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辨析

2020-10-12 07:14陈本锋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技能

陈本锋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先后提及“工匠精神”一词[1][2],充分表明国家领导层对“工匠精神”的重视。近年来,《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宣传“工匠精神”的电视纪录片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视线,也引发了社会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溯本求源。

弘扬工匠文化、宣传工匠价值、培养工匠精神,前提是认清“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厘清“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关系。惟其如此,才能为广大学者研究当代“工匠精神”,以及为政府、企业、学校培育工匠人才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

一、“工匠精神”的溯源及传承

(一)匠人闪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循其本源,“工匠精神”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班墨时代”。“建筑祖师”鲁班、“仕绅工匠”墨子、“铸剑宗师”欧冶子、“烹调之圣”伊尹、“造桥匠师”李春、“布业始祖”黄道婆等闻名中外的各行匠师,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和高超技法,犹如人类文明迤逦前行中的点点繁星,闪耀在时代的浩瀚苍穹。这些古代匠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是从事烹、织、铸、木、竹、筑等与生活息息相关行业的器物生产者。

(二)匠艺传世

回探历史,传承古代工匠技艺的书籍不计其数,像春秋战国的官书《考工记》、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薛景石的《梓人遗制》、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打开史书,记载“技进乎道”的工匠轶事无所不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三国志》中的“木牛流马”、《列子》中的“偃师献技”、《淮南子》中的“木鸢飞旋”、《庄子》中的“郢匠挥斤”、《核舟记》中的“核舟微雕”等。这些流传至今的匠书匠艺,都是古代手工艺者“工匠精神”的历史见证。

(三)匠神永存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时至今日,人们还能瞻仰司母戊鼎、龙门石窟、都江堰等经典传世之作。人们还在频繁使用“神工意匠”“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游刃有余”等形容工匠技能高超、使人叹为观止的词语。《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3],一直都是千百年来劳动者追求的价值导向。正是由于漫长历史中无数匠人的智慧濡染,无数精妙匠艺的世代传承,才使得“工匠精神”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在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担当起国之精魂的重任。

那些闪耀匠人的传世匠艺,现多被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名予以传承和发展。那些千年不灭的永存匠神,成为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备受推崇的“工匠精神”。中国古代劳动者身上的工匠之魂源远流长,经历了5000多年的悠长岁月,基于“工匠精神”内核的匠人闪耀,匠艺传世,匠神永存。

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工业接续的现代文明,农业与工商业的发展此消彼长,自动化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作的位置。进入新世纪,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工匠。新时代“工匠精神”应符合制造业从业者的劳动价值观,契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意蕴

现代“工匠精神”直接来源于近代德国的民族文化和日本工匠的职人气质,在产业结构变化缓慢的工业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最初是为了赞誉技术工人“忠于职守、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包含“工于良技”之意。西方国家的“工匠精神”承袭了古希腊、古罗马传统文化中对至善理念的追求和对法律规范的遵循,讲究制度标准,强调执行程序,侧重点主要体现在“质量、程序、标准、超越、热爱”五个方面[4]。日本“工匠精神”的形成受中国古代工匠技艺东传的影响,带有浓重的“德、善、诚、美”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由于生产习俗、文化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差异,不同国家的“工匠精神”呈现出各自的民族特性。我国当前来讲,传承弘扬“工匠精神”需重塑职业信仰,赋予产品生命。

(一)重塑职业信仰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安逸享乐一直侵蚀着人们热爱生产劳作的思想。在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精神文明有所削弱的时候,人们必须重视核心价值观的重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我们重提“工匠精神”,是要将其作为匡正个人价值取向、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从目前中国的制造业现状来看,在一线工人中,“工匠精神”依然是稀缺品,社会需要更好地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工匠的氛围,重塑劳动者的职业信仰。

(二)赋予产品生命

质量乃产品之魂,精工则存于匠心。“工匠精神”充分体现在工匠制造的产品中,高质量的产品需要高技能的工匠付出高水平的劳动。中国工匠自古就有品牌意识,据《考工记》记载,“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5]。在中国现当代商品市场,泥人张彩塑、张小泉剪刀、浙江龙泉剑等体现精耕细作的产品也都闻名遐迩。当代中国是毫无争议的“世界工厂”,但非制造业强国,其表面现象是技工群体的技能水平不高,深层次的根源则是技术工人缺乏“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乃意识层面的概念,无以形考,而产品是有生命力的[6]。生产者注入了情感,产品的生命才会更持久。在机器化大生产时代,手工劳作逐渐遭到了冷遇,但是产品的生命力是冰冷的机器给予不了的,“工匠精神”同样不可或缺。

“工匠精神”即便至重致此,也不是放在每个人身上都适用的,任何概念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弘扬“工匠精神”是正善之举,但也不应过度泛化和过度消费。一部分人为了追求时尚和附庸风雅,在任何场合、任何职业都大谈特谈“工匠精神”,受此影响,更多的人追崇和盲从,推波助澜了这种风气。因此,界定“工匠精神”的适用范围和内涵特征,对今天的我们学习、弘扬“工匠精神”意义重大。

三、“工匠精神”的内涵辨析

在《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工匠”一词的释义均是“手艺工人”[7][8][9],也就是和动手能力相关。从“工匠”的词性辨析来看,“工”与“匠”性质相同、程度有异,“工”不代表“匠”,但“匠”隶属于“工”[10],不能脱离“工匠”这一重要载体谈“工匠精神”[11]。从“工匠”的语义范畴来看,“工匠”可指技能高超的人,也可以泛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所有劳动者。“工匠精神”是人类生产劳动内生的精神品质。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2],“工匠精神”理所当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代工匠精神之“新”,在于职业观念新转变、职业岗位新演变、生活需求新变化。这些新转变、新演变、新变化,对“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当此新时代,“工匠精神”能够为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新动力,国家广泛弘扬和大力提倡是适时和必要的。“工匠精神”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决定了人们对其定义既要源于工业文明,又要考虑产业文化;既要继承古代匠人身上的优良品质,又要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工匠精神”释义的蜂出并作

1.学者观点

在“工匠精神”的适用方面,赵伟、张健等人认为,“工匠精神”不同于职业精神,是特指物质资料生产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个性化存在[13]。单霁翔理解工匠是价值观领域的概念,“工”就是工作,“匠”就是技艺[14]。也有不少观点认为“工匠精神”是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认为“工匠精神”就是职业精神,是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素养[15]。

在“工匠精神”的内容方面,董志勇把“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16]。高凤林认为“工匠精神”包括三个层面:即思想层面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行为层面的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目标层面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17]。孟源北等人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通过人的外在显性行为表现出来的隐性职业素养,包含爱岗敬业、持续创新、精益求精等内容[18]。李宏伟认为,“工匠精神”是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19]。李小鲁把“工匠精神”看作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20]。郑大发总结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21]。相比于“工匠精神”适用方面的各引一端,学者们在“工匠精神”内容方面的观点大同小异[22]。

在对知网上6649篇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文献进行搜索分析,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依次是精益求精、敬业、追求卓越、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创新精神等(高频词汇权重图如图1所示)。其中“精益求精”被提及次数为1518次,其次为爱岗敬业(763次)、创新精神(177次)和持之以恒(68次)。

图1 知网“工匠精神”主题学术论文高频词汇权重图

2.其他各方认知

在新闻媒体的释义方面,2015年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首季《大国工匠》人物纪录片中对“工匠精神”做了最直观的解读。该剧介绍的八位时代巨匠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到了极致,他们的身上体现着追求职业技能臻于至善的“大勇不惧”“大术无极”“大工传世”“大艺法古”“大技贵精”“大任担当”“大巧难破”“大道无疆”等精神品质。

在国家对劳动者的就业制度规定方面,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中隐含着“工匠精神”的内容。国家的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包含《职业道德》科目,涉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高等级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还要求申请者能够指导、传授、培训青年技工[23]。“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理应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技术工人的基本要求。

在社会群体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方面,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5年8月曾经做过这一主题的调查。在1244名受访者当中,70.9%的人将其理解为“精益求精、追求细节”,排在第一位,往后依次是“产品质量有保证”“技艺独特高超”“注重传统传承”“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专注于自己在做的事”等。同时,也有约一半被调查者认为,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缺乏技能传承和教育机制、轻视技能技工的态度等现象是当下社会缺少“匠人精神”的主要原因[24]。

在地方政府组织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方面,对省级“工匠人才”的评选结果进行分析较能说明问题。重庆和上海在工匠人才评选工作上起步较早,广东、江苏、北京、四川等地也逐渐跟上。2016年6月,重庆评选出首届10名“巴渝工匠”,包括汽车发动机维修高级技师、防水技术专家、石质文物修复师、美发师等职业岗位,之后评选范围扩大到剪纸、陶艺、漆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5]。2016年8月,上海市选出首届88名技能专家、总工艺师、技术总监(厂长)、艺术总监、行政总厨、班(组)长等“上海工匠”[26]。2017年5月,浙江省总工会评选出首届100名均为从事技能岗位(工种)、工作10年(含)以上并仍在企业一线从事生产的“浙江工匠”[27]。2018年1月,四川省总工会等5部门联合评选的首届30名“四川工匠”均为第二产业一线员工[28]。2018年4月,北京市总工会评选的10名首届“北京大工匠”名单均为技能操作人员[29]。

总体而言,各省级总工会评出的工匠人选大多数来自企业的设计、生产、加工、工艺、制作、维修、测量、雕刻、织绣等岗位,地方政府对“工匠精神”载体的理解倾向于在第二产业从事物资资料生产、掌握手动技能的劳动者。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辨析

“职业精神”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操守、职业规范等。如教师的职业精神表现为德高身正、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等,厨师的职业精神表现为安全上心、态度良好、精工细作等。“职业精神”是对所有职业人的要求,士、农、工、商,不同的职业对应各自的“职业精神”。

“工匠精神”,顾名思义是指“工匠”所具备的精神,是工匠高超的职业技能与良好人文修养结合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与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工匠精神”不是在教室里学出来的,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工人在大量的生产实践训练中逐渐培育起来的。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虽有许多彼此互通的地方,但“职业精神”包含“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隶属于“职业精神”,即不是所有的职业皆可称“工匠精神”。

四、“工匠精神”的纳旧出新

在“工匠精神”内涵辨析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社会对能工巧匠的理想要求,“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技术工匠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德于品、正于行、精于工、匠于心、传于世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品质。其中,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是其必要条件。按其内涵,从事设计、生产、加工、制作、维修、测量等岗位的劳动者,他们对产品的专注度、精准度和完美度的追求,都是“工匠精神”的内容。不唯声名卓著的技能大师才配有“工匠精神”,所有技术、技能人才通过适当培育和自身修养都可以具备。

更进一步说,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应包括尚德敬业、行端守正、精益求精、承道授技和独具匠心五个方面。

(一)尚德敬业

“尚德”是立人之根本,“敬业”是核心价值观。德、敬二字,包含了德以润身、敬业有责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匠精神”内涵中,“尚德敬业”是思想层面的核心要求。“工匠精神”是社会推崇、万民学习的精神品质,必然包含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也包含工人对道德的追求和对职业的热爱。“德有伤,贻亲羞”,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无法实现个人精神的升华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没有对产品的敬畏之心,个体无法在工作岗位上专注钻研,达到“工匠”的高度。

(二)行端守正

配享“工匠”称号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令人敬重的人。在“工匠精神”内涵中,“行端守正,以事其业”是行为层面的规范准则。“行端”是指行为活动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守正”是指做人恪守处世正道。“工匠精神”是后天形成的,且需要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养。在此过程中,生产劳动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枯燥的、劳累的。在嘈杂的世界里,劳动者的内心必须安静、强大,需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冷遇、守得住底线,有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个性坚持下去。当今社会,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孔不入,行得端、坐得正,有追求、有原则,不忘本心才能坚持自我,不走捷径才能制造精品。立身正行是本分工作的基础,但守正不代表守望,在时代的需要和感召下,工匠们也可以走到台前,勇毅担当,发光出彩。

(三)精益求精

“工匠”是某一行当的公认大师、专家,不只有扎实的基础、过硬的素质,也要有高人一等的本领。因此,“工匠精神”包括“精工于技、精益求精”的内涵特征,“精工于技”是技能层面的基本要求,“精益求精”是态度方面的个人追求。庖丁能够“游刃有余”,在于其依乎解牛原理和长年累月的实践;黄道婆能够“布衣天下”,在于其熟练掌握精湛的织造技术和先进的纺织工艺。产品是呈现“工匠精神”的唯一载体,工匠是所有劳动者的典范和榜样,若无良技,又岂敢枉称“工匠”?精业才能卓越,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装配、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产品由“量”到“质”的转变,中国制造才能赢得尊重,吸引市场,开创未来。

(四)承道传技

“工匠精神”之所以称之谓“精神”,自有其值得借鉴和传承之处,“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传技能”理应成为其基本内容之一。工匠之成非止一日之功,也非凭一己之力,敝帚自珍不是工匠作风。“工匠精神”是在工匠习得前人的技艺技能基础上形成的,也包含着对后继传承者的道德培养和技能传授。《荀子·儒效》中说:“工匠之子,莫不继事”[30],是古代有记录的父子薪火相传的例证。我们祖先留下的刺绣、剪纸、布艺、骨雕、糖画、漆绘等传统工艺,都是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也必将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五)独具匠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工匠灵感迸发的源泉。“独具匠心、勇于创新”是目标层面的最高要求。技能传承不代表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中国古代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意识。在分工日细的现代社会,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与生产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是密切关联的。工匠之能不仅在于不断重复熟练的动作,还要在适应科技发展的同时,同步革新技术、创新工艺。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工艺的改进与突破,都需要工匠们的创新精神。我国自古就有指南针、印刷术、造纸、火药四大发明,这些无一不是劳动者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勇于创新的结果。

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先进的生产工具,更离不开高明的生产劳动者。新科技时代的工业化大生产逐渐替代了手工劳动,敞亮厂房逐渐取代了传统小作坊,但中国许多传统工艺和现代技能的继承和发扬仍然离不开工匠,更离不开“工匠精神”。毋庸讳言,多年来,比起一般管理职员,一线生产者一直是等而下之的社会存在。在历经了改革开放40年的规模壮大和高速发展之后,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发展政策和人才需求导向,社会开始越来越注重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掌握高超技能、具备“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这也是我们呼唤、研究“工匠精神”的初衷。按照“工匠精神”的内涵析辨,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是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涵,我们就可以在社会上弘扬“工匠价值”,在企业里融入“工匠文化”,在学校里培育“工匠意识”,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培养内外部环境,从而为加快实现经济从规模发展向内涵提升的飞跃创造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技能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