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月霞,李枫烨,汤庆坤,兰艳妮,黄扬玉,冉艳萍,吴静颜,叶建蔚,潘志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530007)
微孢子虫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细胞内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微孢子虫寄主广泛,影响宿主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导致宿主死亡。家蚕微粒子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是最早被认识的微孢子虫,它能够感染家蚕引发家蚕微粒子病。家蚕微粒子病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两条传染途径,是蚕业生产上具有毁灭性的病害,因此,家蚕微孢子虫被列为蚕种生产唯一法定检疫对象。
做好原种微粒子病防控工作不仅能保证本级蚕种繁育的质量,还能为下一级蚕种繁育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杜绝胚种传染。广西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雨量充沛,桑树生长旺盛,全年可多批次养蚕,养蚕时期长,但蚕座密集、批次重叠,有利于家蚕微粒子病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热带、亚热带高温多湿气候也有利于野外昆虫的生存和繁殖,引起野外昆虫间携带的微孢子虫交叉传染给家蚕。2000年,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政策调整,广西蚕桑产业迅速发展,原种生产量迅速增加,至2004年,原种生产量达到96 835张,是1999年生产量24 757张的4倍,产量迅速扩张,长期超负荷生产,给微粒子病防控带来困难和挑战。受气候环境、桑园病虫害多、超负荷生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4年上半年,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原种场微粒子病暴发,饲养的多个原种批次因微粒子病检验不合格被淘汰。原种场立即制定并贯彻执行防控微粒子病的措施,采取全龄桑叶消毒措施,从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微粒子病的暴发。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摸索,不断补充完善各类技术措施,于2015年总结形成了一套原种微粒子病防控体系并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年为广西全区蚕种场提供足量合格的原种,为广西蚕业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做好原原种母蛾检查。对每张原原种单蛾袋蛾,蛾袋上编写蚕种编号及产卵母蛾号,袋蛾时与蚕种一一对应,统一送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集中检疫。原原种母蛾检验采用初检和复检相结合的方法。初检采用14蛾集团检验,程序为拆蛾→研磨→过滤→离心→取样→镜检→记录。经初检后,无毒母蛾液再经复检[1],即把每4个集团的磨蛾液收集在一起,离心后点板再做显微镜检验,发现有微粒子孢子再回查确认有毒的样本,对号淘汰发现有微粒子的原原种,从源头切断胚种传染途径。
补正检查。收蚁后对每张原原种的卵壳及收蚁剩下的蚁蚕按饲育区编号,送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进行补正检查,补正母蛾检查的缺漏。及时淘汰补正检查发现微粒子孢子的饲育区。
催青时,将14个卵形好,产附好,不良卵少的卵圈编上原始蚕种号,集中一张作为一个饲育区,收蚁时对饲育区编号,并记录原始蚕种号,以便溯源。饲育及上蔟期间严格分区,不能混区。制种时分段制种,把4个饲育区作为1个制种段。做好卵期、蚕期、种茧期、蛹期、蛾期的选择工作,淘汰不良卵多的卵圈,淘汰弱小蚕、发育迟缓蚕、有胡椒斑和焦脚蚕,淘汰种茧期死笼率高于良繁标准的饲育区或饲育批,淘汰大肚蛾、秃翅蛾等不健康母蛾。
养蚕前先对蚕室、制种室周围杂草、排水沟进行清理,再统一用高压清洗机对周边草地、晾晒场、路面进行消毒、清洗,营造洁净的养蚕环境。养蚕期间,每天对运送蚕沙经过的路面进行消毒。
蚕室制种室的消毒。养蚕前对蚕室、洗叶车间、上蔟室、制种室、冷库等与养蚕制种有关的房屋及设备、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清洗,经过“两消一洗一熏蒸”,杀灭病原物。蚕期每天用有效氯浓度为1%的漂白精溶液对蚕室、贮叶室地面及喂蚕用具进行消毒。养蚕结束后对用过的房屋设备进行彻底消毒、清洗。
蚕沙无害化处理。运蚕沙走蚕沙专用道,不与运桑叶道路交叉,每天对蚕沙袋消毒清洗晾晒。养蚕期间将蚕沙集中倾倒在蚕沙池,加发酵菌堆沤发酵作无害化处理,使病原菌在高温条件下失活。
2002年起,对小蚕期桑叶进行消毒清洗,2004年6月开始进行全龄桑叶消毒,人工浸泡和漂洗桑叶,2005年安装电滑轮起降装置,桑叶装框后由电滑轮放进浸泡池和漂洗池。人工消毒清洗桑叶费工费时,但桑叶被消毒药液浸泡充分,消毒彻底,防微效果好。2008年应用首套机械自动化桑叶全程消毒清洗系统进行桑叶消毒[2-3],经过不断改进,至今已开发应用第三代自动化桑叶消毒清洗设备,每小时可为原种繁育提供消毒洁净桑叶300 kg,从饲料源头阻断食下传染途径。
桑叶消毒药物使用漂白精,消毒药液浓度为含有效氯0.35%~0.40%,消毒时间为10 min,每隔1 h测一次消毒液浓度,浓度降低及时补充母液,遇雨水叶或露水叶时适当加大浓度。每消毒1 500 kg桑叶换一次消毒药液,进叶速度以300 kg/h为上限。每天对桑叶处理车间场地、晾叶室、桑叶保鲜冷库及其用具进行消毒清洗。
经消毒处理后的洁净桑叶统一存放在洗叶车间的储叶室或低温冷库保鲜。桑叶统一低温保鲜不但可保持桑叶的新鲜度,还可避免发生因各自在蚕室内保管桑叶,受除沙操作等影响引起桑叶二次污染的问题。桑叶储叶室安装空调,利用制冷功能降低室内温度,对桑叶进行储存保鲜,为防止桑叶水份流失,在桑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低温冷库保存桑叶可将桑叶装塑料框堆叠存放,冷库温度不低于5℃,塑料筐堆叠层数不超过3层,每叠之间留出空隙通风。
桑叶的统一配送根据各栋蚕室的计划用叶量,每次喂蚕前,由专人将消毒清洗晾干的洁净桑叶装好框后直接送到蚕室,蚕室饲养人员直接卸下即可喂蚕,减少中间环节,减少桑叶受二次污染的几率。
建立桑园害虫预测预报系统,根据历年桑园害虫发生历史资料、发病规律及病情,及时喷农药消灭桑螟、斜纹夜蛾、桑尺蠖等野外昆虫,防止野外昆虫携带的微孢子虫感染家蚕,造成交叉传染。冬天用农药封园,清扫桑园枯枝落叶,撒施石灰,降低越冬害虫基数。桑枝集中作粉碎处理或外运。降低桑树种植密度,以每667 m2栽植1 000株为参考,采叶批批清,保持桑园通风透气。不采泥叶、虫口叶。
每个龄期将迟眠蚕、弱小蚕按饲育区送检,发现胡椒斑、焦脚蚕及时送检,将蔟中不结茧蚕,种茧期不化蛹、病态蛹,蛾期大肚蛾、秃翅蛾送检,将雄蛹加温促进提前发蛾后送检。送检后如发现有微粒子孢子的样本,整区淘汰。对怀疑有微粒子的样本,若在蚕期,直接淘汰该样本所在饲育区;若在蛹期,该区单独作为一段制种送检。
环境抽样检查[4],可全方位动态实时监控病原微孢子虫病原在环境中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掌握微孢子虫的发生与消长规律,使消毒工作更具靶向性,各项技术措施落实有据可依。消毒后对大环境再重新抽样,可检查消毒的质量和效果。
养蚕消毒前对蚕室、桑园及养蚕周围环境进行抽样送检。蚕室主要抽取地面、墙面、角落、下水道口的尘土、养蚕残留物。制种室抽取蛾毛、粉尘。蚕具主要抽取蚕架的背面、底部,竹杆的表面及内部的灰尘和残留的蚕茧、浮丝,蚕匾的蛀屑、残留的蚕沙。桑园抽取不同地块不同位置的泥土、虫口叶、泥叶、下脚叶。周围环境包括办公区、家属区、公共场所所有的房屋、道路、绿地、水沟,主要抽取粉尘、泥土、草等。养蚕制种期间,环境抽样每月2次。
2000年之前,原种生产量小,原种繁育几乎无微粒子病发生,以2000年为例,全年饲养9批,繁育原种41 248张,其中只有春4批蚕种有1 040张蚕种微粒子病超标淘汰,全年原种合格率达到97.48%。2000年原种繁育数量及微粒子病淘汰数量见图1。
2004年,全年繁育原种96 835张,因微粒子病淘汰原种26 567张,全年淘汰率27.44%。特别是2004年春期,微粒子病大暴发,每批都有不同数量蚕种因微粒子病而淘汰,有的批次甚至整批淘汰。春期淘汰率高达46.59%。2004年6月,原种场制定系列防控微粒子病的技术措施,尝试对桑叶进行全龄消毒,经过多批次实践,微粒子病防控效果呈现,病毒率明显降低,合格蚕种数量增加。秋期多批次原种全部合格,秋期蚕种淘汰率降到6.53%,2004年原种繁育数量及微粒子病淘汰数量见图2。
应用广西原种微粒子病防控体系后,原种微粒子病得到有效控制,蚕种合格率大幅度增加,以2018年为例,全年繁育原种172 785张,因微粒子病而淘汰原种8 398张,原种合格率达到95.14%。2018年原种繁育数量及微粒子病淘汰数量见图3。
广西原种微粒子病防控措施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不断补充完善各项技术措施,充实具体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有的批次防微效果不是很理想,会出现整段或整批超毒的现象。不同的年份不同季节间、不同批次之间、同批次不同品种间防微效果差异大。
3.2.1 药物治疗 通过化学药物治疗微粒子病早有报道。1993年刘仕贤[5]以多菌灵为主剂,与增强粘附、促进渗透的辅剂组成的“防微灵”可治疗家蚕微粒子病。1997年沈中元[6]报道“克微1号”对家蚕微粒子病具有治疗作用,给药浓度超过0.05%时,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2000年贡成良[7]将苯并咪唑环类的TAAL用乳化剂801复配后,复配TAAL(0.5 mg/mLTAAL+0.5%乳化剂)以0.5~1.0 mg/mL的1次/日、8 h/次药物添食,可显著降低母蛾带毒率。2000年鲁兴萌[8]报道丙硫苯咪唑对家蚕微粒子病有治疗作用,但有一定局限性。微孢子虫感染浓度过高或食下孢子到治疗间隔时间过长,效果不明显。2000年沈中元[9]报道添毒一定浓度的N.b孢子液后,添食250~500 mg/kg以上浓度的“微毒灵”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孢子浓度增加时,“微毒灵”的治疗效果受到明显影响。2016年黄旭华[10]报道利用阿苯达唑溶液浸泡桑叶或以药粉直接喷洒蚕座上桑叶的方式均可以达到治疗家蚕微粒子病的效果,两种方式的使用浓度分别为1 000 mg/L和1.0 g/kg。多个报道都认为药物对微粒子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受孢子浓度及治疗时期等影响,而且这些药物在生产中应用不广。今后的原种繁育中,可以引进这些药物进行试验比较,研究防微效果及对后代蚕种的影响。
3.2.2 桑叶消毒效果 桑叶消毒对蚕种生产防治微粒子病效果明显[11-14],但在原种生产中有的批次还是超毒。分析认为,消毒效果还受桑叶含水量、野外昆虫密度及消毒机器设计的局限性等因素影响。雨天,桑叶潮湿,叶片之间粘合度高,即使有人工在喂叶平台对桑叶进行抖松,但还是不能保证每张叶片分离开,正反面都浸泡在消毒液中。野外昆虫多发的季节,如果野外昆虫感染微粒子病,病虫尸体在消毒后清洗的过程中破碎,粘附到桑叶上,后续只经过脱水和晾干程序,没有再进行消毒,仍会造成桑叶二次污染,影响消毒效果。现在研发使用的自动化桑叶全程消毒清洗系统是利用传输带在消毒水中传送桑叶进行消毒,可能会存在有些桑叶或者野外昆虫没达到预期设定的消毒效果就到达终点。后续应在消毒前保持桑叶表面干燥、改变消毒程序、改进消毒机器等方面进行研究。如进行热风烘干桑叶后再经过机器消毒,把二级清洗程序的后一级清洗改成二氧化氯消毒,传输带传送桑叶进入消毒水的程序改为模拟人工浸泡桑叶,在消毒水停留一定时间,保证消杀病原效果。
3.2.3 家蚕品种对微粒子病的抗性差异 2003年沈中元[15]对138个保存家蚕品种进行了微粒子病抗性测试,发现在同一系统中,中系品种除了个别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大部分品种处在一般水平,品种之间抗性差异不显著,而日系品种之间抗性差异表现显著,有的品种抗性差20倍,且表现较强抗性水平的品种数也明显多于中系品种。在不同系统之间,处在抗性较强水平的品种中,欧洲系统品种占多数,其次是日系和中系品种,而抗性弱的多数为多化性品种。2011年邢东旭[16]对50个品种资源做微粒子病抗性测试,发现二化性中系和二化性日系品种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多化性品种与二化性中系和二化性日系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化性品种抗性总体高于二化性中系和二化性日系品种。广西原种生产中经常出现日系比中系更易感病,与文献所述情况不一致,说明微粒子病发生还与错综复杂的外界因素有关。研究不同品种之间对微粒子的抗性差异,可为抗微粒子病家蚕品种的育成提供参考,而抗微粒子病品种的出现,可有效降低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率。
3.2.4 微粒子病检测技术 微粒子病传统检测方法是用肉眼通过显微镜观察Nb孢子形态进行判断,此方法比较费时,灵敏度低,误差率高,存在较多人为因素影响。微粒子病检测技术还有分子生物学技术、蛋白质水平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如多重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但所需仪器特殊、操作繁琐。免疫学方法具有可行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等优点,如免疫荧光抗体法、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疫法,但存在非特异性反应和交叉反应。因此这些检测方法在生产中应用受限,走向实用化还有一定距离。随着家蚕微孢子虫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相信今后将会研究出快速、简便、准确、高效并具有生产实用性的家蚕微孢子虫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