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偲宇
(东莞市东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对于噪声岗位工作人员而言,通常处于机械噪声较为强烈的环境中,如果长时间处于此种环境下进行系列工作,工作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均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威胁。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以充分明确工作人员系列健康问题,尤其是噪声聋,进而针对性的展开防治干预[1-3]。本研究旨在探讨职业健康体检在噪声聋防治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噪声聋患者综合状态的改善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东莞市东城医院进行体检的3738名噪声岗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25名,女1713名;年龄23~57岁,平均(38.49±2.51)岁;工作年限1~27年,平均(8.23±4.21)年。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对于体检工作均能够积极配合;②噪声聋患者对于自身病情均知情。排除标准:①对于体检工作持以拒绝态度;②对于体检患病结果表现出过激态度。
1.3 方法 针对本研究所有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合理展开职业健康体检工作,主要体检项目包括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及五官感知等,并且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噪声聋患者,并予以具体的干预措施。在噪声工作环境中,安装隔音装置,充分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于工作场地准备吸引装置,或安装消音装置,以对环境的噪声进行有效控制;还需充分加强排查力度及管理力度,进而改善整体环境,以减少因噪声导致的噪声聋现象,显著提升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此外,要求有关部门充分加强噪声职工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严格监督每一个机械的生产工作,充分保证系列设施及设备的完善性,以全面改善工作环境。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噪声聋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状态,SDS、SAS均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SDS有10项为反向计分,SAS有5项为反向计分,最终得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噪声聋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SAS、SDS、PSQI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3738名工作人员中,最终检出噪声聋患者13例。干预后,噪声聋患者的SDS、SAS、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13例噪声聋患者干预前后SAS、SDS、PSQI评分比较(分,)
表1 13例噪声聋患者干预前后SAS、SDS、PSQI评分比较(分,)
噪声污染作为环境污染之一,其对人体的伤害已引起临床的充分关注,尤其体现在患者的心理方面及身体方面。在噪声过于严重的环境下,人们较易呈现出暴躁及焦虑的心理,如果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则往往表现出易激动、愤怒及情绪不稳定的现象,更严重时会呈现出心智紊乱及神志丧失等现象,从而使自身工作及生活均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噪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损伤、听力降低及情绪波动,有时会对工人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对于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而言,除了表现出上述症状外,还易呈现出疲劳及失眠等现象,尤其以噪声聋表现较为显著[6-7]。
噪声聋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噪声长时间对患者的听觉神经造成刺激,进一步损害耳蜗所致。噪声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及耳鸣,若不及时进行干预,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使患者的工作、生活与社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在得知患病后,往往会表现为焦虑、自卑及抑郁等心理,进一步发展为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与记忆力下降等表现。为了确保噪声岗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通过职业健康体检,可对工作人员的听力损失水平及性质进行有效评估及判定,进而早期发现职业健康损害及职业病,并充分明确职业禁忌证,进而进行早期针对性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8]。
当前,针对噪声聋患者,多以神经营养剂、血管扩张剂、维生素及高压氧疗等综合治疗为主[9-12]。噪声聋虽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器质性危害的现象,但容易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且综合治疗对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往往有限[13]。为确保噪声聋的临床治疗效果,需做到从根源采取措施,即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配合开展耳穴按摩,取耳门穴、听宫穴、中诸穴、听会穴、太溪穴、翳风穴及三阴交穴等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每次按摩时间为10 s,每日按摩1次,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14]。此外,指导患者每日静坐或闭目养神,以通过意念控制肌肉、神经等[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3738名工作人员中,最终检出噪声聋患者13例。干预后,噪声聋患者的SDS、SAS、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此可见,对噪声岗位工作体检人员实施职业健康体检,针对噪声聋展开对应防治是可行性的。
综上所述,对于噪声岗位工作人员而言,其职业健康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通过对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展开职业健康体检可明确噪声聋患者,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后,可有效改善噪声聋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