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助力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探究

2020-10-09 11:40李虹
艺术大观 2020年10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音乐

李虹

摘 要: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拥有音乐教育资源优势的地方高校能够带领大学生助力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目前高校应借助开放音乐教育资源、建立各类艺术实践基地、与社区开展长期合作,从而使大学生融入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中,为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区;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0-0-02

在国家的全力支持下,城市社区文化高速发展。音乐文化在社区文化中是重要的构成元素,需要得到更好的推广。因此地方高校大学生应与社区周边建立联系,主动参与到社区音乐文化的推广中,为社区音乐文化的开展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助力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社会背景

在一个社区内社区文化对居民产生的影响非常大,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是社区的灵魂所在。地方高校音乐学院学生应继承传统艺术文化,对各类新型的艺术文化进行探索,从而在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中发挥自身的力量与优势。

(一)城市社区音乐文化迅速发展

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改善,城市管理者开始关注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社区音乐文化事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我国很多城市的绿地和广场上都有很多老年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编创各类音乐,并且表演广场舞。各地政府也纷纷建立的音乐广场和文化中心,帮助社区居民了解音乐文化。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开展各类文娱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形成合唱团民族社团等,这些文娱活动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然而居民的文化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社区除了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外,没有更多的条件为居民提供更加专业的音乐指导,导致音乐艺术品位有待于改善。尽管社区居民参与到歌唱活动中热情高昂,但是由于信息闭塞,渠道不够多元化,导致音乐文化的开展陷入尴尬的境地。[1]

(二)高校具备社会服务职能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体现在社会实践上,从而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大学生投入到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中,能够促进社区音乐文化的开展。地方高校学生在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的资源丰富,能够借助各类场地进行表演,深化自身的音乐技能,又能够帮助社区进一步改善音乐文化建设的效果。因此,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社会服务能够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促进高校跨越式发展。

(三)终身教育理论的影响

地方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终身教育,人的一生要不停地接受教育,实现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结合。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广,终身教育理念在地方高校得到推崇与认可,并且发展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大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后,要到社会上实践,才能实现终身学习理念,维持个人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终身教育理念促使地方高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地方高校由封闭走向开放,大学生也多数走向社会中为社会提供服务。地方高校的教育目的不仅仅要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改善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承担起指导和发展社会音乐文化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2]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助力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开放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资源

地方高校一般在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投入经费不足。因此地方高校要开放音乐教育资源,使当地居民能自发性地开展各类群体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音乐文化开展的场所。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非常缺乏人才,也没有配套设施加以辅助。因此地方高校应助力当地文化建设,在高校内部指导群众,让群众走进校园内与大学生沟通,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结合高校教学的特征,大学生应灵活地深入到社区中,帮助社区居民开展一些优质的音乐文化活动。地方高校大学生能在校内主持音乐会和音乐专题讲座,邀请社区居民前来观看,完善社区居民的音乐素养,在周末开设一些社区居民音乐理论、合唱课程,为社区居民进行音乐表演,在街道内进行文艺演出。为社区居民提供音响等设备,使他们的音乐文化活动更加多元化。凭借有效可行措施的改善,社区居民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很大完善,也能激发居民对音乐文化的爱好,完善居民的审美能力,为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

(二)建立各类艺术实践基地

目前市区居民没有长期的艺术实践基地,艺术实践一般自发的演出,没有专业的指导。地方高校应帮助居民进行艺术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大学生融入艺术实践基地内,带动群众进行音乐的鉴赏与表演,为社区群众提供音乐剧、歌剧、音乐会等形式,使群众充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地方高校大学生能够建立群文辅导艺术实践基地,选派多名优秀的大学生,在艺术实践基地指导群众的文娱活动,让他们进行精心的创作与排练,指导群众使用乐器。大学生在艺术指导时能够改进自身的组织协调与人际交往能力,艺术实践基地作为地方高校大学生体验与实践的平台,大学生不仅仅能够巩固知识,改进自身的技能,也带动了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改进了社区居民音乐文化素养。

(三)与社区合作,开展长期社区音乐文化活动

地方高校应融入社区内部开展各类形式的音乐文化活动,学校内的社团活动应融入社区内部,从而对社区居民的音乐表演产生启发。地方高校要与社区长期合作,通过社区文化的融入地方高校,能够编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改进社区居民的审美能力。社区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文化存在一定的区别,社区音乐文化一般比较浅显,形式通俗,艺术水平一般,地方高校不能按照社区管理者的反馈来进行音乐文化活动的安排,因此地方高校大学生应深入到社区群众中,了解群众对音乐文化的真实诉求,防止音乐文化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实际脱节。例如地方高校大学生举办专业音乐会时,也应融入广场舞表演和地方戏曲表演,采用综合类音乐节目吸引社区群众。通过制定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文化开展长效合作机制,确定地方高校与社区在音乐文化开展中的责任,在掌握二者的关系以后,长期有序地开展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从而树立具有特色的音乐文化品质。地方高校大学生要突出自身音樂文化编创的特色,为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四)建立社区音乐教育网络平台

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冲击非常大,地方高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音乐文化建设的指导,从而使社区音乐文化开展更加有序。地方高校建立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推广高效的音乐课程,让社区居民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程中。社区居民要参加网络考试,学员之间能够在论坛上相互交流积累学习的经验,网络教育平台上设置了必修和选修内容,社区居民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显著改进。地方高校内部具有各类文化著作和资料,因此大学生能够将一些有价值的音乐文化资料上传的网络课程平台上,并且分享自己学习音乐时的经验,开展网络音乐教育,让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到音乐教育中来,为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奠定更加广泛的理论基础,使社区音乐文化事业能够持久地开展。

(五)成立社区音乐培训中心

尽管城市社区内部也成立了大量艺术培训中心,但是这些培训中心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地方高校在社区内部开展音乐培训中心,让大学生在培训中心内部作为导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区音乐文化开展的有序性。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培训中心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为社区居民上课开展各类讲座,在声乐演唱时提供示范,安排社区居民辅导与排练,为社区居民音乐文化组织发挥很好的作用。

三、结束语

我国目前正在走文化强国战略,对文化教师也非常重视。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可以改善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民族复兴与社会进步。地方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大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中,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社区居民开展各类形式的音乐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音乐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海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与服务社区音乐文化的结合之思考[J].黄河之声,2020(05):58-59.

[2]周建华.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与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共享的建构策略[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01):63-66.

[3]周建华.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与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共享的建构策略[J].艺术研究,2020(01):112-114.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音乐
石器时代的居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音乐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