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

2020-10-09 10:05程超
艺术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陶瓷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装饰

程超

摘 要:在中国,陶瓷艺术装饰有着悠久的历史,陶瓷从传统的盛物器皿演变为用途丰富的艺术品实用品,中国也随之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本文对陶瓷文化中的陶瓷艺术装饰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各历史朝代陶瓷艺术装饰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陶瓷艺术装饰表达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精神和人文精神等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陶瓷艺术;装饰;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2-0-02

陶瓷英文为china与China仅首字母大小写的差距,可见早期中国享誉世界的产品是陶瓷,瓷器。陶瓷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朝代陶瓷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变化,而陶瓷上的装饰是表征这种变化的最面向的标志。中国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陶瓷艺术装饰的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更是“百家争艳,百舸争流”,以不同的技法表达或深沉或喜悦的各种情感和文化。

一、陶瓷艺术装饰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

装饰拓展开来就是装点修饰,通过合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技巧使器物具有独特的形象和形态,通过这些艺术形态表征各种情感或文化。装饰在中国出现的時间较早,早在隋朝前后,中国就已经有文献使用装饰一词。陶瓷瓦罐,原本的用途是盛物器皿,但早在商朝殷墟中出土很多陶片、各种款式陶罐上就已经有很多纹饰,可见除了盛物器皿的作用外,陶瓷还有如祭祀、建筑等其他用途。陶瓷装饰就是根据陶瓷的用途结合使用场景对其进行装饰的一种艺术创造。这种装饰具有独特的规律和表现形式,在中国古代不同阶级陶瓷装饰的花纹和丰富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陶瓷装饰的丰富程度也能够从侧面表征陶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1]

陶瓷装饰通常是通过对釉色、纹饰设计结合陶瓷的造型来表达设计主题,其艺术风格与历史朝代以及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有直接联系。又由于陶瓷是立体的器物,其装饰往往也表现出立体的特征,因此陶瓷装饰设计并非简单地绘画设计。其装饰图样往往需要符合陶瓷的形态,图样往往需要连贯或对称,以此满足不同视角的审美需求。陶瓷装饰通常以绘画或雕刻的方式完成,绘画或雕刻手法是表现陶瓷装饰的主要手法。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传统文化指的是历史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传统文化与历史底蕴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样悠久深远,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一是文化观念,如儒释道等各种理论思想等以及各种观念衍生出的道德礼教;二是历史文物,如陶器瓷器青铜器等各种器物以及书画、建筑、雕刻等;三是社会制度,如宗法习俗等;四是如中医、农学、天文历法等古籍。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物具有十分丰富的形式,要表达的内涵也有很大差异,但文明和延续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这种延续或许是知识或许是情感或许是精神理念。[2]

陶瓷艺术是陶瓷制作工艺与装饰工艺的总和,陶瓷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陶瓷作品产品材料选择、造型塑造到修饰装饰每一个过程都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工艺要求。其中材料选择、造型塑造这两个步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积淀已经逐渐固定成熟,其中变化最多的地方在于装饰工艺。从装饰手法上看,陶瓷装饰也十分成熟,可以划分为釉下彩、釉上彩、釉中彩、颜色釉和综合装饰五大类。但从图案、色彩等文化创意的角度看,艺术创作的审美发生、审美创造、审美接受三大环节随着其承载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而发生剧烈的变化。陶瓷在人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盛物器皿发展成承载各种文化的艺术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陶瓷艺术装饰起着重要作用,陶瓷文化也随着这种艺术装饰技艺的迭代而不断演变,最终沉淀为陶瓷艺术文化。[3]

二、装饰应用于陶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陶瓷艺术文化主要通过陶瓷艺术装饰表达和表现,而陶瓷装饰又可以根据技艺形式划分为刻镂、模印、堆帖、化妆土、釉色、彩绘六大类型。图案纹样装饰同样具有悠久历史,早在新时期时期,就有有色彩和图样的彩陶出图,西安半坡遗址就有带有波折纹、编织纹图样的彩陶出图,如果说这种图样过于简单,那么带有色彩兵马俑的出土足见彩陶工艺的迭代和发展。在新时期时期彩陶上的花纹多为旋纹与弧线,这反映了当时质朴的审美观和文化,这些在自然界难以直接出现的规则图形是当时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观念的象征,这里面既蕴含着对美的追求,也蕴含着改造自然的质朴的人类理念。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十分出名,而此时的陶瓷纹饰与青铜器上的纹饰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时在制陶工艺上有了质的突破,陶瓷烧结的材料使用的是高岭土,烧结温度也超过了1000度,烧制的白陶美观而受人欢迎。

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使用用途出现了变化,从过去的盛物器皿发展为建筑或祭祀用的陶瓷。秦砖汉瓦就是结合制陶工艺烧制而成的,而在祭祀方面,如秦兵马俑等也有了质的突破和发展,其已经能够生动而真实地反映当时秦兵威武彪悍的形象,且在人物表情雕刻,衣甲细节等方面有惊人的突破。

从商周到汉唐时期,陶器已经从传统的瓶、碗状衍生出了各种形状,通过不同的造型设计和陶瓷艺术装饰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历史文化,其中唐三彩最为出众。

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朝,中国出现了从陶器向瓷器的转变,青瓷、白瓷在这一时期兴起如邢窑白瓷、越窑瓷青等在当时久负盛名。

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工艺更进一步,景德镇的青花瓷、颜色釉、粉彩、玲珑瓷远销海内外,景德镇瓷器深得“玉”的精髓,无论在色彩表现,颜色层次还是雕刻装饰技艺上都与“玉”有很大的重合,景德镇陶瓷的类玉品质体现得最为深刻。

明清时期的瓷器达到了中国瓷器史上的顶峰,永乐年间的白瓷具有冰肌玉骨般剔透的表面,其薄如纸的釉色深受人们喜爱;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完美如玉,祭蓝瓷颜色纯正。

回顾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艺术装饰,其特点主要为两类,一类是陶瓷上一般化的装饰图样,这种图样以重复对称的形式散落在瓷器表明,另一类则是以绘画的形式在陶瓷表明上进行表现,这种技艺对装饰工艺的要求更加苛刻,对工匠的手艺要求更高,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更为丰富。

三、陶瓷艺术装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

陶瓷艺术装饰中最能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就是绘画,从唐朝到清朝,陶瓷艺术装饰的绘画可以分为写意绘画和工笔绘画两类。如唐朝长沙窑出现釉下山水画,其磅礴大气是盛唐下的民间主流氛围。同时,各种主流画作也纷纷在陶瓷上复现,在陶瓷上展现绘画工艺成为陶瓷装饰技艺成熟的标志。这种技法在宋代进一步成熟,写意绘画也向绘画功底更深厚的工笔绘画转变,并为后续青花、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无论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其反映的都是单身中国人文画的历史文化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

陶器和瓷器作为人造物,其在设计制作過程中掺杂了人对自然加以改造的主观意念,而其中装饰图案又是表现其主观意念的直接手段,陶瓷装饰上可以承载自然景观、诗歌画作、情绪理想等,一方面,陶瓷艺术装饰表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思想;另一方面,陶瓷装饰中又有人物、故事等各类事物,其往往能够反映各个朝代当时的人文风气,其表现的人文精神也是一般的艺术品难以承载的。通常中国瓷器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反映的大多数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这种追求或是隐于田园,或志在高堂,或为国为民,或祈求安康,这些追求被艺术化后通过陶瓷艺术装饰反映在陶瓷上,并向他人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

四、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发展的贡献十分之多,首先,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壁画传承历史文化记忆的传统。这一行为后又转移到陶瓷之上,在诸多墓葬品中瓷器发现都是保留最完整,图案保存最持久的那一类。通过在瓷器上写字作画往往能够保留最珍贵最原始的资料信息,这些信息有的反映了墓葬主人的身份背景,有的反映了墓葬主人治下的功绩。其次,陶瓷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迭代,从最初的彩陶再到至今的白瓷青瓷,陶瓷烧结工艺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其火候的把握,釉的使用都需要长期试验和积累才能确定,这种制陶工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最后,在陶瓷的使用理念上,我们也在不断创新,陶瓷是老祖宗传下的宝贝,对陶瓷研究最深的是中国,这种深刻不仅表现在传统陶瓷领域,还表现在陶瓷的工业应用领域,压电陶瓷,高压陶瓷等的使用都是在这一理念下产生的,陶瓷除了艺术属性还将具备工业属性,同时以新的方式表达陶瓷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

陶瓷艺术装饰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之一,其从最初的盛物器皿,再到后来的建筑、祭祀用品,然后演变成生活中的点缀,都深刻反映了陶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中国瓷器自隋唐时期便开始向外域流传,中国一词的英文china原意就是瓷器,这反映出中国对美的领悟和感受与西方有一定的共通性,且陶瓷的造型和装饰也起着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对中国贸易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向瑾.陶瓷艺术装饰中的传统文化美[J].品牌研究,2018(01):148-149.

[2]余国旺.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123.

[3]李宪生.论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8):110-111.

猜你喜欢
陶瓷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装饰
DIY装饰沙漏
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意义研究
浅析景德镇陶瓷粉彩雪景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浅析动漫艺术创作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中原陶瓷艺术创新机遇研究
DIY节日装饰家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