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烨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经过了长期的探索道路,现阶段我国开始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适应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保障,是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坚力量。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强大保证,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基础。我国近年来也颁布很多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保障。《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要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因此,建立健全地符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企业和职业学校联合育人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尤为必要。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开始重点转型,开始重视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开始进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借鉴和应用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水平人才,更好地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为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怎样保障“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质量和效果,是我们在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双元制”是起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相当,德国法律明确规定并监督执行的义务教育制度,受教育者是初中毕业生,通常为 2~3.5 年学制,学生在企业与职业学校进行学习,课程设计以社会的职业需求为核心,以企业培养为主导,通过职业教育进行辅助,企业担任实际操作技术教学,职业学校担任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
简单来说,“双元制”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优秀人才,一元是职业学校,学生在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元是校企合作的企业,学生在企业进项实际生产技能训练,通过校企双元的共同培养,为社会提供有素质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十个“双元”基本特征:培养主体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双元;培养教师是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双元;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双元;学习内容是职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经验双元;教学实施方式是学校的教学计划与企业培训条例双元;学生具备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双元身份;考核方式是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双元;是职业院校毕业证书与技能资格证书双元;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费用双元;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学习地点双元。“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十大双元特征表明,“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的任务,缺一不可,两种培养方式同样重要,并且相互交融。
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框架已全面建成,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校企深入合作融合,职业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发展走向了春天。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全面应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师傅)组成,在校教师一般都是高校毕业直接从事教育行业,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缺乏企业生产经验,企业培训师具备企业生产经验,但是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有所欠缺,使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师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双元制”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双元培养,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同样需要进行双元培养。而我国目前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双元教师”各司其职,学校的教师走不进企业,只能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解惑,企业师傅尽心尽力,指导学生进行生产经验技能操作,两者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本意是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高素质,高技术水平人才,现阶段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完全处于分离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的原因。企业的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技能经验,却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好的技术技能不一定能够让学生完全理解与接收。职业院校的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好的的教学方法,但是实践经验不足。这两种极端分化的师资队伍制约着“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质量。
“双元制”教师是指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视角下,实施双元制人才培养的教师,即企业的师傅与职业院校的教师。
职业院校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但是企业经验不足,因此,职业院校教师要想做好校企合作之间的深度融合,与企业共同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教师也应该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也应该走进企业,积累相应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在讲述理论知识的时候有话可说,有例可举,职业院校的教师也可以在企业进行学生的指导,而不是旁观。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切入点和保障,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为“双元制”教学模式推进的首要任务。目前各职业院校推出了“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产物,也是鼓励我们的教师走进企业,能够具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能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到 2022 年,‘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理论实践型教师必须既具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理论教学的能力,又具有指导学生所教科目现場实训的能力,既是讲师,也是技师,即“在课堂上拿起书本就能上课,在企业卷起袖子就可以进行操作”。因此,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朝着“双师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模式中企业是主体,所以企业的“教师”(师傅)的指导能力对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企业师傅虽然技术高超,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但是让师傅把自己熟悉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知识教给学生有时对于他们来说比掌握技术技能更难,他们没有好的、恰当的教学方法,甚至于很多技术精湛的师傅都不嗯呢该正确表达索要标书的内容,使得在传授经验技能时困难重重。
因此,在企业负责实践指导的师傅,首先必须学习相应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产教的深度融合,实行“双元制”的人才培养。其次,企业的师傅作为“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一元“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因为教师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行业,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企业师傅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国新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从事职业院校教师的资格做了调整,要求从2019 年起,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招聘原则上要具有 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在职教师每年至少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 1 个月,随着该《方案》的实施,中国职业教育必将迈入一个新时期。从我国颁布的新方案也可看出“双师型”教师是未来职业教师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中更加注重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
在《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10年)的意见》的基础上,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衔接实现产教融合背景下,全面树立了有关高职院校“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着重考察教师的双师能力,与德国“双元制”及其国内应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高职院校经验做法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论,整体优化双元教师团队的各个模块,并探索优秀的双元教师标准和培养方法,提高我市的双元教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