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燕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班主任育人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班主任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将“五育”并举贯穿生活和学习细節中。
一、德育为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学生的一切外显,包括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其内因都与品德有关。
1. 确定目标,贯彻常规。在每学期开学之前,我都要问自己四个问题:我要带出怎样的学生?我要带出怎样的班级?我的班级建设目标的关键词是什么?我要采用什么方法?比如在五年级上学期,我希望学生能全面、自信、高效,希望班级能够活泼向上,所以将目标关键词确定为勤学、上进。目标确定好之后,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将目标贯彻到常规教育当中。
班级常规工作可以分为“日工作常规”“周工作常规”“月工作常规”“学期工作常规”。如果是新接手一个班的大循环教学或小循环教学,我还会提前制定好“六年工作常规”或“三年工作常规”。比如,我们班每天都有专人对每一个专项进行检查记录和评比。早上一到校有检查校服红领巾穿戴情况的,上课铃响后有检查课前准备情况的,午餐时有检查吃饭情况的,等等。除了督促检查学生的每日常规,我还会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专项检查周、专项评比月。比如,课前准备专项检查周、课间活动专项检查周、路队专项检查周、午餐午托专项检查周等,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2. 关注心理,培养自信。我一直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做得最多的就是提供各种展示平台。比如组织开展手抄报比赛、读书卡比赛、辩论比赛、诗词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篮球比赛,等等。赛后,我会及时将活动照片分享到班级V校平台,全校的学生、教师、家长都能看见,这对参与者是最大的鼓励。有一些比赛,我们家长委员会还会准备奖品。这样多管齐下,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能获得自信。
除了创造比赛平台,我们班还有一个长期的展示锻炼平台,即班队课堂。比如五年级上学期,我们班就有接近30人在班队课上担任过主持、助手、背景设计等,虽然这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是什么大场面,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实实在在锻炼自信心的渠道。
二、体育为枝,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合作能力和意志力,还能让学生成年后感受到体育的快乐和美感,增添生活情趣,为一生的健康生活打好基础。
1. 积极参与,感受快乐。为了切实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和素养,我班最低层次的标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体育活动。在学校有这个要求,在家里也有这个要求。我布置的暑假或寒假作业当中都有一项是每天运动一个小时。
2. 一专多能,提升技能。对于体育第二层次的标准是“多能”。对于一些较为普及的运动项目,我要求学生人人要学会,比如跳绳、踢毽子等。我还建议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游泳,因为游泳既是保护自己的手段,又是非常有益的体育运动,一旦学会,终身受益。最高层次的标准是“一专”。我鼓励家长和孩子商量,最好能参与一项专业的体育训练。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班有20多人参与了专业队训练。表现特别突出的有武术队的、足球队的、篮球队的、羽毛球队的,在校运会和各级各类比赛中,他们屡屡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过程的艰辛和结果的甜美,教会孩子什么叫勇敢、坚持。
三、美育为花,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为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我也是在各个方面都注意引导。首先,教师要有榜样的作用。比如,形象美,我每天向学生展现一个端庄大方、干净利落的形象,让他们知道:衣服整洁是美,发型合适是美,指甲干净是美,抬头挺胸是美,落落大方是美。除了外形的整洁,更重要的是展示内在美,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树立一个具有美感的形象,以此来引导他们初步的审美观。其次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美感。比如在手抄报、读书卡的制作活动中,我都会及时评比和展示学生的作品,以此来强化善于表现美的行为。第三,时时刻刻在生活细节中渗透美育。师生每天绝大部分时间待在教室里,所以班级文化环境是教育的主阵地。每天从早上来学校的那一刻起,我就引导学生由外而内进行关注。比如早晨班级有专门进行仪表检查的同学,检查大家穿校服、戴红领巾及头发、指甲的情况,发现不够整洁的就及时提出并整改,在早读后花一分钟进行小结。下午也有专门整理课桌椅及检查抽屉整理情况的同学,对于不爱收拾的同学也及时进行通报和教育。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小学生正处在“童蒙养正”的阶段,必须培养他们基本的真善美的观念,养成初步的是非观。因此,我们班的学生虽然也调皮,但是都比较积极向上,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既能做到外表整洁,也能做到内在文明。我想这些美的观念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都能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劳育为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对他们进行指导。刚刚入学的孩子的确还不太会扫地拖地,但对劳动有着极浓的兴趣,因此我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每天放学后轮值。在刚开学的两周,班主任一定要手把手地教学生扫地拖地的方法,这也是一项技能,能培养学生做事的条理性和观察能力。
教会学生值日之后,任务就可以交给组长了。组长要及时汇报组员扫地的情况,班主任还要结合每组值日的情况及时进行表扬和批评。每周一校会上有专门的值日情况汇报时间,针对班级劳动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整改。定期评出优秀值日生、劳动小能手、最美值日小组等等,期末还设有专门的“劳动之星”奖项。通过一系列的评价逐步培养学生做好分内事,尽职尽责。
但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单靠在学校做值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家里承担一项家务,并且建议家长要经常关注指导,如果孩子忘记或者偷懒时,不要图一时省事就不了了之,因为做家务的最大意义并不是做事本身,而是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