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00
兰西城市群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跨省区城市群,人口和城镇相对比较密集,水土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但是域内部分县(区)贫困程度深、居民收入差距大,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属于兰西城市群的发展短板。本文以兰西城市群建设为契机,探索旅游扶贫在城市群建设中的模式构建,最大化地发挥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多样化少数民族人文景观比较优势,助力城市群内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是加快兰西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满足兰西城市群区域内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之举。
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引下,根据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打破兰州、西宁现有的行政区划界限,重新整合资源、定位发展方向,引导创新要素资源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转变为非线性的多向流动,通过互补的比较优势资源差异性发展,在空间格局上实现从单极化向多极化、扁平化方向发展,发展格局从大城市为主转向逐步打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目的地经济从区域极化转变为均衡增长、协同创新。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引下,妥善处理兰西的竞合关系,建立兰西城市群的区域协调机制,将兰西城市群视为一个统一的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让全域旅游成为推动兰西城市群域内节点贫困地区传统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动能。
兰西城市群地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且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脱贫攻坚时要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维护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安全,增强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建设的支撑作用。在青海湖景区开展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强草地植被及裸鲤、鸟类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南北山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加强护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西宁城市绿芯森林公园、西宁市环城国家生态公园、海东湟水河城市湿地公园、贵德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在临夏市开展甘南高原水源涵养工程,实施以水源涵养、草原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工程,把当周草原、美仁大草原、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临夏永靖湿地公园建设成生态旅游景区。
兰西城市群要根据城市群现实条件和旅游资源分布,以“政府主导、适应市场、社会参与、持续发展”的大旅游发展机制,构建“一轴、两心、一环”的旅游产业空间整合模式,形成“一体化”的兰西城市群旅游集聚区(见图1)。
“一轴”是指“古丝绸之路”和“宝兰—兰新”高铁线。“宝兰—兰新”这条沿古丝路而建的高铁,将西北地区高铁全面纳入全国高铁网,打通了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给兰西城市群迎接四海宾客带来无限生机。
“两心”即以品牌建设为目的、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黄河之都·丝路明珠”(兰州)和“高原古城·中国夏都”(西宁)两个区域旅游发展核心。
“一环”即通过合理分布旅游产业空间格局,打造高品质旅游景点(区),以兰州和西宁为中心辐射周围的小城镇形成高质量发展旅游“环”。以兰西城市群旅游产业链的延长和增粗,丰富旅游资源、丰富贫困县区的产业类型结构,助力贫困节点脱贫致富,整体提升“如意甘肃”“大美青海”的品牌影响力。
图1 “一轴、两心、一环”旅游产业空间整合图
构建“旅游+交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新格局,将一个个交通闭塞的贫困村发展成特色旅游点。通过“交通先行”可以最大化地带动旅游扶贫的发展。第一,加快畅通对外综合通道。通过打造陇海—兰新通道,建设西宁(兰州)—成都铁路和兰州—西宁城际铁路,形成联结西南西北,进而连接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大通道。第二,加快推进“空中丝绸之路”连通国内外重要城市。发挥好航空枢纽功能,优化中川机场和曹家堡机场航线组成,积极开拓兰州、西宁面向中西亚的国际航线,带动周边支线机场发展,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兰西城市群旅游观光。第三,进一步完善城市群贫困县(区)、乡(镇)、村等节点之间的公路网建设。打通两市核心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公路联系,推进环兰公路网、兰州市域网和西宁“三环七射”“畅通西宁”绿色交通升级版等重大交通工程,使得游客能够顺畅到达广大乡村旅游景点,助力脱贫攻坚。
“共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以“共享”理念为遵循推进旅游精准扶贫,是兰西城市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现实需求,是解决旅游扶贫中“旅游飞地”现象的必然之举,就目前情况看,主要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景区带村”旅游扶贫是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围绕“建一个景区、活一带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思路,形成乡村与景区共生共融、共建共享、共抓共管的发展格局,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
一是科学规划建设,让贫困乡村美起来。白银市景泰县充分利用黄河石林景区这张名片,立足“石林、村庄、黄河”交融的资源禀赋,根植国家4A级景区黄河石林景区的动静相宜、气势独特的自然景观,积极打造景区特色、美化乡村环境,开展旅游扶贫。二是创新发展方式,让乡村旅游强起来。例如,自媒体时代青海湖在抖音、快手等App的推广下成为网红打卡地。“黑马河的日出”所在地文巴村抓住机遇,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修建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通过吸引全国游客在赏日出的同时骑自行车、骑牦牛“慢出行”观赏沿途风景,自己动手徒步采摘黄蘑菇、去牧民家做糌粑等项目开拓出了一条重游客体验的环保发展之路,促进当地旅游民宿、特色农牧业产品的销售,增加了当地村牧民的收入,在脱贫致富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三是丰富产业形式,让贫困群众富起来。白银景泰积极探索多方面产业形式,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打造“黄河人家”农家乐品牌、“西部风情毛驴车”品牌、“黄河源头第一漂”羊皮筏子漂流品牌、“休闲采摘游”品牌,立足景区丰富的人文资源,丰富游客的旅游活动,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效益。
特色小城镇与精准扶贫结合是一项历史性创举,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大有可为[1]。例如,位于兰州市榆中县的青城古镇是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国家4A景区,景区主要依托特色鲜明的明清古建筑和文化遗存,是甘肃省内最集中、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特色景点。当地政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号工程”,立足长远、统筹规划,系统开发青城古镇。第一,“山—水—古镇—民居—民俗”的青城古镇景观和旅游产品体系紧紧围绕“天下黄河第一古镇”旅游主题。第二,加快国家级湿地公园、青城古民居修缮、黄河大峡水上游乐、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青城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第三,大力发展以“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创建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于一身的乡村旅游模式。通过立足生态特色、产业特色、乡村特色、民宿特色,为打造全域旅游注入更大的活力。青城古镇先后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称号,2013年被中国政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7月入选全国首批127个特色小镇之列。兰西城市群拥有众多民俗特色的小城镇,如刘家峡、桥头镇、鲁沙尔镇、多巴镇、城关镇等,对南方旅客吸引力较强,能够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产生良好地社会效益,发展前景良好 。
兰西城市群许多景区景点往往与民族乡村连接为一体,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因此,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不宜将景区与乡村割裂开来,要采用“景村共建”帮扶模式,将乡村与自然景点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通过对乡村与景点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贫困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使之成为游客与村民的共享资源,推进乡村协调发展、农民脱贫致富。
一是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加强乡村空间布局。兰州往南90km的临洮县“双联村”是一个汉、回、东乡族混居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经济条件差、地缘优势好(距离县城只有5km)。当地政府依托人文历史优势,打出“露天民俗博物馆”特色牌,将旅游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原有古村落的基础上融入了专属于古狄道的元素,在景村融合的思路下绘就了一幅旅游扶贫的新画卷。这是乡土文化与风貌融合的集中表现,更是美丽乡村的环境、视觉、文化之“美”的直接体现。景村共建这种“共建共享、共同致富”的旅游精准扶贫让双联村的老百姓广泛受益,旅游业在推动农村变革和贫困地区脱贫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西宁市大通县的边麻沟村立足良好地生态资源优势,齐抓农业农村农民、提升品位品质品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在增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准度和满意度上出实招、强举措,通过精心打造“花海”景区乡村旅游品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园,打造了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花海农庄”,既保护了生态的原生性,又使村民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走出了“以花引客,以花留客”乡村旅游助脱贫的新路径,成为青海省唯一一个“全国生态文化村”。
农旅一体化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手段。兰西城市群域内的广大乡村美化起来、富裕起来,兰西城市群建设就有了坚实的生态基础与群众基础,推行农旅一体化是一条可行的好路子,各节点县区要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发展思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助推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
一是依托红色文化资源,采取农旅融合扶贫政策,有效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旅游反哺农业。例如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沈家岭村在精准扶贫中,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采取农旅一体化帮扶,有效促进红色旅游与沈家岭村旅游融合发展。沈家岭战场遗址是兰州战役的关键遗址,是极其珍贵的革命文化遗址,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地政府加强对沈家岭战役部分遗址的保护,通过开办集旅游纪念品售卖和历史古物展览为一体的红色驿站,鼓励支持经营性农家乐发掘红色旅游,扩大经济效益,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同时以红色旅游为依托,扶植种养殖业的发展,使红色旅游与种养殖产业互为依靠,一起成为沈家岭扶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兰西城市群域内分布有众多的红色资源,亟需通过规划发展成为一体化旅游线路,助力脱贫攻坚,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水平。二是探索推广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一体化发展,以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兰西城市群贫困地区发展。例如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把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结合起来,同时,借助农村淘宝、手机微信等互联网平台,积极推介农旅融合项目,在发展特色观光生态农业的同时,推动脱贫攻坚迈大步,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