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经济改善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分析

2020-10-12 14:12孟帆李远贤程玉杰
中国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

孟帆 李远贤 程玉杰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经济向好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牺牲环境的代价。但是根据本文分析,环境规制仍然存在不可忽略的问题,因此,在当前治理环境污染的瓶颈期提高第三方监管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能够对改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加快第三方治理体系建设成为了治理环境的新思路。

[关键词]环境治理;第三方监管; 隐形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6.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肯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指出环境治理的问题仍然突出。为了改变这个状况,自2014年以来,我国环境治理重拳出击,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出台频率不断提高,政府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我国政府在2018年更是延续高压态势,连续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更为全面的三大法律法规。希望通过加强环境规制进而改善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1  政府环境规制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

1.1  政府环境规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针对近年来雾霾频发的现状,政府颁布了许多相关方面的治理意见和法律法规,但是,我国的环境污染在如此高治理力度下并没有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在进行环境管制时会使污染企业将部分经济活动由官方转入非官方经济活动(非官方经济又称隐形经济、影子经济、灰色经济等。)中去,顾此失彼导致“挤出效应”,结果反而不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所谓隐形经济,是指处于政府监管之外的合法的或非法的经济活动。余长林指出,由于隐形经济的存在使得环境规制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了环境规制产生了负效应的结果,对官方的管理产生了不理想的效应[1]。

1.2  针对隐形经济的存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思路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全民共治”以及“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新思路。由于从事隐形经济活动的企业总是逃避政府管制,使得隐形经济活动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导致环境治理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借助第三方对企业的隐形经济活动进行监管从而改善环境质量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三方监管是指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众自发组织的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宗旨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方式。因此研究多样化的第三方监管形式对隐形经济规模的控制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研究第三方监管抑制隐形经济的效果对于环境改善的意义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仍处于关键阶段,河长制、中央环保督察等政府官方治理行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根据对实际治理成效的分析不难发现环境规制仍有不足,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保证政策的持续落实,需要第三方监管的参与来完善我国的环境治理体系。本文结合我国新经济体制下的具体国情,通过研究发现第三方监管可以通过隐形经济这条路径影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已有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第三方监管制度提供经验支持,为改善环境质量措施的实施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3  第三方监管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作用途径

3.1  第三方监管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作用

纵观国内外已有研究,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非政府组织等第三方监管对改善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就目前已有研究来看有通过研究美国水污染治理的进程,指出公众监督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发挥了巨大作用[2];就国内研究而言,有人从第三方减弱政企合谋的角度研究了第三方监管可以提高环境规制效率,从而改善了环境质量[3]。

3.2  隐形经济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削弱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隐形经济规模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可能并非呈现出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有更为复杂的效应。一方面,隐形经济会直接造成污染的排放增加。因为隐形经济活动作为一种生产活动,也需要消耗能源排放废物,从而加剧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隐形经济会削弱环境管制的效率,从而间接增加环境污染。隐形经济由于其隐蔽性,政府不易监管,这就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躲避监管而将更多的生产活动转入隐形经济,甚至抓住政府的这一弱点变本加厉的扩大生产,造成治理效果良好的假象从而增加环境问题。

3.3  第三方监管对隐形经济的抑制效果

上述隐形经济的产生正是抓住了政府治理的疏漏,如何抑制隐形经济的产生从而保证政府的环境治理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方监管作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深究其具体作用机制不难发现,第三方监管正是弥补了政府对隐形经济治理的不足。囿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局限,任何一个国家环境监管机构或人员都无法做到无处不在,但是国家的公众可以。第三方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可以对企业的隐形经济活动例如偷偷排污及时发现、监督、举报,帮助政府精准监管违法排污企业,不仅提高环境监管效率,对企业形成震慑,而且大大节省治理成本。

4  研究建议

4.1  政府可以适当鼓励第三方监管参与环境治理

第三方监管作为一种环境治理手段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政府应当积极宣传“全民共治”思想,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形成第三方监管体系储备力量。首先,政府可以帮助引导第三方监管组织的成立,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如果不能齐心合作,就是一盘散沙,一些人虽然有心参与,但是由于事先大家没有商量,一方面,可能会导致重复举报,浪费政府的精力;另一方面可能会觉得有人举报,就放任不管,结果导致没人管。如果政府能够帮助地区成立第三方机构,将会是第三方的参与更加有效。

4.2  政府应当完善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机制

第三方监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治理手段,目前尚不成熟。现实中第三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造成裙带关系,出现互相攀附、责任不清等现象。再加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存在差别,可能导致第三方监管参与的力度不同,对于隐形经济抑制效果不明显。为了规范第三方监管的有效运行,首先,应该预防第三方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利益输送问题,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运行准则,给第三方以权力的同时也施加约束;同时鼓励不同地区民间机构加强合作,可以考虑建立省级互助小组,力求共同发展。

4.3  第三方监管机构自身应当加强自我完善意识

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建立的第三方机构,应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首先,积极鼓励当地居民的业余参与,引进人才,学会采用先进的监管技术,增强对污染企业隐形经济活动发现和监管的能力。污染企业的隐形经济活动多种多样且极具隐蔽性,第三方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侦察举报能力,才能在污染治理中发挥作用。

5  结语

尽管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仍然是较大问题,但是可以确定政府正在努力做出尝试改善环境质量。事实上根据以上的分析,单单凭借政府的力量是无法真正改善环境污染的。由于隐形经济的存在使政府难以对企业真实活动形式进行辨别并且过于寬松的环境政策以及过于严苛的环境治理办法都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提高第三方监管在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能补充性的改善环境规制过程中的不足,发动群众的力量,使我国的环境治理双管齐下从而提高政策的落实效率。总而言之,环境保护需要全人类共同守候,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完美体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担当着为人类生存环境提供支持的历史使命。这恰好印证了那句流传广泛的宣传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1]余长林,高宏建.环境管制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基隐形经济的视角[J].我国工业经济,2015(7).

[2]LANGPAP C,SHIMSHACK J P.Private citizen suits and public enforcement: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Management,2010,59(3):235-249.

[3]刘朝.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J].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 (25).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
城市水环境治理应树立“精装修思维”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农村环境治理瓶颈如何破?
二十国集团和全球环境治理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河北将对1881个露天矿山开展环境治理
我国农村的环境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