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养老保险结构问题的研究

2020-10-12 14:12赵若含赵婷李杨陈少冉贾泓钰任宇航
中国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赵若含 赵婷 李杨 陈少冉 贾泓钰 任宇航

[摘要]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保证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国家财政部始终专注的一项重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制按照人口类型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三大部分。东北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养老保险结构性矛盾突出。

[关键词]东北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6.

1  东北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1.1  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保险的一种,是指被保险人在年老退休或保期届满时,按合同规定由保险公司支付养老金。

根据东北三省的样本数据分析“性别对认为缴纳商业保险是否有必要”。

H0:性别与“认为交纳养老保险有必要”有关。

H1:性别与“认为交纳养老保险有必要”无关。

从表1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X?=0.565,p值为0.452,大于α=0.05,故不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性别与“认为交纳养老保险有必要”有关。

一是关于部分储蓄型保险,女性购买金额要低于男性;二是根据数据调查显示,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1岁,而女性的达到74岁。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女性的自然寿命会高于男性,所以女性购买养老保险的意愿会高于男性。

1.2  社会养老保险

按照人口类型来划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可以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三个部分。

1.2.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东北三省是国家养老保险的试点改革区。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改革也是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主张,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划分为承担社会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涉及到的相关机关和人员应克服改革初期经历的转型阵痛,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与完善。

1.2.2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一定的碎片化现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所适用的制度规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其中单位缴费20%,个人承担8%,不可以中断并且必须缴纳到法定退休年龄,属于国家强制性的保险;个体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采取自愿购买养老保险的形式。

1.2.3  农村养老保险

第一,东北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速度加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黑龙江总人口数为3773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748万人;2018年吉林省总人口数2704.06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529.18万人;2018年辽宁省总人口数4359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958.74万人。其中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土地生产耕作的收入。他们缺乏对保障日后老年生活的意识与途径,得天独厚的黑土地耕作优势,造成农村有很大的一部分地区处于自给自足落后的小农经济状态。

第二,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制约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在东北三省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减轻土地对农民的约束力,参与到农村养老保险中,可最大限度实现农村人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

2  东北三省养老保险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发展滞后,社会老龄化。

目前东北三省已进人老龄化状态。又由于东北三省特殊的自然环境因素,造成大量人才流失,青壮年占社会比例较少;我国养老金亏空的问题十分严重。由于东三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居多。建国初期需要劳动力来发展经济,致使老年退休工人数量庞大。又因为如今经济发展并不良好,取缔了部分职能部门和关闭部分企业或部分企业的部分岗位。这就出现了“挂空职”,“提前退休”等现象。监管力度弱造成养老保险金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累年累月东三省养老保险出亏损状态。

2.2  养老保险结构体系不均衡

2014年底,在我国2.8万亿元的养老保险结构中,政府基本养老保险占比为90.5%,企业年金为9.5%,个人养老金账户几乎没有。而同期在美国近30万亿美元的养老金资产中,政府养老金占11.5%,企业年金占比为63%,个人养老金账户占比为25.5%。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养老金体系主要依赖政府行政性质的基本养老,没有对更为市场化的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引起重视;在养老保险结构中政府和企业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责任这也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

3   关于东北三省养老保险发展的建议

3.1  明确政府责任,加强管理监督

扮演好政府角色,东北三省地方政府应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转变执政思想和理念,要时刻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主动承担自己在养老保险中的主要工作和任务以及所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产品。适当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养老保险划分比重。增大养老金资产规模,提高经济发展,扩大养老金覆盖面。这不仅能充分体现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同时可以培养壮大机构投资者,改善经济结构。

3.2  改善经济发展,合理规划资金补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重中之重,盘活企业。为青壮年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促进经济上行发展。可有效缓解养老保险支出的压力。为了扭转目前亏损状态,应合理规划地方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不能单纯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也不能长时间依赖于其它养老保险盈余的省份进行拆借救助。在国家保险法的基础上,稳扎稳打的落实国家出台的养老保险政策,并且依据东北三省特殊的发展背景与环境制定合理的规划。

3.3  制定政策,防止人才流失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国家充分就业政策,减少失业率,扩大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数规模。地方政府可依据自己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留住人才计划,可联合东三省各高校与各企业之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工作工作岗位。这样既能解决东三省人才流失的现状,还能使高素质人才有用武之地。

3.4  调整缴费结构

加大市场化的养老保险体系。采取税收优惠的政策,扩大养老金的来源,提高养老保险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要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的亏空问题。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养老金缴费比例,推进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提高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适度调整东北三省养老保险交纳的比重。

3.5  调整农村养老保险结构

应做好老农保向新农保的轉变,事实上,在推进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各地的新老农保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由于以基金个人账户制度为主的老农保制度保障能力极差,很多地方的老农保流于形式。在实施转变时东北三省应依托自身环境因素,切不可盲目推进和机械照搬。

4  总结

切实解决东北三省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还需立足东北地区实际情况。逐步对城镇、农村、城乡的养老保险 制度进行整合,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结构体系,可以推动制度发展的条理化与协调化,提高制度运行的效率。并且在发展的同时应该兼顾养老保险公平问题,做到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宋鹏.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3).

[2]马金驰.东北三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3]丁建定,郭林.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结构体系整合[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4]郭静安,廉如鉴,师正萍.浅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8).

[5]张翔.基于激励相容的变额年金分层费率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

[作者简介]赵若含(1999—),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养老保险制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