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 要:文章主要探究电视摄像中的艺术技巧。在研究过程中,以基本技术切入,分析摄影师在电视拍摄中,应当拥有镜头、角度、曝光与焦距、色温偏平衡光圈等摄影控制技巧。并依据上述要求,从色彩、构图、应用同期声、培养创作意识这几方面出发,提出电视摄像艺术技巧应用方法,以期为电视摄影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电視摄像;基本技术;艺术技巧;分析
中图分类号:J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1-00-02
电视节目是人们获取新闻资讯和娱乐享受等精神需求的传统方式中的一种,如若想要通过电视节目为人们带来精神享受,则需要制作人员拥有较高摄像技术。电视摄像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对素材的概括,通过有选择的处理后,保留完整整体视觉效果,搭配完美画面,不仅可反映出摄像师对形象的理性思考与感性审美,将电视图像质量提高,还能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展现出更加优质的电视作品。
一、电视摄像基本技术
(一)镜头要求
平稳的镜头方可保证摄像画面清晰度,其是指电视摄像所拍摄画面应平稳适度。电视摄像中通常会发生各种移动动作,如摇、拉、推、进等,此类动作拍摄均要保持摄像平稳,如若拍摄不稳,则后期剪辑难度较大,特别是运动镜头的拍摄,在主体拍摄中更要保持镜头稳定性[1]。
(二)角度要求
摄像角度是指摄像机拍摄过程中的视点,构图时以摄影取景器加以观察,确定拍摄画面位置。摄像师任务是明确摆设角度,以展现画面艺术,不同的片射角度对于画面人物、布局及景物所展现的内容影响重大。
1.正面拍摄。可将人物精神面貌充分表现出来,予以人联想,如父辈、长者等。此种拍摄方法有肃穆、庄重之感,常用于建筑与人物拍摄中。
2.正侧面拍摄。镜头光轴和轴线为90°,以侧面镜头勾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具有明确空间感与方向性,可充分表达出其动势感,常用于人物交流情感中画面拍摄。
3.反侧面拍摄。镜头光轴和轴线为135°,较少的面部拍摄,以人物背景为主,此角度主要是体现远眺,可对空间透视与物体线条加以强调[2]。
4.斜侧面拍摄。镜头光轴和轴线为45°,可体现任务立体形象,此种手法常用于刻画肖像,具有修饰人物刻画构造的效果。也可将其应用于建筑拍摄中,以体现建筑线条感。
5.反面拍摄。镜头光轴和轴线180°,镜头无法拍摄人面不知何处去,以背部为主,属于一种“含而不露”的方向,易让观众产生悬念。此种拍摄属于反常态画面造型,可突出人物视觉形象,以展现造型美学。
(三)曝光与焦距
控制焦距可一定程度上强化画面构成,简单而言电视摄像技术是利用光的技术,也需要控制曝光,强化场景特点形象与画面情绪。
1.曝光控制。摄像中高准确度的曝光可提高画面层次感,展现色彩差异,提高其质量。如若无法控制曝光,过度曝光,则会将画面饱和度降低,整体画面泛白,层次感不足。相反,曝光度如若不足,则会导致画面较暗,同样无法体现其层次感。调整曝光度并无统一规范,仅需根据摄像现场不同强度的愠色及光线等控制即可。
2.控制焦距。在时代发展下,电子产品更新速度极快,现如今广泛应用高清摄像机,其对于画面层次感具有加强作用,可提升画面质量,减少光线影响。但是,此类型摄像机难以有效控制焦距,对摄像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摄像师在拍摄中,应当强化色彩与对焦点控制,可使用高清色彩相继,避免以大光孔摄像机拍摄,尽管一定程度上此摄像机可提高艺术感,但难以控制焦距,易产生虚焦情况。
(四)色温偏平衡光圈
电视摄像中,是否正确还原色彩与色温和白平衡关系重大。不同光照下白色物体将会反射不同光纤,要求摄像师摄像中加以关注,做好白平衡调节,以免产生色差。同时,在电视摄像时,还需关注不同色温下的白平衡,方可有效避免色彩偏差。
(五)距离技巧
电视摄像中,距离的选取与确定将会影响画面表达意义与内容,具体如下:1.画面景别影响。景别大则拍摄距离较远,景别小则拍摄距离较近;2.画面景深影响。距离远则往往景深范围大,距离近则景深范围小;3.画面透视影响。一般画面中透视收缩表现得越明显,则表明摄像机与被摄对象越近,可凸显被摄体的空间透视与纵深感;4.画面物体立体影响。在改变朴舍距离后,画面影响不同大小比例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出现近高远矮、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情况,对物体立体形态造成一定影响。
二、电视摄像艺术技巧
(一)色彩
摄像工作中光线作为其中重要元素,良好处理光线可增加画面魅力,让构图更加完美清晰。并且,光线还具有弥补修饰的效果,突出拍摄主体,与艺人强烈艺术感染力。光线的不同不仅可可反映拍摄中周围时间、天气与环境,甚至可展现出主体所处时代,还可以借此体现拍摄主体的心情,让观众强烈认识到拍摄主体心理活动[3]。色彩可以予以人强烈的震撼感,人们对于色彩较为敏感,在画面构成中十分重要。不同色彩将会有不同感情基调的产生,艺术效果也有所不同。
(二)构图
电视摄像中构图作为重要内容,其质量高低可决定画面质量。电视摄像通常以画面构图展现主体,构图良好需要保证结构合理性,做到主次分明。构图中环境也是重要部分,包括背景与前后景,画面构图中不仅可通过环境陪衬主体,还能营造氛围,强化画面空间感,予以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而在控制构图中,一方面需要考虑线条构成,如画面中什么为主体线条,环境线条要素特点,主培体之间线条能够协调,是否呼应等,均需要加以考虑。并且,不同于传统摄像,电视摄像技术更加注重真实性,需要一次性进行拍摄构图,不能人为添加虚假事物,后期也不会对此大幅度加工调整;另一方面则应当作到虚实与动静结合,电视拍摄构图需以虚衬实、以静衬动,方可提高画面质量,为画面塑造美感。画面需保证其真实性,但过于真实的画面则无法有效将其美感展现出来,美的效果并不突出,通过虚实结合可避开此缺陷,予以画面朦胧感[4]。而想要做到此效果,则需要重点关注空间与光纤,深入处理后实现主体与背景的统一。同时,在虚实结合基础上进行动静结合,是动态构图与静态构图这两种方法,做到抓拍不同状态的美。无论动态还是静态物体,其均存在奥妙特点,拍摄者应当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抓拍瞬间的魅力,做到画面有效衔接。如,拍摄奥运会场景式,拍摄射击选手的瞄准过程,可利用固定镜头引发趋于动态的发展,展现选手专注的神态。
(三)应用同期声
电视摄像中同期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包含诸多方面,如现场环境声像、人物声音等,属于多種声音的混合效果。在拍摄主体周围通常会有多种声音,此声音可为人们传递画面信息,实现气氛烘托,展示环境特点。在电视拍摄中,需剪辑师还原声音,添加同期声,以提高画面现场性与真实感,提高作品吸引力。
(四)培养创作意识
电视图像入木三分、栩栩如生是要求摄像者以自身技术性和艺术性支撑,一组组镜头连接构成整体拍摄内容,取景、形象、阳光、节奏等均变为镜头连接的章法与技巧。摄影应当拥有创作概念,体察故事发展与观众心里,以不同景色、角度和幅度表现故事情节,通过画面感规范化应用摄像技术与图像元素。焦距变化与镜头选择可让受众保持看向摄像机,体现摄影人故事情节指向性与创作意图。画面大小的改变则需要合理选择焦距,标准焦距下实现一般变化,特殊教具则需要应用在特殊需求中,非正常透镜也可展现新的含义。电视朴舍的一个角度选择或情节,均是以人员创作意识为基础,以多角度展现,补缺角度的单薄。
(五)注意事项
在摄像中需要对以下情况加以注意:一是不要“顶门”,拍摄中电视画面的人物全景景物或头部均顶着画框上沿,与画框下沿紧贴,甚至部分景物上下两条轮廓线与画框上下沿相挨着,挤得满满实实,此为“顶门”,效果可想而知,需避免此类错误;二是不要头重脚轻。拍摄时部分构图头重脚轻,大头小身,将景物与人物挤在画面上半部,下半部则闲置不用,将会对主体效应造成影响;三是不要随心所欲。在拍摄中随心所欲是过于随便,没有主要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摄像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摄影师在摄像中,需要在掌握众多摄像技巧的同时,把握摄像艺术技巧,予以观众更加强烈的视觉享受。因此,摄像师应当加强培养自身创作意识,根据实际拍摄主体,从色彩、构图、角度、焦距、镜头等多方面出发,合理布置摄像画面,以凸显图像立体感,展现出电视节目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何杰,梁昕.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19):150-151.
[2]毛馨.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艺术技巧[J].青年记者,2019(17):68-69.
[3]靳博.电视摄像的技术及艺术技巧分析[J].电视指南,2017(18):194.
[4]孙非.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技巧[J].青年记者,2017(1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