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0-10-09 02:09黄晓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建构

黄晓乾

摘 要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在一定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互相对话、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共享、共进,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基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形式更加多样,具体按三个维度来实施:授课时间(课前、课中和课后),授课空间(线上和线下),知识讲解(传授、内化和考核)。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的社会是各式各样的人们相互尊重彼此的差异,相互学习,共同生存的社会。“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由学习者(群体)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在一定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互相对话、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共同活动中也逐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学习者全面成长。在教学中引入,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化“学生差异”为个体间互补,形成有序的强大的群体动力,共同体成员可以利用他们集体的智慧和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学习个体的知识也得到增长。

1“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构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需要与物和教材对话(认知性学习,文化性实践——个体建构);与他人对话(交往性学习,社会性实践——协作建构);与自己对话(反思性學习,伦理性实践——形成自我)。人的知识来自于教师传授的不到20%,而通过自己课外阅读、生活实践和对话实践获取的超过80%。把学习的实践从个人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同他人的对话、沟通、协作的“合作性实践”(社会建构主义)。这样的学习才可能获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教学与发展的统一),才可能实现人的整全发展(治学与做人的统一)。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提供与真实情景相近的问题案例和相关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针对任务或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去理解、去探究;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完成知识的社会协商过程。

基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运用原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需要对话与合作,学习者理解、建构知识受到特定学习情境的影响。

2“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同,基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形式更加多样,具体按三个维度来实施:授课时间(课前、课中和课后),授课空间(线上和线下),知识讲解(传授、内化和考核)。

以“制作随风飘扬文字”为例,课前,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子目标“制作立体文字”,对学生作品及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学习相关微视频,掌握文本工具的基本操作,分析并完成“立体文字”的制作,反馈问题。课中,教师针对课前学生的反馈情况,讲解难点、重点。首先,通过案例式教学法把真实的案例—“随风飘扬文字”引入课堂,明确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完成案例分析,联系课前所学知识点,思考本案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对于案例中的核心技能,进行生动、直观的讲解,启发学生对案例涉及的知识技能进行拓展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设计思路。然后,进入准备任务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分组讨论、设计和制作,分组汇报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点评作品,鼓励学生从获得知识过渡到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课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测试考核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学生完成课后实践并撰写学习报告。

3运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预期效果

教师通过“析、演、练、评”的教学环节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学生通过“看、练、想、问”的学习方式,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在做中提炼,在学中做,在学中规范,在学中提升。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普遍反映喜欢本门课程,并认为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全程监管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由于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当,一些学生满怀豪情地投入学习,迎来的却是失败的挫折。如此几番的折腾,学生难以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将学习方法的指导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和学习指导中去,甚至就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就体现对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花费更多的课外时间去自学和实践,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毅力、时间分配等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应提前制定好恰当的学习任务,合理引导学生。

为课程制订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规则,考虑综合能力和课程参与度,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最终实事求是地给每个学生一个公正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2] 陈秀芳.对Flash动画制作课程改革的实践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建构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共同体的战斗
建构游戏玩不够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