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融合及应用研究

2020-10-09 10:12赵慧子
艺术大观 2020年21期
关键词:融合应用美声唱法

赵慧子

摘 要:美声唱法有较多的技巧规范,流行唱法注重情感的共鸣,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将二者合理融合会产生创新的音乐表达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各自的特点与唱法的异同之处进行细致分析,研究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融合及其应用,以此对长期关注此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美声唱法;流行唱法;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1-00-02

美声唱法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近400年的历史,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改变,因此越来越多的唱法逐渐兴起,流行唱法就是其中之一,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也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二者有效的结合,也必将带来令人震撼的听觉盛宴,两者互补创新,使音乐的创新发展之路越来越长久,促进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一、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内涵及异同

(一)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内涵

美声唱法指喉头在保持呼吸位置状态下,呼出气流吹响声带,使打开的共鸣腔体能够完全、均匀共鸣的歌唱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混合声区唱法,真假声混合使用,使歌唱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能调动起来,形成了横膈膜控制气息进行演唱、挖掘人声,形成喉器下放的新技巧、高位置演唱、共鸣腔体打开的形式。

在流行唱法的演唱过程中,演唱风格相对自由、个性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歌词大部分采用生活语言,具有较强的即兴性和感染性,极易与听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二)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之处

1.两种唱法的相同点

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演唱都属于综合性的音乐艺术形式,对于呈现出的歌曲风格以及歌曲曲目的延长都和演唱者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不管是对于美声唱法还是流行唱法,演唱者在演绎时都要注重情感的流露与音乐作品本身的相互融合。在演唱过程中,对于气息的训练方式都是采用腹部与横膈膜产生共鸣,从而使气息稳定,能够持续不断的向外输送气息。两者的演唱状态都属于积极类型,曲风柔和,即使是悲情的歌曲也能较为自然、放松的表现。在演唱技巧方面,真假音的合理转换,让音乐更有层次感。在乐感方面,不管是流行唱法还是美声唱法,有了乐感的辅助,都会使整体的乐律更加优美、动听,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效果。随着多元化音乐的发展趋势,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都在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2.两种唱法的不同点

对于演唱技巧来说,美声唱法在进行低音部分的演唱时,注重胸腔的共鸣,声音沉稳有力,腹部与横膈膜的对抗,使喉头自然下落,在进行高音部分的演唱时,头腔共鸣比例增加,稳定喉部器官,使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增大音量,进而美化音色。

在流行唱法的演唱过程中,对于声音的处理会根据不同曲目的情感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歌词中带有层次的情感,不能用柔和、纯粹的音色进行演唱,这样会使歌曲中蕴含的层次感减弱,对于有历史沧桑感的歌词,应注意胸腔的共鸣,使声音更加沉稳。流行唱法即兴性很强,一首歌曲可以进行多次的改编和翻唱,对于节奏的不同把控、声调高低的调整都可以改变一首歌的风格,加上演唱者在表演时的即兴发挥,将歌曲进行拖音等,更加能够有效地渲染现场的气氛,将现场氛围引向白热化。

二、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有效融合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相融合时,最难控制的就是真假音的有效转换,如果演唱者无法控制这个技术点可能会出现破音的现象,从而影响听觉感受,无法达到预期的演唱效果。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针对真假音的转换进行练习,对于头腔和胸腔的气息进行合理调整,掌握好平稳的气息,对于在以后的演唱中有一个出色的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以后在音域中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1]。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有效结合,使音乐出现多样化元素,将音乐的情感表现得更加浓厚,与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使真假音的流畅转换更加出色。例如,美国著名流行女歌手玛丽亚·凯莉,她的经典作品《without you》,在演唱风格上采用真假音的有效转换,将低音和高音部分的完美衔接,演绎的非常出色,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有效结合,打破传统的音乐形式,使音乐的创造更加多样化。

例如一首《loving you》,完美地展现了流行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有机融合,作为一名专业的演唱歌手,同时接受两种不同演唱方式的训练,通过两者的相互结合,帮助演唱者赢得更多的受众,与受众建立更加浓厚的感情,同时也使歌曲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在演唱过程中将流行音乐情感的表达、美声唱法技巧的相互配合,使演唱效果達到极致,给受众演绎一场视觉盛宴。

在咬字方面要进行严格训练,演唱者的嘴唇形态要将圆字和扁字有效的完美连接。在吐字的过程中,演唱者的口型大小要严格调整,使发出来的音调、音色各不相同,有利于歌词内容不同表现形式的差异化,使演唱风格更加深层次的体现。前后字的衔接,对舌根、舌尖、舌面的把控要做到位,舌根音、舌尖音处于靠后的位置,舌面音处于中间位置[2]。对于演唱过程中,有些歌词的吐字没有鼻音元素,因此发音较高,有些歌词的吐字含有喉音元素,发音较低。在演唱时,注意高音、低音位置的有效转换,确保演唱的协调。在演唱过程中,还要注意吐字的头腹尾之分,由于有些歌词带有声母、韵母以及韵尾,因此对演唱者的要求很严格,在演唱过程中,咬字与吐字的拼音可以进行滑动,时间不宜过长,影响整体的演唱效果。再者,演唱的文字不能将大头音唱出来,声母与韵母的音量要保持一致。

三、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相融合的具体应用

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有效结合,在使用大量声音的转换技巧的同时,让声音更加具有亲和力,使演唱的整体效果能够更深层次地表现出来,实现唱法的相互融合与互相通融。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老师就用美声唱法录制流行歌曲专辑《情释》,演唱风格独特,声音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加上伴奏的完美配合,使得节奏更加大气高贵,意境悠远而唯美,营造出丰茂景色,达到很好的效果。《中国好声音》的学员平安,将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进行结合,一首《我爱你中国》,声音圆润且有丰富的质感,大气磅礴且有深深柔情。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更深层次的表达,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让观众更感同身受。

音乐剧就是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相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流行音乐没有出现的时候,大部分舞台剧都是采用美声唱法进行表演,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剧作品,偏向古典声乐艺术的演唱,后来流行音乐的诞生,使舞臺剧增加了流行唱法元素,使得舞台剧的唱法内容更加多样化,在情感表述上更加细腻,旋律以及节奏方面十分鲜明,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更加明确,在音乐剧中被广泛应用。

最初流行唱法和美声唱法融合应用,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运用能够实现互优互鉴,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不断进行扩充,让人们的音乐鉴赏力得到显著提升,内心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因此对于流行音乐的表演者来说,在强化自身的演唱能力时,需有侧重点的进行训练,比如气息的调整、咬字的发音等,需要强调的是,高低音转换属于演唱部分相对较弱的环节,在进行训练时,通过融入美声的演唱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演唱水平,打造独特的演唱风格,为演唱者在音乐道路的多元化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融合要注意几个要点,特别对于美声唱法的训练,首先要使声音具有向外冲击力的声压,要完全解放喉部的紧张,下巴处于放松的状态。控制好气息,利用腰腹以及两肋的力量形成一种对抗,在横膈膜与腰腹力量进行对抗的过程中,将气息逐渐流出体外,均匀的摩擦声带,继而发出声音[3]。其次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要集中充分注意耳返,通过自己声音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演唱时要注意将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让喉头保持稳定,声音位置统一。最后演唱者要勇于尝试不同风格的作品,融合自己的演唱特色,一定可以更好地提高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

四、结束语

美声唱法相对技法严谨,流行唱法注重情感的融入与共鸣,将二者有效的融合,能够使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更加精湛,为整体的效果呈现出更深的层次感,增强歌曲的表现形式,与听众产生深刻的共鸣,对音乐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威.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20(08):132-133.

[2]李安迪.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演唱相结合的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20(07):66-67.

[3]廖一夫.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通融性及具体运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18):25+66.

猜你喜欢
融合应用美声唱法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初中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电气工程中电气和自动化的融合应用分析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浅析电子商务在餐饮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