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2020-10-09 11:13刘小燕
时代人物 2020年14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建议问题

刘小燕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问题;原因;建议;对策

十九大以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强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还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

当前佳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现状

近年来,佳县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倾注大量的工作精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推进改善农村生态及人居环境工作,使全县农村的面貌及人居环境发生变化。

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创建以规划为龙头,以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整治村庄环境,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佳县已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9个(神泉村、刘双沟村、刘家坪、张庄村、打火店村、谢家沟村、陈泥家沟村、乔家枣坪村、刘国具村)。全县已有11个村庄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并严格按照村庄规划实施建设,其效果显著。

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及污水治理工程开始启动。自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佳县先后成立了20个乡镇环卫站,324个村环卫队,共有552名管理人员、653名环卫保洁人员、117名清运人员。各乡镇配备垃圾收集设施8579个,清运车辆41辆,简易垃圾填埋场53座。为了扭转农村生活污水乱倒现象,逐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已启动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项目,已修建5座污水处理站(泥河沟污水处理站、木头峪污水处理站、佳芦镇污水处理厂、王家砭污水处理站、刘国具村污水处理),但这些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站只能覆盖城区、镇所在地和周边几个村庄,不能覆盖到大部分行政村。

佳县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佳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久以来重经济轻环境,环境保护工作重城镇轻农村,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农村生活环境呈现“脏、乱、差”的局面,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农村饮用水水质保护能力较弱。佳县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大部分500人以下的村庄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水井设施简陋,输配水管老化,受到雨水、畜禽粪污等二次污染的隐患比较突出,生活给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严峻。佳县农村基础设施匮乏,农村垃圾整治只达到乡镇全覆盖,广大农村还没有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转运、处理,垃圾随意倾倒在河边路旁、沟渠田角,在阳光和雨水的作用下,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农村居民的健康;全县仅仅修建5座污水处理站,绝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合理处理随意抛洒,直接排入河流或土壤中,脏水所到之处蚊蝇滋生,导致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村民的饮水安全。

三是县域内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目前,佳县的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均为小规模养殖,一些养殖场选址不当,建在河道旁或人口居住区,加之养殖户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污染防治设施差,又在食料添加激素,在出栏率提高,生产周期缩短的情况下,畜禽的排泄物也大大增加,而大部分养殖场严重缺乏粪便综合处理设施, 粪便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导致养殖场周围散发一些恶性气体,蚊蝇滋生,严重污染环境、威胁农村居民的健康。

四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目前,佳县在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等使用上还没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农作物生长。而化肥和农药不但使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不断下降,而且渗透到土壤和水体中,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膜由聚乙烯成分组成,這种材料性能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分解性差,当土壤中含量过多时,耕作层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土壤性能和作物产量。

当前佳县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导致当前佳县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五个方面。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佳县农村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地方财政困难,支持环境管护工作的资金有限,有时甚至出现资金断链现象,所以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农村成为污染治理的盲点和死角,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繁重。

二是农村居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同时,由于农村传统生活方式比较粗狂,农村居民不能很好地约束自身行为,也造成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则未得到根本解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只顾眼前利益,并由此引发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时,政府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不到位,也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三是农村环保制度不健全。农村环保涉及面广,内容繁多,起步晚、基础弱,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相关制度,如高效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等的使用及有毒有害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制度尚处于空白,给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四是农村环保管理机制不完善。佳县农村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体系尚未形成,还没有形成政府、村庄、农户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和干部考评机制,有些干部没有深刻认识到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性,对环境治理工作不够重视。

五是农村环保监管能力亟待提高。佳县绝大部分乡镇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的现象。

六是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受人力、财力、条件的限制,环保宣传教育没有深入到农村,因此农村地区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污染危害的认识不足,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缺乏必要的环保知识作指导。

关于解决佳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加大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关资金投入不足,且环保设施落后也是造成环境保护效果不好的原因。因此,地方政府应给予农村环境保护应有的重视,将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确保资金到位并保证资金的总量规模及投入的稳定性,而不是“相机性”,从而大力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政府亦可为农村环保搭建一些寻求社会各界捐助、帮扶的平台,拓宽投入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种类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区域生态补偿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健全完善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环境治理常态化。佳县农村基础条件较差,需政府强力推进与协调,由政府主导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综合协调农业、水务、畜牧、城建、环保等相关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镇领导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体系,县、镇、村“三效合一”的常态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领导小组深入村、户开展检查督导工作,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县、镇、村领导干部的政绩与所负责片、村、户的环境保护情况挂钩,适时开展部门联合督查,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奖惩并重,加大问责力度,对治理工作推进不力的地区进行问责,对治理成效明显的村镇予以激励支持。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要向中心村、近郊村、公路沿线村、民俗村等有特色的村庄倾斜,使其辐射带动一般村庄。

加强环保宣传,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生產生活习惯。对于目前佳县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宣传,以强化群众的环保意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传统观念,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例如:可以在农村开展环保知识巡回展览、举办环保教育文艺汇演、带领部分村干部到基础设施完善、卫生环境好的村庄参观等,使环保教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入农村。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人们的脑海,使群众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全过程。同时,可以“以奖代投”“以奖代补”定期评比“美丽文明示范户”,给予对环境保护贡献大的村民一定的物质奖励及政策扶持,增加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热情。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创示范活动,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投放垃圾分类收集装置,鼓励农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例如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应单独收集处理处置;厨余垃圾和作物秸秆可堆肥处理。环保教育还要注重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环保教育可以走入学校,在幼儿园、中小学开设环保教育课,使孩子们从小就有环境忧患意识。

加强技术支持,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建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就要从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入手,改变以往危害环境的各种做法。推广先进、绿色的农业科技、生物技术,普及科技知识,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帮助农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引导鼓励农民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生态畜牧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

农村生态环境健康是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体现,对于农村及整个国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能否妥善处理农村环境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是否可以持续增长,关系到广大农民是否可以安居乐业,对于我们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建议问题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