重视度[7],积极配合临床操作;另一方面通过术后尽早将包扎纱布拆除,可促进静脉回流,促使血液循环改善[8],早期预防锻炼能够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9-10],消除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便于患者术后尽早进行下床活动[11],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且预防或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12],有助于患者术后尽早进行相应的锻炼,从而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3-14],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疼痛率均较低,穿刺肿胀度小,住院时间短,且Barthel 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较好地说明了综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并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15],有效改善预后。分析原因在于,本次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将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作为护理目的和重点,围绕此目的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具有针对性、综合性的特点,故能够较好地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并减轻疼痛程度,可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刘伊莎[16]在其文章中提及,暴露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8%)、疼痛率(8.33%)均低于非暴露组(14.58%、33.33%),所得数据同本研究相近,证明了综合康复护理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方面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术后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有效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猜你喜欢
血栓住院静脉
妈妈住院了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