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课程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的创新性教学

2020-10-09 10:05王丝雨
艺术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教学

王丝雨

摘 要:数字媒体艺术是近年来在艺术设计领域出现的较为新兴的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该领域目前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涉及造型艺术、艺术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在2016年时我校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开设了这一专业。而图案设计是艺术设计领域中的一门传统课程,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如何将偏向于平面的传统图案设计课程巧妙的融合進数字媒体这门新兴专业当中,便是此篇文章所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图案设计;数字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2-00-02

图案设计课程为我校数字媒体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共48课时。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图案设计不仅要充分了解其由来、发展,还需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科技载体将它呈现出来。因此做一个好的图案设计,学生们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广播的图案知识和艺术修养,以及独特的创造力、灵活运用各种设计软件的能力。因此如何在这48课时里将以上内容让学生掌握吸收并且很好的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便是我所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在设计上做到创新。

一、课程步骤规划——六大环节循序渐进

根据本科院校对于专业激发课上的要求,在理论与实践的平衡过程中,我选择了理论教学量与学生实践量对半平均分配。因此整个课程我将其设定为6个大环节(如表1):图案设计概述、图案形式美规律、图案的造型、图案的构成形式、图案的色彩表现、现代图案设计应用。[1]

二、引入基本概念——以互动形式打牢理论基础

图案的历史古老而久远,图案于现代设计当中的运用也丰富多样,第一堂课的开头我会提出一个引入问题:“图案设计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由问题引发思考,而不是先开始就进行概念的灌输。收到学生作答以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到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第一印象,然后将课前自己所收集到的各式设计样品图片展示于学生,使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抽象的视觉概念。再接着才进入到基础理论知识中来:中国的图案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而国外也是如此,公元前30000年早期人类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而将各种动物的形态刻画在岩壁上。因此在第一阶段的概念课程中,我选择结合历史图片与影视资料给学生一个宏观的思维,即——图案为何而产生,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是在很多图案设计书籍里容易护忽略掉的问题,看似简单,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会使得学生在往后的创作当中设计出的作品少一份文化底蕴。基于此基础之上再循序渐进的结合史料图片,分别从中西方两条脉络介绍其图案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图案的发展在世界已有千年的历史,因此我们选取各个时代有代表的图案进行赏析,在赏析的过程中结合部分精彩的故事去激发学生探索图案设计的兴趣。[2]

三、抽象造型与具象造型的训练相结合——图案分解与构成的灵活转换

第二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为图案的造型、图案的构成形式。学生在初接触图案的造型概念时容易迷惑,参考各类优秀教材结合以往的教学情况,这里我将图案的造型这一章分为抽象图案的造型训练与具象图案的造型训练,其中抽象训练分为六个小节,分别是:几何图案的构成要素、抽象图案点线面的构成训练及作品欣赏、几何图案的构成形式、几何图案的造型,几何图案的应用,抽象图案专题训练。而抽象图案的专题训练有以下三种训练项目:抽象单独纹样设计、抽象二方连续纹样设计、抽象四方连续纹样设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去创新,会就近代学生离学校不太远的博物馆进行一次参观。

具象造型的训练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图案的写生、图案写生的方法、图案变化的方法、图案题材的专题训练。而具象图案的专题训练可以是花卉,可以是风景或者人物。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很好的过渡过程,在过度的同时通过具象的专题训练又强化了将写生变为图案的能力。图案的造型指的是通过构思与创意后创作的视觉化艺术形象,因此学生在大量写生的基础上如何慢慢高度概括写生对象,并将其变得个性化又富有审美特征,这一点就是关键。如果第一阶段更偏向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临摹,那么第二阶段就渐渐地在临摹的基础转为创新,用“分解与构成”的方法进行一系列的训练。

四、图案的构成形式与图案的色彩表现——找到色彩中的乐趣

第三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图案的构成形式与图案的色彩表现。构成形式根据教材与实际情况结合,我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连续纹样、装饰构图。装饰构图为重点,原因是因为在第一年教学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的创造比较容易掌握,而如何将装饰构图处理好,则有所欠缺。所以这里装饰构图也分为了五个训练步骤:装饰画的平视体构图、装饰画的立体构成、装饰画的格律体构图、装饰画的组合式构图、装饰画的连续性构图。构图与色彩的训练是相结合完成绘画的,因此装饰图案的理论知识在构图训练前面进行,分为:装饰色彩与写生色彩的区别、色彩的对比调和与色调、色彩的感觉与象征、图案配色的要求,图案色彩的配置技巧。色彩的训练需要列出24种色彩,让学生进行联想,来开阔他们的思维,找到色彩中的乐趣,但也要区分写生色彩与装饰色彩的异同。构图与色彩的结合,使得学生基本上已经可以完成一张美观的装饰性图案设计了。那么最后一周就是将前期的成果用在实战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并且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它,这些方法分别是:平涂法,晕染法、退晕法、叠色法、电脑制作以及特殊材料使用方法。

五、现代图案设计应用——完善系列作品

最后一阶段是现代图案设计应用,一天的理论知识讲解为:服饰中的图案设计、产品包装的图案设计,环境艺术中的图案设计。现代人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图案设计的运用往往也不局限于平面当中,那么图案设计课程所掌握的知识与技巧,也要考虑到为本专业以后的课程如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知识与技巧延续下去。因此最后一周的课程便要求大家做出符合大众文化内涵、有特色有艺术需求又具有时尚气息的设计。这也是一个将临摹转换为创造的过程。

“图案”的历史虽然古老而久远,但图案设计却可以与时俱进,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人们接触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希望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一整们课程下来,深切地感受到图案设计的乐趣,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后产生新效果的乐趣,使作品能很好地融入环境氛围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霞,温承芳.图案设计(第一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2]陆红阳.图案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动画原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