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敦其其格
(集宁师范学院 学生工作部,内蒙古 乌兰察布01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是高校办学的目标,而学生满意则是人民满意的重要主旨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服务特质日益明显,如何提升学生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工作无法绕开的一个现实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高校学生工作若想更好地做到围绕、关照、服务学生,就必须了解和把握学生对学校学生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总结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审视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争取实现令学生满意的管理服务。
本研究从“学生满意”的视角,针对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助学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的满意度调研。通过调研全面审视我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现状,了解整体情况,找出问题和短板,继而改进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更好地为广大学生群体服务。
1.调研对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生
2.调研形式:网络问卷,学生通过手机app完成
3.调研内容:学生对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资助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的满意度。
1.问卷设计: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出发,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
2.问卷测试:通过不同的选项和学生主观的作答了解最真实的状态。
受访人数2174人,大一年级900人、大二年级624人、大三年级499人、大四年级151人;男生406人、女生1768人;文科1534人、理科640人;学生干部505人、普通学生1669人。
1.总体满意度
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否满意?
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很满意”594人(27.32%),“满意”946人 (43.51%),“一般”564人(25.94%),“不满意”的70人(3.22%)。
数据显示,学生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满意率70.74%。但我们也必须看到,29.16%的人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表示不太满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队伍建设、教育内容、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2.分项满意度
(1)学生事务管理满意度
①你认为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与学生沟通协调和服务态度方面的表现如何?
在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与学生沟通协调和服务态度方面表示“很好”682人(31.37%),“好”796人(36.61%),“一般”616人(28.33%),“不满意”80人(3.68%)。学生满意率67.98%,32%的人觉得沟通协调和服务态度不够理想。
②你认为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如何?
认为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与学生沟通“畅通”832人(38.27%),“比较畅通”1078人(49.59%),“不畅通”147人(6.76%),“不沟通交流”117人(5.38%)。在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与学生沟通交流方面,表示比较畅通87.86%,认可度较高。
③你认为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困难主要有哪些?(多选)
对沟通困难的原因表示“自己没有问题需要与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交流”1110人次,“自己时间少”1045人次,“自己不愿与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交流”454人次,“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不愿与学生交流”602人次。
数据显示,学生主观上不太愿意沟通交流的情况较普遍,有部分人认为是学生事务管理干部不愿意与自己交流沟通。
④你认为学生事务管理干部最需要提高的地方有哪些?(多选)
认为学生事务管理干部需要“提高办事效率”1371人次,需要“加强学生事务管理能力”1233人次,需要“与学生平等对话”1178人次,需要“扩大知识面”734人次。
数据显示,选择“希望提高办事效率”的最多,其次是“加强事务管理能力”,再次是“扩大知识面”。表示学生对学生事务管理干部自身工作能力和效率提升的要求较高。选择“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也较多,显示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被尊重的需求高。
⑤你认为我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执行力度如何?
对我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执行力表示“很好”672人(30.91%),“好”901人(41.44%),“一般”551人(25.34%),“不满意”50人(2.30%)。
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执行力满意率72.35%,表示欠缺27.64%。数据显示,执行力总体认可度较高,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⑥你认为我校学生事务管理干部在通知、文件传达方面效率如何?
在传达通知、文件的效率问题上表示“非常好”683人(31.42%),“较好”994人(45.72%),“一般”426人(19.60%),“不好”71人(3.27%)对传达通知、文件等方面的效率表示满意77.14%,认可度较高。也有22.87%的人表示效率还需提高。
⑦你认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哪一点让你最满意?
受访学生表示满意的点集中表现在“办事效率高”和“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上,显示学生对学生事务管理干部的工作态度给予了较高的认可。
⑧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方面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答复“希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的较多,显示学生被尊重和平等对话的需求较高。
(2)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
①你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程度?
在受访学生中“非常需要”心理健康教育454人(20.88%),“比较需要”555人(25.53%),“一般”837人(38.50%),“不需要”328人(15.09%)。
数据显示,需要心理健康教育46.41%,不满半数,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认为自己心理健康,无需接受此类教育引导;二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功能了解不够,认为只有心理出现严重问题才有这个必要。
②你对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的看法?
认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必要”868人(39.93%),有“必要”1107人(50.92%),“没有必要”67人(3.08%),“无所谓”132人(6.07%)。
数据显示,受访学生中认为有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占到90.85%。
③你认为自己需要哪一方面的心理指导?(限选三项)
在受访学生中,对“就业”方面的心理指导需求量最高,其次是“人际关系”,再次是“沟通技巧”和“学习”。
④学校开展了哪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选)
数据显示,多数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次是心理咨询,再次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了解团体辅导的人数较少。
⑤你喜欢以哪种单位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数据显示,以“朋友圈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受欢迎,占34.73%,其次是以“个人”为单位,占32.34%,再次是“社团”,占18.68%。
⑥你喜欢哪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答案较集中的是“心理咨询”1219人次,“实践活动”1140人次,“课堂教育”725人次。
⑦你喜欢哪种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同学交流”1164人次,“校园海报”1023人次,“网络宣传”863人次,“校园广播”832人次。
⑧面临压力或烦心事,你怎样解决?
面对压力和烦心事时,选择“向朋友倾诉”1622人次,“向家长倾诉”790人次,选择“向心理老师倾诉”431人次,“向辅导员、班主任倾诉”279人次。“向其他任课老师倾诉”的不是很多。选择“其他”和“憋在心里不说”的人数较多。
⑨你认为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由什么引起?
就引起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选择“人际交往”762人 (35.05%),“就 业 压 力”483人(22.22%),“学习压力”351人(16.15%),“情感问题”291人(13.39%),“对环境的不适应”239人(10.99%),家庭问题48人(2.21%)。
⑩对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了解吗?
表示了解学校心理咨询工作825人(37.95%),“不了解”1349人(62.05%)。
数据显示,心理咨询工作宣传力度有些薄弱。
⑪你对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了解?
对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示“了解”449人 (20.65%),“有 一 些 了 解”1142人(52.53%),“不了解”532人(24.47%),“不关心”51人(2.35%)。
⑫你是否参与过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参与过”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1091人 (50.18%),“没 参 与 过”888人(40.85%),“不知道有此类活动”195人(8.97%)。
⑬你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满意?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示“非常满意”535人(24.61%),“比较满意”1006人(46.27%),“一 般”584人 (26.86%),“不 满 意”49人(2.25%)。
数据显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率为70.88%。
⑭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希望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较多,也有“希望扩大活动覆盖面”的意见。
(3)助学工作满意度
①对学校现有的各类助学政策是否了解?
对 学 校 助 学 政 策 表 示 “了 解”647人(29.76%),“比较了解”673人(30.96%),“知道一点”681人(31.32%),“不了解”173人(7.96%)。
数据显示,60.72%的受访学生了解学校的助学政策。
②了解各类助学政策的途径是?
对助学政策的了解途径是通过“同学告知”333人 (15.32%),“班干部宣传通知”1292人(59.43%),“学校网上信息”241人(11.09%),“主动咨询班主任”获知的308人(14.17%)。
数据显示,通过班干部了解59.43%,半数以上受访者表示通过班干部获知资助政策。
③你熟悉贫困生认定过程吗?
在受访学生中,对贫困生认定过程“熟悉”620人(28.52%),“大致了解”1067人(49.08%),“不清楚”487人(22.40%)。
数据显示,对贫困生认定过程“熟悉”的人不足三分之一,“大致了解”占到一半。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认定过程。
④你认为当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多选)
对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答案较集中的是“目前工作良好,不存在问题”1092人次(50.23%),“存在信息不透明,评定不合理情况”717人次(32.98%),“学生信息存在造假问题”226人 (10.40%),“有 轮 流 坐 庄 现 象”139人(6.39%)。
数据显示,多数人较认可贫困生认定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异议。
⑤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评定贫困生的主要标准?(限选三项)
对于贫困生认定的主要标准,学生答案较集中的选项为“家庭经济情况”“贫困证明”“特殊家庭”“家庭发生重大变故”。
⑥在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如果家庭收入相同,你认为以下哪个因素最重要?
评定贫困生时,在家庭收入相同条件下,最重要的参考因素是“家庭人口健康状况”706人(32.47%),“家庭经济来源”642人(29.53%),“意外变故”476人(21.90%),“家庭人口结构”281人(12.93%),“其他因素”69人(3.17%)。
⑦认为学校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是否合理?
受访学生中1204人(55.38%)认为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合理,327人(15.04%)认为标准不合理,643人(29.58%)表示说不清楚。
⑧认为学校申请助学贷款的程序和条件是否科学合理?
认为学校申请助学贷款的程序和条件“合理”1295人(59.57%),“不合理”150人(6.90%),“说不清”286人(13.16%),“没有办过,不知道”443人(20.38%)。
⑨认为学校助学政策和措施是否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要?
受访学生中405人(18.63%)认为学校政策和措施满足了贫困生需要,1387人(63.80%)觉得“基本满足”。
数据显示,82.43%的受访者对学校助学政策和措施表示基本满意。
⑩如何理解奖学金、助学金的目的?
对奖助学金的目的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认为是为了“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1547人次,“激励学生学习”1373人次,“培养人才,实现平等教育”903人次。
⑪拿到奖助学金时如何使用?
对奖助学金的用途回答“将其作为学费、生活费”1460人(67.16%),“买一些书籍,学习用品等”367人 (16.88%),“填 补 家 用”170人(7.82%),“存起来以后使用”152人(6.99%),“邀请同学或朋友吃饭庆祝”25人(1.15%)。
数据显示,多数学生能够做到正确使用奖助学金。
⑫你认为调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公示受资助情况是否侵犯他们的隐私权?
在受访学生中,认为调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公示受助情况会侵犯隐私权487人(22.40%),不会侵犯1027人 (47.24%),“不好说”660人(30.36%)。
学校在调查贫困生或公示受助情况时应选择得当的方式方法,以保护学生隐私。
⑬你对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做的工作是否满意?
对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做的工作表示 “满意”672人 (30.91%),“较 满意”865人(39.79%),“一般”565人 (25.99%),“差”72人(3.31%)。满意率为70.7%。
⑭认为应该如何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工作,使其更趋合理科学?
希望“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政府和学校加大助学投入”1478人次,“明确政策标准,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1378人次,“联系外界单位,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和就业机会”1082人次,“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助”914人次。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①你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态度?
对思政类课程认为 “很有必要”1167人(53.68%),“通过适当的方式和形式可以接受”889人(40.89%),“不喜欢,认为没必要”74人(3.40%),“无所谓”44人(2.02%)。
数据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思政类课程有必要,但应在授课方式方法上做创新,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
②你关心政治时事吗?
对时事政治“很关心,经常与同学评论”454人(20.88%),“比较关心,常看新闻、报纸”1068人(49.13%),“不大关心,只是偶尔看看新闻”652
人(29.99%)。70%的受访者较关心时事政治。③周围的同学经常议论的中心话题是?
经常议论 “日常学习和生活问题”798人(36.71%),“毕业问题”785人(36.11%),“国际国内重大形势及热点问题”237人(10.90%),“恋爱问 题”142人 (6.53%),“同 学 关 系”110人(5.06%),“其他”102人(4.69%)。
④你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认为当前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学生需求实际联系不够紧密”644人(29.62%),“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创新”568人(26.13%),“教育过程形式主义”414人(19.04%),“理论空洞抽象,没有或很少与实践相结合”393人(18.08%),“其他”155人(7.13%)。
⑤如果学校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开展下列专业的讲座,你会选择参加?
受访学生感兴趣的讲座“就业辅导讲座”1336人次,“心理健康辅导讲座”929人次,“励志讲座”926人次,“普法教育讲座”709人次,“国际国内重大形势及热点问题讲座”594人次,“人文素质讲座”544人次,“考试辅导讲座”494人次。
⑥你参加学校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的动力是什么?
参加学校各种主题活动的动力,选择“能很好地锻炼和提高自己”1626人次,“促进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就业增加筹码”969人次,“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感情,扩大交际面”872人次,“树立理想信念”715人次,“丰富课余生活”642人次,“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640人次。
⑦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认为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影响“非常大”630人(28.98%),“比较大”1003人(46.14%),“影响不大”441人(20.29%),“没有影响”100人(4.60%)。75.12%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影响较大。
⑧教育者(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是否与你课后交流?
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经常与学生当面进行思想交流”879人(40.43%),“经常与学生 通 过 电 话、短 信、 邮 件 进 行 交 流”644人(29.62%),“基本上不与学生进行交流”519人(23.87%),“从不交流”132人(6.07%)。
⑨对主题班会的兴趣情况?
对主题班会“很感兴趣”603人(27.74%),“有点兴趣”1019人(46.87%),“无所谓”297人(13.66%),“不感兴趣”255人(11.73%)。
⑩喜欢何种形式的主题班会?
喜欢“文艺表演”形式主题班会1529人次,“灵活多样”形式1340人次,“学生讨论”形式798人次,“竞赛”形式496人次,“班主任主导教育”形式474人次。
⑪主题班会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认为主题班会对学生成长“很有意义”881人(40.52%),“有点意义”966人(44.43%),“没意义”194人(8.92%),“不知道”133人(6.12%)。近85%的学生还是认为主题班会对学生成长有意义。
⑫是否参加过校、院开展的思想动态调研活动?
回答 “参加过”思想动态调研1139人(52.39%),“没参加过”1035人(47.61%)。
数据显示,受访学生中近半数的人未参加过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有必要加强思想动态调研的覆盖面。
⑬喜欢哪种思想动态调研形式?
喜欢“问卷”形式1326人(60.99%),“座谈会”形式569人(26.17%),“个别访谈”形式279人(12.83%)。
⑭你对大学生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是?
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表示“赞成”1343人(61.78%),以“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可以接受”677人(31.14%),“没必要”154人(7.09%)。
⑮你愿意用课余时间与思政课老师或者辅导员、班主任进行网上交流吗?
对与思政课老师或辅导员、班主任进行网上交流表示“愿意”1546人(71.11%),“不愿意”263人(12.10%),“无所谓”365人(16.79%)。
⑯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你最喜欢的方式?
喜欢“社会实践”998人(45.91%),“网络互动”691人 (31.78%),“主 题 活 动”275人(12.65%),“传统授课”210人(9.66%)。
⑰你较常使用的是哪种软件?
受访者常用的软件,选择 “微信”1371(63.06%),“QQ”656人(30.17%),“微博”147人(6.76%)。
⑱请对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建议:
“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意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等建议比较多。
从调研整体结果看,学生对我校学生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助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满意率在70%以上,但也有近30%的人表示不很满意,对此,需要我们开展更加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提升学生工作质量。
从分项调查来分析,在学生事务管理满意度方面,学工干部与学生沟通交流渠道较畅通,但是学生因主观原因不怎么与学工干部沟通交流现象较普遍。学生对学工干部自身工作能力和效率提升的要求较高,希望与老师平等对话的需求较高。学生对学工干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认可度较高。
在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方面,对学校心理学教学工作的满意率为70.88%,总体可以。但是,对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些了解的人群占52.53%,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不了解”的占62.05%,“没参与过”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40.85%。数据显示,学生了解这一领域的工作不够,活动参与率不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力度需要加大。
在助学工作满意度方面,82.43%的受访学生对学校助学政策和措施表示满意,70.7%的学生对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但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熟悉”的人不足三分之一,“大致了解”几乎占到一半。有近一半的学生对认定质量持怀疑态度,说明在这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工作透明度。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能认识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重要性的占94.57%,其中近40%的同学还对课程的形式提出了要求,这充分证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广泛的认同,但希望在教育形式上有所改变,即需要改变传统思政课堂的单纯讲授模式,以更贴近学生、用学生易于接受且乐于接受的形式完成课堂教学。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数据显示近30%的同学不大关心时事政治,周围同学经常议论的话题也主要围绕日常学习、生活问题、毕业问题、恋爱问题、同学关系等方面,仅有10%左右的同学比较关心国际国内重大形势及热点问题,这充分证明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乏味、脱离学生实际。这一点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也得到验证。同学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需求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创新、教育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理论空洞抽象、脱离实践。
基于上述结果,可推断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学生需要而学校不能以学生接受的方式来满足。那么学生接受什么样的形式和方式呢?调查数据显示,在我们给出的传统授课、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辅导员班主任参与、思想动态调研座谈会、社会实践、网络互动等方面,学生参与度并不高,对主题班会很感兴趣的仅占27.74%,对传统授课持赞成态度的不足10%,对思想动态调研竟有近一半同学从未参加过,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需要不断创新和真正做到全覆盖。调查结果里近80%的学生更喜欢社会实践和网络互动的方式,要求我们应在这两个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90%以上的同学表示赞成,其中有31.14%的同学还看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合适的形式,包括在师生交流方面,71.11%的同学也选择利用网络。由此可见,夺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性、紧迫性。而对于网络软件的调查中,微信、QQ仍然是大学生主要交流媒介,但许多更新的媒介也逐渐走进了学生群体,这都是我们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和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