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龙,贾如
(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130)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部分乡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但是,大量人口进入农村,对于环境承载力相对薄弱的乡村环境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所以,如何应对旅游产业发展对乡村景观带来的复杂动态的影响,成为诸多乡村设计师正在积极关注的焦点。针对张家口赤城县仝家窑村的景观设计开展了持续两年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乡村景观的现状与更新改造方案。
在对乡村景观的设计营造研究中,围绕农业景观、自然景观、聚落景观以及生态景观规划的内容已取得一些成果。依托于弹性理念①,对乡村景观进行设计还处于初始阶段。本研究尝试探索把弹性理念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研究出乡村景观生态系统在面临社会、经济、人口发生变动时,可以达到自我恢复和调整的方案。
乡村景观的设计与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使用的人群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以要以动态的思维方式对乡村景观进行设计。目前,我国乡村弹性景观的设计理念较为匮乏,滞后于乡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历史发展中,农村的信息相对闭塞,思想也更加封建落后,且固化严重。在城市进行工业生产时,农业依旧保持着“知足、安分、克己”的传统思想,这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匮乏,也造成了农村工业生产技术的停顿,社会发展也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与此同时,城市却正值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期,使得城乡发展不平衡状况进一步加剧。因地制宜地开发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表1)
实施“乡村振兴”政策以来,大批设计师涌入到农村,对农村环境进行改造和重建,但也有一些盲目的设计给脆弱的农村生态景观系统带来了不可逆的损害,经过对多个乡村的走访、调研,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乡村特色缺失。由于设计师缺乏对乡村的设计经验与对乡村特色的深入了解,大多设计师都是把对城市的设计手法一味地照搬照抄到乡村景观的设计中去。如此设计出来的乡村景观,大多“千村一面”,忽视了每个乡村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使每个村庄不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高强度干预的景观设计手法对脆弱的乡村景观生态系统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2.对使用主体的忽视。城市设计师缺少农村的生活经历,盲目按照城市景观的设计方式对农村景观进行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民这个使用主体的存在,忽略了农民的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把设计师的主观感受强加到村民的身上,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使用功能不明确。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改造时,应该对乡村未来的产业发展模式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设计应该是产业发展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没有依托地对乡村景观进行盲目的设计改造。没有产业依托的景观是缺乏功能性的设计,不利于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 表1
旅游产业在乡村的发展,使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使用群体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对乡村景观能否平衡、持续地发展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设计出与旅游产业相适应的景观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促进城乡平衡发展。这就需要把乡村景观设计和弹性理念相结合,营造出可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动态景观,使乡村可以更加积极有效地适应产业转移带来的变化以及不确定性,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高强度干预的景观设计手法对脆弱的乡村景观生态系统将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在景观弹性设计中需要体现以下原则:
乡村景观设计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使用功能对空间的影响。在一定的乡村景观空间内可以容纳多种使用功能的变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对于灵活性的判断主要是:在一定面积的景观空间中是否可以满足不同使用功能的需求。景观设计的灵活性对于我国位于山地丘陵一带的乡村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在有限的乡村景观空间里赋予无限的使用功能。
弹性景观中的适应性大多强调景观受到外界冲击时,在一定限度内能完成的变化并且不改变本质的特征。提高景观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提升景观在外力条件发生改变时的自我更新能力。
乡村景观设计的渐进性主要体现在时间对空间的影响。分期设计计划,充分考虑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需求,解决传统“一步到位”设计中,不给未来发展预留设计空间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缓解投资者资金紧张的问题。
仝家窑村位于张家口东部,赤城县城西北部,处于张家口主城区联动区、运动休闲片区,产业发展主轴线上,距离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崇礼24公里,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捷。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无第二、第三产业、无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表2、表3)。村子被345省道分为东西两侧,东侧大部分地块为平坦地形略有高差;西侧为山地高差较大。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多风少雨雪,阳光明媚;夏季雨量小、次数少,空气清,秋季天空晴朗,温凉舒爽;冬季寒冷漫长,降雪量较少。全村自然灾害以干旱为主,也存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村内户籍人口556人,共268户;其中外出打工461人,常住人口95人,共50户,户均1.9人,村中老年人和儿童共95人,青壮年外出打工,人口结构较不完整,且老龄化严重。仝家窑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例如,在自然景观方面村子西北处有天然泉眼,在文化习俗方面有特色鲜明的武状元文化,并有保存完好的武魁故居作为武状元文化的物质见证。
> 表2 村内基础设施一览表
> 表3 产业现状
经过深入的调查统计,讨论有如下几大劣势需要改善:
1.乡村公共空间荒废严重,多杂物堆积,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交往、互动的公共空间,导致乡村活力不足。
2.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服务设施缺乏,无法满足使用者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
3.村庄地域特色不突出,对村庄文化体现不足。村庄传统特色与风貌消失;沿街建筑立面形象差,旧房破败,无法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建筑武魁故居等缺乏必要保护。
针对该乡村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系统的观点来认识乡村景观中改造、更新设计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顺应旅游产业发展的乡村景观设计方案。影响因素主要分三级指标。
根据张家口赤城县仝家窑村的实地调研情况以及专家的意见,按各层次指标重要性进行赋值、两两比较,并进行一致性指标检验。通过矩阵比较,得出的结果满足一致性指标的要求,因此可以获得各个目标层次的权重值(表4)。总结各层指标的综合权重可知,专家认为在各项指标中,道路的修建最为重要;其次较重要的是景观营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是文化设施的建设。
> 表4 各个目标层次的权重值
1.一期更新改造:本期主要改造部分为村内建筑单体,村内交通路线以及影响居民生活的最凸显的问题。(1)建街:基于仝家窑村悠久的历史和旗帜鲜明的特色传统文化,在对道路进行更新改造时,充分利用街道原有的传统肌理进行重新修建,增添生态硬化路面,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脉络。建街首先要做到净街,清理堆积在道路两旁的垃圾、柴草,并对地面进行防滑铺装;修缮停车场,设置停车位,对部分沿街地段实行错峰停车,满足外来游客的停车需求;疏通消防通道,保证村民和游客的安全。(2)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修缮:整修院落围墙,降低围墙高度,扩宽视野、丰富景观层次。对于村口石墙墙体坍塌造成的断壁残垣的景象、脏乱的环境、崎岖不平的土路等进行整治性修缮及改造。村口位置较为重要,是进入村子的第一个节点,在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都要具有本土特色,墙体采用当地木材、当地石材以及砖瓦、瓶罐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品进行装饰。(3)建造景观节点。有以下具体改造内容:1)村支部大院处节点规划拆除原有残破建筑,改造为以戏台为主导的公共活动空间,借此打造村庄的文化活动。2)村庄内部西侧节点存在高差和村民私搭乱建占用公共空间情况,将其建设成街头公共活动空间,配置下沉庭院、景观亭等小品。3)西北侧窑洞处将废弃窑洞进行改造,复原古窑洞——人类聚居地原始风貌,并融入公共展示功能。另外,在窑洞处北侧规划村标构筑物达到统领全村的目的。
2.二期更新改造: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整体形象,根据不同需要合理组织游览路线,武状元文化是仝家窑文化景观设计的重点和特色,是景观设计所围绕的一条主线。明显而又独特的乡村特色是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被赋予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也更具有内涵节点规划。(1)神泉广场作为河道的源头非常具有代表性,从现状来看泉眼的位置可以作为神泉广场的核心,用农村的各种元素造景可以做接泉水的景墙,错落的景墙交叉布置可以增强进深感,更具视觉延续性的跌水景观可用当地的碎石打造,水的流动性更强,动静结合效果更佳。(2)武状元台,在规划中用石子护坡,河岸两侧种上草花,比如说二月兰和波斯菊,在水域宽的地方加一个木制亲水平台,可以拉近人和自然的距离。水系边也可以加些农具作为造景的元素。(3)武状元河水面相对于之前来讲较宽,一方面可以用石头护坡,另一方面也可以做自然护坡,如果作为武状元河,可以用当地元素做一个河道的指示牌,也可以用石头堆砌,设计出叠水景观。武状元河作为整条水系的上游区域,生态性更强。
3.三期更新改造:主要对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合理布置垃圾房以及增设垃圾回收点;丰富绿化景观层次,改建部分绿化用地,建设为供居民交往、活动的种植农业区。(1)在村内设立垃圾站,并对集中以后的生活垃圾进行闪蒸矿化处理器处理。保证乡村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有效减少生活垃圾对村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2)拆除村里集中连片的旱厕,新建公共卫生间,厕所下水管道接入村里的污水管网,改变以往旱厕抽取的方式。改变乡村人口的不良生活习惯,也与游客的生活习惯相适应。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热潮不断高涨,对于乡村人居环境问题的整治也迫在眉睫。弹性景观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与发展旅游产业的乡村景观设计高度契合,既满足旅游业的近期和长远的使用功能,又兼顾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减少对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本文以张家口市赤城县仝家窑村为例,以“弹性”理念作为乡村景观设计的切入点,强调提升景观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渐进性,减少产业发展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乡村景观更新设计进行了近期和中长期的设计实施方略,从而满足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长期需求,促进了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注释:
①王向荣.弹性景观[J].风景园林,2018,25(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