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刊全媒体记者 高 阳 李 苏 赵润泽 杨钧承
飞机漫天嗡嗡响,“长枪短炮”齐闪光。群山环抱禽声笑,荷花池畔众欣赏。
8月27日上午,“农媒总编走基层乡村振兴中原行主题采访暨‘乡村振兴生态南召’河南百家市县融媒体中心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省南召县上店村玉兰博览园国家储备林基地(以下简称国储林)举行。来自河南各地的200多名记者用无人机、摄像机、照相机、手机等现代新闻报道工具,记录着生态南召的大美风光。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生态的南召,希望媒体的朋友们在南召多走一走、看一看,实地感受南召这些年来的显著变化……”在仪式上,南召县委书记刘永国介绍起近年来该县在围绕生态发展推动全县整体上台阶的经验与成绩时,精神抖擞、底气十足。
南召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10个行政村,总人口59万人,人文历史悠久、物产资源丰富、自然风景独特。然而,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的南召,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因为耕地面积小、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系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
近年来,南召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围绕发展定位、走好四大路径、构建六大体系,以生态兴县为核心,以林业产业发展为支撑,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多元化发展推进产业、生态为基带贫富民的新路径。
南召县国储林建设项目,是该县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经济、打造生态南召的重要举措,该项目总投资15.37亿元,建设总面积30万亩,计划集中流转土地5万亩。目前,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已支付给贫困农户现金400余万元,带动当地近3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国储林鸭河口项目区位于南召县城郊乡上店村、柴岗村,紧邻风景秀丽的鸭河口水库。走在绿树成荫、葱郁苍翠的山间林地,记者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一眼望不到边,就连呼吸都是享受。
“我们这个项目是按照林苗景一体化和林药游一体化模式打造的,现已建成玉兰园、海棠园、紫薇园、樱花园……还配套兴建了婚纱摄影基地、七彩景观稻田、水上乐园……”谈起一年多来的建设成就,该项目负责人兴奋不已。
树亭、树瓶、树长廊,党旗铺在稻田上;水清、岸绿、花海潮,熊猫懒懒晒太阳。这些场景,在基地各具特色随处可见,难怪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南召县云阳镇千年古村落———石头村
南召县云阳镇石头村航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店村、柴岗村共有贫困户160余人,国储林鸭河口项目建成以来,有130余人在基地务工,人均年收入可达1.6万元。“鸭河口项目共完成土地流转2.7万亩,其中流转160户贫困户的土地2000余亩,户均土地租金3116元。”南召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少瀛介绍说,“2.2万亩的新造林项目区,共吸纳周边2000余人就近务工,在改善生态居住环境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南召的国储林项目,探索走出了林苗景一体化、林果药一体化、林养游一体化、林蚕菌一体化的“林+N”特色建设模式,昔日的荒山秃岭正在一步步变成绿色银行,真正实现了储良材、强生态、富民生。
云阳镇是中原人类的发祥地,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便在境内繁衍生息,镇域内历史人文荟萃,自然资源丰富。“我们镇是历史古镇、人口大镇、交通要镇、经济重镇、旅游名镇……目前我们围绕生态发展,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大板块,西部是花卉苗木、东部是万亩桃园……”郝振延是云阳镇镇长,诉说起自己家乡的辉煌历史与如今良好的发展态势,滔滔不绝。
“咱们贫下中农一定要擦亮眼,咱学学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团结起来打垮敌人,咱们革命意志坚,这一篇咱记心间,革命的大旗咱们要扛在肩呐,跟着党走永向前……”
伴着铿锵有力的音乐,跳着韵味十足的舞蹈,唱着《老两口学毛选》的歌词……这不是某个大型纪念活动的演出现场,而是在云阳镇铁佛寺村的中国传统村落——石头村游客广场,村舞蹈队正在欢迎记者一行的到来。
这个地处云阳东南部九里山下的石头村,位于铁佛寺村的石货坑组,村内至今还保存着上百年的石头房屋42座,现存房屋100余间。
近年来,石头村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了绿化亮化工程,建成了千年紫藤小广场、玻璃栈道;打造了旅游观光公路、七彩滑道、悬崖秋千等娱乐设施,旧貌换新颜。
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古朴的石房、百余年的“夫妻树”,水车转动声、土特产叫卖声、游人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这块奇石真美,多少钱?”“我这个馒头,一个九两”“来吧,吃西瓜,我们是石头村第一家农家乐。”“就在这里吧,给我拍张照片。”一切喧嚣交织回荡在一起,热闹了整个村庄,也改变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与质量。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大概就是这般模样了。
山头村位于云阳南约1.5公里处,面积2.5平方公里,共831户,3268人。目前,该村有党员76人,村民代表55人。2015年成立山头村党总支部,下设玉兰家园社区和锦天园林公司两个党支部。
该村党总支书记马长来向记者介绍,他们正在全力贯彻实施全域党建工作,主动抓好三个重点,即把班子建好、把党员管好、把村组两级的办公阵地建好。“我们坚持用好知识人才、党员和复员军人,把改变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提高全民素质、增加群众的收入,作为基层干部工作的核心任务。没有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切经济发展都无从谈起。”
近年来,山头村大力兴办企业,发展花卉苗木,实现了特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化、基地化和产业化。目前,全村已引入大小企业18家,年产值2.6亿元,发展花卉苗木3000多亩,年人均收入2万元,不仅有效解决了村内100多名留守人员的就业问题,还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南召玉兰历史悠久,品种众多,素有“中国玉兰之乡”的美称。
云阳镇玉兰生态园坐落于云阳镇山头村,由南召县锦天园林公司投资1亿多元精心打造。27日下午,记者一行漫步在玉兰生态园中,尽是惬意。
据了解,南召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北树南迁、南花北移的天然驯化基地。近年来,南召县苗木花卉产业紧紧围绕打造“河南领先、国内先进”的花木强县目标,以“十大园区”和“百公里玉兰长廊”建设为重点,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相融合,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云阳镇玉兰生态园就是典型代表。
南召县国储林基地鸭河口水库项目区
“我们园区以‘引领南召玉兰经济’‘玉兰精准扶贫’‘预防未富返贫’为使命,在新品种研发培育上下功夫,产业延伸至生态旅游、苗木花卉生产、购销等。”园区负责人王晓向记者介绍,2013年以来,园区建成了1000余亩的核心展示区,种植玉兰苗木50多种,再加上其他景观树种,总计20多万棵,绿色覆盖率高达95%。同时,园区联合全县150余家苗木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苗农签订劳动合同,带动苗农人均增收5000元。
云阳镇玉兰生态园只是近年来南召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农企的一个缩影。目前,南召县的花卉苗木面积已达40万亩,产值30亿元,全县苗木花卉产业从业人员已有11.5万余人,专业合作社200余家,生产专业村55个,专业经纪人6000多人,省级龙头企业9个,市级龙头企业10个,国家级花木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2家。全县及周边区域直接或间接从事苗木花卉产业的人员近30万人,初步形成了以玉兰花木为主、适应北方种植的多种花木并存、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业格局。
以花卉苗木为基础、以玉兰花木为主导的一大批具有竞争力、创造力的农企走出了一条规划引领、科技促进、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未来还要书写更大的文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十九大报告为乡村发展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就是要让农村兴旺发达起来。南召一定要吃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增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紧迫感。”刘永国在采访中信心满满地说,“南召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结合客观实际、利用自身优势,着力打造‘生态南召’,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可以预见,在南召县委、县政府的科学规划与引领下,在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勤劳奋斗中,南召的未来将会更加富美。今天,生态的南召已经渐渐走进了乡村振兴这幅宏伟蓝图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