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程东
继抛出所谓的“台美复交”提案引发巨大争议后,国民党又陷入“改名风波”。
抛出“改名”议题的是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林为洲。据台湾《中国时报》11日报道,他10日在脸书发文称,党名有“中国”二字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易被扣帽子、被扭曲及遭污名化,好处则是可具有和对岸产生联结、开启对话的可能性;而国民党认定的“中国”当然是指“中华民国”,不过很容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混淆,“因此可思考是否去掉‘中国国民党的‘中国两字”。林为洲还称,他抛出该议题没有既定立场,而是开放讨论,“国民党也没什么好忌讳的,能重回执政才最重要”。
此事迅速在国民党内引发争论。党主席江启臣11日称,“改名”不是现阶段党内改革的重点,当前党内应该关心的是民生议题,如含瘦肉精美猪进口及地方上缺水等。国民党发声明称,此议题江启臣当选党主席时就已强调,中国国民党不是表面名称的问题,个性不改于事无补。有“立委”认为,国民党党名有其历史渊源、背景和联结,要改名必须让党员与全体民众接受,此动作深具政治意涵,事关重大。还有人称,国民党党名“去中国化”在党内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少数中的少数”,林为洲抛出话题后很难掀起波涛,只会让他个人受伤,其实没有必要。《联合报》11日注意到,网络留言几乎一边倒地质疑林为洲。有民众质问,要国民党去“中国”,跟绿营主张华航、中钢“正名”有什么不同?有蓝营支持者称,“不然你们自己去创一个台湾什么党好了”。
资深媒体人韦安称,2016年蓝营大败,国民党“草鞋盟”提议要党名“去中国”,结果没改成,而2018年蓝营大赢15个县市长和19个议长。他忍不住直言,“笨蛋,名字不重要,脑子才重要”。香港中评社11日称,国民党过去只要败选,就一定有人把原因归咎于党名“不符合时代潮流”,要求改名,相关的争论从未停过。而党的核心层此时刻意抛出“改名”问题本身并不单纯,反映一些人对国民党没有信心以及自我否定的心理,也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文章说,国民党的问题不在名称上,而在于路线、论述上的迷失;改名不但改不了运,还会把自己的特质改掉,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再次引发分裂。《联合报》11日称,从2004年“大选”失利、2015年“换柱”、2016年“大选”再度失利以及2020年败选,国民党“去中国”改名的议题定期上演至少超过16年,2015年为了“换柱”,甚至连“台湾国民党”的组党申请都送进“内政部”。但败选的原因从来不是党名,而是执政,选后能否再起的关键也始终是改革、民意,不是改名。文章认为,有人选在“双十节”当天抛出“改名”,动机可疑。过去事实证明,改革并不能靠改名,改名更不是争取社会认同、重返执政的保证,反倒凸显国民党内深层的路线、世代之争与矛盾,“一旦全面引爆,就是党再一次的分裂,除了亲痛仇快,没有任何实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