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静静 廖宇航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传统的民族聚落是群众利益,生产以及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结构和乡镇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民族聚落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一种宝藏,古老且丰富多彩。它还是各地民族以及乡镇发展的历史记忆[2]。本文从认知,理解和应用这三个层面去研究和分析了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并以广西灵山县苏村传统村落为例,对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估,以定位如今该村落的现状,分析了其特征来剖析该村落的形成和发展。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指的是由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在一些特殊的物理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演化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特定的生态结构以及特定的相同功能。生态系统中,人类作为其重要部分与大自然相互作用,并且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所交织,形成了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它以自然过程为重点、自然生态为核心、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
2.2.1自然景观因素
村落景观与城镇的人工景观存在很大的差异,它是一种介于自然和人工城镇之间的景观。它比较注重的是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以及文化传统意义上的景观。村落的人文景观常常给人一种“无设计的设计”的感觉,其实际上就是当地美丽自然景观的一种延伸。
2.2.2地域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辽阔,各个地区地理特征和季节气候也不同。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当地特色和质量,而且孕育出不同的村庄布局和形式。例如,河北省沙河市西部山区的王桥古村落在山上,用石料建造,并使用当地材料帮助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2.2.3人文因素
村庄一般来说指的是大型聚居群体。作为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人们不断对其进行修复和更新,因此不同时期的村庄始终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格。它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就是当地人民历史文明发展的历史。维持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关键是氏族和血统。因此,祖堂是村庄最重要的中央公共场所。所有氏族的祖先,诉讼,庆祝活动和其他重要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它是村民生活的政治,精神和文化中心。由于宗族思想和宗教信仰的双重影响,村民群体产生的文化价值基本相同。这使他们能够创造出共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并形成一个千变万化却又相当完整的概念,即上述“天人合一”的各种概念已经诞生[3]。
纵观中国古村落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村落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也反映了氏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水哲学等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传统村庄是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典型例子,其典型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景观环境。
当地的自然景观是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美丽景观的最直接形象。在“天人合一”和“师法自然”两个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在构建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合了自然的方式,这与最原始的景观美是一致的。它是每个人心中最原始,最纯净的自然景观形象。
2)传统宗族礼制。
宗祠文化从明清开始,祠堂家庙文化的蓬勃发展。宗族文明化促进了祖庙的建设和宗族村庄的发展。氏族迅速成为基层封建社会的工具。随着村庄内部形态和空间结构的动荡形成,宗族的血统负责维持精神稳定,发挥凝聚力,教育和稳定的作用,并促进村庄空间系统的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3)宗教信仰。
除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外,传统村庄的空间发展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传统村落以宗教信仰作为“重心”,在聚落的发展与变化中,表现出特有的空间“引力”,主要是为了满足村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并作为村民心中的精神支柱,实现他们的信奉。特定空间的感知思想在行为上,它对村民的选择行为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影响,从而指导了聚落的空间发展。
4)传统风水理念。
在过去古人的生活中,风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意识形态。它在人们选择位置的时候以及建筑布局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风水学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最佳环境模式,因此人类会根据自己的模式去有意识地选择以及建造,从而过上更好的生活。
苏村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系六万大山余脉形成的浅丘陵地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砂质土壤,土地肥沃(见图1)。苏村也是天朝女杰苏三娘的故乡,位于灵山县石塘镇西面,距镇政府2 km,辖一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全村姓氏共有25姓,讲多种语言。全村总人口4 022人,耕地面积2 143亩,其中水田面积1 870亩,经济以农业为主。该村盛产龙眼、豆类、荔枝、果蔗、水稻等作物,系荔枝三月红、优质大米、果蔗生产基地。
苏村古建筑群座居于村中央,居住着苏、丁、刘、陈、杨、卢、张等25姓居民,其中丁、刘、覃、陈是大姓,每姓现约为600人。古建筑群北向是灵山至玉林的二级公路;东、南方均为大片农田,名曰“苏村洞”田,与古建筑群前方,灵玉公路两旁连片约4 000亩,盛产远近闻名的“石塘大米”和远销上海、武汉等城市的优质果蔗;西向为大片果林。其中古建筑群后面,公路两旁有连片荔枝林约4亩,400年以上的古荔枝园近百亩;古宅后面即西向稍远处为低矮的山脉;建筑群周边有10亩以上的池塘5口,其中有的化龙湖达73亩多,邻村出产远近驰名的生态鱼“白花鱼”。
1)环境特征:苏村地处丘陵地带,拥有环村的水系,而著名的刘宅古建筑群就是坐落于苏村松木岭山脉延伸的最低地带,古建筑群讲求环境宜人,四面青山环护。苏村宅居风水奇特,“天开四面波千顷,江前双流水一限”。村子周围有20多处池塘构成了环村水系,水域面积达5.74 hm2,水质良好,身处在这绿水蓝天之间感到身心得到了放松。在黄昏时,阳光的余晖挥洒在碧蓝色的湖面上,形成了一幅优美岭南乡村画面。
2)卧龙湖:在村子的正中央,位于公建和住宅的公共位置,池塘水质良好,村民在里面养有水产品(见图2)。
3)古榕树:位于小学内、刘家信号屋后及化龙塘旁,树龄约230年,胸径1.9 m,枝繁叶茂,是村民们夏天避暑乘凉的好去处。这一古榕树也使得苏村刘氏家族祖宅显得更加古老、悠久(见图3)。
苏村古建筑群现存明清建筑32个群落,其中刘氏家族祖宅建筑群共7个群落(见图4)。刘氏祖上从河北保定迁居到今广东省南海市高明区榴边村,明末有兄弟两人来到灵山经商落籍。苏村刘氏家族祖宅建筑群于康熙末年开始修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岭南风俗情调。
刘氏古建筑群大多为镀耳楼,具明清期间特有的建筑风格,其封火墙(风火墙)形状像明朝官员的官帽(乌纱帽),这种形式的房屋,具有举人以上的功名才建造(见图5)。七座镀耳楼均是大理石表砖,童子瓦结构。连片的七个群落分别命名为:宗宪大夫宗祠、司马第、大夫第、醒尹第、司训第、二尹第、贡员第(见图6)。每个群落都以该房屋主人的官职或官衔品级命名。全是大理石底座,水磨砖墙,简子瓦屋顶的镀耳楼,其屋檐均雕刻有莲花瓣(寓意“连升”),屋内有非常好看的石雕、石马、金鱼池、古屏风等珍贵稀世文物。古建筑平面布置为行列式。栋与栋之间有一定距离,每栋为一、三布局,进深为5座。当地至今仍传唱着这样一首:“苏村廿四姓,丁屋好功名,刘屋好名声,陈屋好花厅,……”该古建筑群使用大量的青石和青砖作为建造材料,不仅在灵山县境内独一无二,而且在整个钦北防地域的古代居民建筑中也仅此一家。其内容十分丰富,有功名富贵、忠孝节义、平安吉祥、人寿年丰、丁财两旺等内容。
整个村庄体现多元文明碰撞交融,除了蕴含着儒、道、佛三家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外,还对杰出的英雄人物怀有神性的崇拜。灵山县苏村是女将领苏三娘的故乡,苏三娘在太平天国时期曾跟随洪秀全转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位至女军军帅。苏三娘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在天京陷落之际坚守镇江,舍身取义从而战死沙场。对于苏三娘的神行崇拜是苏村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她逝去的日子,村里也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
苏村地处丘陵地带,拥有环村的水系,而著名的刘宅古建筑群就是坐落于苏村松木岭山脉延伸的最低地带,古建筑群讲求环境宜人,四面青山环护。在村落的建筑布局上结合周围的山形地势、地貌、水源等自然条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依势而建。在塘前有一大片平整肥沃的良田空间作为视野,面对一个钟灵毓秀的石灰岩孤峰——钟秀山,此山偏右,风水上称为“案山”,寄寓家族文人百出;更远之为朝山;左边有一口由松木岭山脉两旁两条溪洞汇合而成的70亩大水塘——化龙塘为依傍。苏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水源、拥有良好的日照条件,有利于稻田耕种。从自然环境生态来看,对村民居住环境的选址,实质上也是对地理地况以及地理环境的一种感知。利用自然环境建造民宅,人与环境的协调共荣,山水条件是村落生存的基本地理环境要素,也往往是选址的重点(如图7所示)。
整个人类生态系统是一个以自然生态为核心,自然过程为重点,满足人们的合理需求为基础的技术,文化和价值伦理体系。它寻求人与土地之间最和谐的共生模型。其中,传统村落是保留了较大历史沿革的村庄,其建筑环境,建筑风格和村落位置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至今仍为人民服务。本文分析了钦州灵山县苏村,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更加有力证明传统村落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典例。为今后传统村落的整治提供必要的依据。例如重新整合宗祠文化等人力资源,进行特色和有针对性的宗祠文化功能叠加等等,以激活历史文物的要素,并使其成为文化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