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肖邦的故乡

2020-10-10 06:04洪慧玲
畅游行 2020年6期
关键词:波兰人华沙肖邦

洪慧玲

惦念故乡的伟大音乐家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Frang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华沙以西46公里的郊区热拉佐瓦沃拉(之elazowaWola),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自小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岁时便己创作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小小年纪便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不足20岁已在当地具有名气。

1830年,20岁的肖邦因波兰起义事件,移居法国巴黎。他很快便爱上了这座城市,但也深爱着自己的故乡波兰。肖邦在巴黎度过了他的后半生,直至1849年因肺结核逝世,享年39岁。他虽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PereLachaise Cemetery),却要求将心脏移至华沙,安放于圣十字教堂(Holy Cross Church)。教堂的柱子上刻有《圣经》马太福音6章21节:“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而其好友也将故乡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洒在他的墓上,使他能安葬于波兰的土地下。

肖邦一生虽甚少公开演出,作品却对世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品大部分以波兰为题,计有波兰舞曲十余首、玛祖卡(Mazurka,一种波兰民间舞蹈)59首,算是对故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而波兰对这位伟大的“钢琴诗人”的爱,还以深情的回报:华沙瓦津基皇家公园(Royal LazienkiPark)里矗立着肖邦纪念碑:老城区的肖邦博物馆(Fwderyk Chopin Museum)里收藏着肖邦作品与钢琴等:每5年,华沙都会举办一次肖邦钢琴比赛:华沙的机场原本名为奥肯切机场,也改名为华沙肖邦机场(Warsaw Chopin Airport)……以上种种,无不在述说着波兰对伟人的不舍。

走在肖邦住居过的克拉科夫郊区(Krakowskie Przedmiescie)大街,我不住猜想,要是肖邦临终前能回到自己熟悉的街道,他会如何度过在华沙的最后时光?

战后重建之地

从芬兰罗瓦涅米(Rovaniemi)来到波兰首都华沙(Warsaw),我发现两座城市有极为相似之处——两者皆为战后重建之地。不同于芬兰人以驯鹿为理念,重新规划了城市,波兰人自1945年起花了5年,按照意大利画家贝纳多·贝洛托(Bernardo Bellotto)的油画和老照片,重建记忆里的房子,让老城里的宫殿、教堂等熟悉景观,重新走入人们的視野。

1918年,波兰经历了123年的挣扎,终于重新夺回自主权,恢复了独立。而华沙,则再度成为国家的首都,并在接下来的20年,迅速发展成一座美丽的城市。不幸的是,华沙在二战期间被两大极权主义国家所摧毁。为解放国家,1944年8月1日的华沙起义应运而生。这场波兰起义军反抗纳粹德军的战役虽然坚持了63日,最终仍告失败。希特勒下令不留活口,将华沙夷为平地。在战后重建时期,许多流放在外的波兰人都回到国土,投身重建工作,让饱受战火摧残、85%被毁的城市重生。

位于皇家城堡(The Royal Castle)前的华沙城堡广场(CastleSquare),是老城区的入口,也是集会、观看街头表演和演唱会的地点。这里被称为华沙最美丽的地点,气派的皇家城堡,以及广场上矗立的西吉斯蒙德圆柱(Sigismund's Column),虽然都是战火后重建,却书写着这座城市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远离了旧时代的新城

有别于老城的古典韵味,新城与我们熟悉的亚洲城市极为相似,有着宽阔的车道和现代化的建筑。稳健的发展隐喻着波兰人已走出沧桑,迈向和平的生活。作为波兰的最大城市,华沙是政治、文化与经济中心,市内拥有82座公园,覆盖了城市的8%,是欧洲最佳绿色城市之一。波兰的许多城市如华沙、格但斯克(Gdafisk)及克拉科夫(Krakow),都依1,047公里长的维斯瓦河(Vistula River)而建。贯穿波兰的这条河孕育了璀璨的文明,也赋予了城市大自然环境,供人们进行休闲户外活动。

近几十年来,潜在的经济优势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吸引了许多海外企业前来华沙投资。蓬勃的发展优化了当地生活素质,相对也让塞车情况日趋严重。为了避开塞车问题,居民倾向以有轨电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由于巴士一般不太准时,搭乘几次后,我也像当地人一样挤进永远客满的有轨电车,在城市里穿行。在华沙乘坐电车不必在验票机上验票,我们搭了多日也不见检票员查票,后来得知他们采随机上车验票制,旅客一般是他们的检验对象,逃票者将被罚款,就算车票有效期逾时几分钟也难逃一劫。

“斯大林的注射器”

走在新城区内,一眼便可看见地标性建筑科学文化宫(Palace of Culture and Science)。这座高耸的建筑物是斯大林送给波兰人的礼物。楼高234米、42层,内有3,288个房间、1个泳池、3个剧院、1座博物馆和1个大型会议厅,是波兰境内最高的建筑物。30楼的观景台可让旅客一览华沙美景,大楼内的餐厅等设施也开放让群众光顾。

新城区的另一代表建筑,是圣卡西米尔教堂(St.Kazimierz Church)。教堂前是新城广场(New TownSquare),周围全是餐厅。天气好的日子,坐在户外一边享受阳光一边进餐,看着广场上来往的人群,可以感受到这座古老城市的生机。华沙除了有肖邦,还有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居里夫人从前的故居和实验室,如今成了居里夫人博物馆(Maria Sk{odowska.Curie Museum),馆内展出与她日常生活和科学工作相关的物品,供后人瞻仰。

细品古城之韵

你可以不去华沙,但绝对不能错过克拉科夫(Krakow),这是朋友对我的叮咛。作为波兰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克拉科夫曾是国家的首都,是波兰王朝茁壮成长的地方。在14至16世纪的全盛时期,这里是欧洲的重要文化中心,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中世纪建筑,历史中心在1978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穿越著名的14世纪圣福里安门(St.Florian'sGate)而入,会来到繁华的圣福里安街。街道两旁设有餐厅、咖啡厅、酒店、纪念品商店等,可说是老城最热闹的商业区,从这就能看见高耸的圣玛利亚教堂(St.Mary's Basilica)。沿着大街往前直走,尚未抵达中央市集广场(Rynek Glowny)就听见远处传来的喧嚣声。广场上人声鼎沸,有的人坐上装饰华丽的马车绕城参观,有的蹲下喂食鸽子,有的坐在露天咖啡馆聊天……似乎正努力还原城市在中世纪时期华灯璀璨的景象。

最精致的教堂

中央集市廣场是波兰,甚至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圣玛利亚教堂、市政厅塔楼(Wie2a Ratuszowa)和纺织会堂(The Cloth Hall)是广场上最耀眼的建筑。广场中央有个记载着古代生活故事的地下博物馆,展示着人文与建筑的发展,而纺织会堂以前是纺织品贸易场所,现在变成了出售波兰纪念品的地方,商业氛围过于浓厚,因此没多作停留,便离开到圣玛利亚教堂去。

买了门票入场。才发现参观教堂的人寥寥无几。建于14世纪的红砖双塔哥特式教堂外观不算特别精致,但内里的装潢却叫人惊叹不已。繁复的瑰丽雕塑与装饰是我近年所见最精致的教堂之一,几乎无一处是单调沉闷的,难怪会成为波兰人民修建教堂的参考。至于那不同高度的双塔,听说那是由两兄弟所建,后因嫉妒而将至亲杀害。如今教堂墙上仍挂着那把凶刀。

新与旧的冲突

克拉科夫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老城区,要是来上两三次,所有大小景点都能游个遍。在城里的3天,除了中央市集广场,待最久的地方大概就是广场南方的瓦维尔山丘(Wawel Hill)了。

这座海拔228米高的石灰岩小山,位于维斯瓦河,从旧石器时代起,便为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据说早在7世纪,斯拉夫人就开始居住在此。居高临下的这片土地,记载着波兰几世纪的兴衰,在波兰政治、宗教与文化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波兰的历代统治者都曾选择瓦维尔山丘作为王室的居所,是瓦维尔大教堂(Wawel Cathedral)和瓦维尔皇家城堡(Wawel Royal Castle)的所在地。在17世纪初迁都至华沙之前,皇家城堡一直都是波兰的皇宫。而庄严神圣的大教堂自1320年起,便是波兰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的场地。此外,它也是波兰已故统治者、诗人与名人的长眠之地。

在蓝天下望着糅合了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大教堂,老旧的、新增的,冲突的美感反而凸显了它充满故事的过去,恰如游走于旧时光与新时代的波兰一样,引人慢慢探索,细细体会。除了感受历史的美,瓦维尔山丘也是欣赏晨光和夕阳的好地点。晨昏之间的柔美光线下,站在山丘上俯视着这座老城,时间仿佛就要在那一刻静止。

第一次到波兰旅行,我不敢说自己有多了解这个国家,许多事都是我后来阅读得知的,包括历史书上所讲的过去、趋势分析所谈的未来。有时候旅行就是这样,当下懵懵懂懂,后来才恍然大悟,但这也没什么不妥的,不带有预想,才能更纯粹地去感受。

色彩斑澜的民俗艺术

要了解一个国家,从民俗文化着手是十分接地气的方式。历史长河中,波兰曾几度覆灭与重建,然而其浓厚的民俗文化,并未因此而消失。不得不提的是波兰人的国服——Stroje Ludowe,无论是花样或线条皆颜色鲜艳,搭配蕾丝花边、刺绣、亮片与彩珠,在内搭的天鹅绒白上衣衬托下,十分吸睛。每逢民间节日、婚礼或宗教庆典上,男男女女穿上这种民族服装跳舞,如同翩翩彩蝶。

不同地区的Stroie Ludowe有所不同,如位于低地的沃维奇村庄(Lowicz),服饰特点是下摆绣有彩色条纹,而高山服饰则有心形装饰图案。女性会戴上珊瑚或琥珀制饰品,搭配与裙子同样色彩艳丽、做工精致的马甲外套:克拉科夫的男性则会戴上软角帽。波兰近年流行复古,到当地餐馆进餐,经常可见身着民族服装的侍应生。想对波兰传统服装有进一步的了解,到华沙时切莫错过参观国家民族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in Warsaw)。

源自中国的剪纸艺术,在波兰也发展出自家的特色。剪纸在波兰语叫Wycinanki/Wycinanka,波兰剪纸融入了民族传统与犹太文化,与其民族服饰同样丰富多彩。不少剪纸剪成了星星、圆圈、树木、动物如小公鸡(Kogutki),以及花朵的形状。波兰人会将完成的剪纸作品贴在窗户、墙壁或挂在天花板托梁上。如今,这些剪纸图样也成为纪念品上的装饰图案。

美丽彩蛋互赠祝福

除了剪纸和民俗服饰,波兰的鸡蛋彩绘(Pisanki/Pisanka)与玻璃工艺也耀眼夺目。据传,波兰彩蛋的传统可追溯到10世纪末。在斯拉夫信仰中,鸡蛋与太阳神的崇拜有关,象征着新生命和诞生。因此每逢春季和复活节,波兰人习惯互赠鸡蛋,而装饰鸡蛋的工作,必须由女性进行。制作波兰彩蛋的方法有画蛋(Kraszanki)及刮蛋(Pisanki),前者使用天然或人造食用染料为蛋壳上色,后者则是以刮的方式在彩蛋表面形成图案。也有人用蜡来画蛋,更有人将各类材料粘在蛋壳上做成帖蛋(Okleianki)。波兰人在复活节时还会制作镂空蛋(A2urki),这是一种十分讲究手工的技艺。

丰富的文化色彩,也展现在一年一度的棕树节(NiedzielaPalmowa)上。这项天主教节日,是为纪念耶稣骑着驴胜利地进入耶路撒冷,当地人自中世纪以来便一直在这天庆祝。一般上,棕树节落在复活节前一周,让人们欢庆至复活节。期间,许多商店都会售卖棕榈树(Palma wielkanocna)。传统的Palma是以柳条制成,不同地区的Palma制作方式和外观各不相同。信徒们会把Palma带到教堂,请神父祈福,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伤害与疾病、收入丰厚,并在节庆结束时燒毁它们。五彩缤纷Palma点缀了整个节庆,让庆祝活动更具欢腾气氛。许多城镇和地区都会在复活节举办Palma比赛,最高的Palma可高逾30米。

猜你喜欢
波兰人华沙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冰岛的夏天没蚊子?
世界最漂亮的鸡
肖邦的魔法
波兰 华沙起义73周年
“享受排队”的波兰人
对不起,我以为你是我的女朋友
小狗圆舞曲
一夜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