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洛打则
摘 要:《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拍摄出了一个少数民族的空间历史记忆和时代宿命印记、精神心灵状态和社会生存状况。本文主要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影片进行草原文化生态“空骨化”、自然生态“荒漠化”和社会生态“离散化”等多维生态美学解读,揭示影片在环保意识传播上特殊的人文艺术价值,为和谐构建“一带一路”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旅游开发提供电影人的思想视野。
关键词:李睿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民族志电影;生态批评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2-00-02
当前,生态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生态危机并不仅仅限于狭义的自然生态危机,还有文化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所以说,生态批评也不单只是关注自然生态这一层面,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同样是生态批评着重关注的对象。作为一名具有环保意识的“80后”新锐导演,李睿珺在独立电影制作探索路上的付出与收获可谓有苦有乐。《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他继《老驴头》和《告诉他们,我承白鹤去了》之后,又一部关于人与自然、土地、亲情的生态伦理题材电影。因此,这三部电影也被称为“土地三部曲”。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讲述了裕固族两兄弟巴特尔和阿迪克尔在爷爷去世后,为寻找爷爷遗言里父母所在的那个水草丰茂的地方,而在一路上经历了兄弟情感从隔阂到和解、草原生态从丰美到荒芜、家庭环境从合欢到流离的落寞过程。影片真实还原式地记录了两兄弟沿途所见所闻以及变化的心路历程,他们只凭一句“如果放牧迷路顺着河流走,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就抱着爷爷遗像骑着骆驼去寻找自己草原上的样子,只想回到梦中的草原之家却连草原在何处都找不到的故事。本文拟以生态批评理论为审美视角,通过文化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维来解读影片中所映射出的草原文化、自然以及社会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破裂的生态关系,试图唤起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思考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审视。[1]
一、草原文化生态的“空骨化”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故事背后有着浓厚的现实基础,影片拍摄手法也充满了现实主义风格,对地域历史的深度挖掘,对生态文明的深情关怀,特别是面对深受汉化西化双重压力影响的少数民族的命运,从人文主题到人性内容,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折射出现代化进程中失语失落失魂的边缘族群不可名状无奈深切的焦虑迷茫。电影讲述的是裕固族的故事,也带出了中国西域的少数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记忆。在这个意义上,影片无意中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视野下的文化观和历史感形成了深度呼应关系。电影片头字幕是在斑驳的壁画中逐渐回顾中剥落的历史信息,宛如一个族群的文明时代在我们眼前逐渐地消失:回鹘与党项、契丹、吐蕃等同为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9世纪晚期,甘州回鹘的势力得到了发展,并在丝绸之路咽喉部位的河西走廊地区建立了甘州回鹘王国。11世纪初,甘州回鹘王国亡于西夏,此后甘州回鹘饱经战乱,流散于河西走廊地区。裕固族是甘州回鹘后裔,目前人口大约一万四千人。1953年以“裕固”为族名,意为“富裕、巩固”。[2]
裕固族所处的草原文化生态的“空骨化”主要体现在母语的远去和历史意义的淡化。特别是母语的消逝情况在影片里有浓墨重彩生动伤感的表达:裕固族历史上使用的文字叫回鹘文,而如今,这个民族90%的人以及不会说自己的母语,本民族文字已面临失传濒危状态。没有母语的传承,就没有民族的未来。电影并没有正面表现裕固族的兴衰史,只是用兄弟二人在路途中的怪石林里发现的古老壁画,来折射这一民族悠久的历史。兄弟俩骑着骆驼寻找回家的路。一路走来,草原的毁坏,民房的破败,水源的短缺在他们眼前晃过。草原文明遭遇了工业文明的蹂躏,家在哪?那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又在何处?他们的爷爷离世前告诉他们,家就在水草丰美的地方,于是他们循着水源一直往前寻找,到最后终于找到了河流,可是家,不见了。当一族人面临着文化、自然和社会等多重生态危机之后,当一地方丧失着轮廓、根骨和希望等多向历史质感之后,当一时代遗忘着诗意、歌声和母语等多层精神境界之后,我们不得不扪心拷问:“家”在哪里?或者,何处是“家”? [3]
二、草原自然生态的“沙漠化”
1970年代以来,沙漠化在全球迅速发展,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威胁,沙漠化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沙漠广袤千里,既是世界上沙漠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沙漠化发展最为迅速、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电影用了大量镜头描绘反映我国北方环境遭工业污染、草场退化后形成的沙漠和戈壁,当中的环保主题意识是显而易见的。片中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来表现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对草原自然生态极度“沙漠化”的展现。跟随影片中两兄弟一路缓慢飘忽经过的视角镜头,我们如临其境般看到了草原上的土是“沙土”,草原上的草是“荒草”,草原上的井是“空井”,草原上的河是“枯河”,草原上的房是“空房”,草原上的村是“弃村”……正如随着爷爷在离世前骑马望着草原最后的背影响起的母语歌曲唱道:“绿色的草原啊,正在消失;奔流的河水啊,早已干枯。”同时,通过影片中的一些人物对白台词,我们也会直击心灵般感受到草原自然生态的恶化:
“离镇子越近的地方,草原沙化、退化越严重。”(剧中父亲语)
“现在好多年轻人,他们卖掉牛羊,搬到农场种地。到处都开垦耕地,到处都打机井,井里的水抽干了,海子也都干了。还有的去淘金,有的去城里打工再也不回来了……”(剧中爷爷语)
“如今像母亲一样的河流干枯了,像父亲一样的草原枯萎了。”(剧中老者语)
从这些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台词表达中,不难感受到电影敏锐指向过度开垦对牧场的破坏的生活背景,以及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的草原沙化。影片的開始,以打井开始,一口井下打30多米依然没有水源,可见地下水位下降已经非常严重。牧民原本的生活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变化。最后俩兄弟寻找了一路的“在水草丰茂地方”的家也变成了隆隆作响金属冶炼厂,看不见成群的羊群,只看见原本拿着长鞭的父亲现在却站在河边做起了开采工人。
三、草原社会生态的“离散化”
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电影深入聚焦一个裕固族家庭不能继续传统游牧生活后,为了生存,父母只好把大儿子交给爷爷代养,父母去淘金,这样导致家庭分离,兄弟矛盾加深。随着城市(镇)化进程从缓慢到加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的飞速进展,城市旧区的改造开发和村镇的撤并集聚,使大多数城乡地区原有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瓦解或改换,以地域风土建筑(民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特征正以极快的速度消失。无疑,这种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进程,削弱了草原社会生态结构的传统纽带,伴随着这些结构变迁出现的各种文化影响,侵扰了草原特有的精神信仰和民俗。由此,草原社会变迁最主要是从个人或家庭之间地缘整合的原生纽带,向族群离散的衍生纽带转变。[4]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实质上是在表达一个民族在所谓的全球化经济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逐渐消亡的时代寓言。在整部片子中,草原的消失、文化的断脉、心灵的沙化三者交织交融。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环境的破坏已经给裕固族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威胁,游牧放羊的方式已经被严重的沙漠化逼到越来越深的远方。为什么在当下这个时代,生态成为一个问题?就是因为随着现代化的急速推进,人变成一种悖论性的存在。人在成为自然主人的同时,人也失去了自然的家园。现代人突然发现自己无家可归,成了“精神游牧者”。也就是说,原来可以提供给我们心灵关怀、精神庇护和诗意栖居的“家”没有了。这种自然的失去和生态的灾难日益加剧,使得艺术家们特别是有环保意识的创作者开始以自己的创作去反思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衰败,进而反观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人和社会之间的文化关系以及人和历史之间的存在关系等等。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仅成为导演第一部在国内公开上映的影片,而且获得了鹿特丹国际电影节HBF剧本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影片奖等奖项。影片在讲述两兄弟找寻父母和“水草丰茂”家园而行走草原的过程中,让观众也通过荧幕目睹经历了令人心碎的环境、生态及历史文化,草原沙化、河流干涸、牧民迁徙等,对西部边缘少数民族裕固即将消逝的生存环境及民族文化的深刻忧思,探讨了特殊人群与周围物质环境的关系,包括土地、自然、动物以及文化、社会关系等。总之,电影对生态问题及人与文化、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示人们重建和谐生态观,从而实现人类价值观主导的和谐社会。从文化生态学或生态批评的视角观照当下中国的主流影片,无疑可以获得一种更为普泛的价值取向和较有成效的言说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诺.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黄轶.中国当代小说的生态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严平编.全球化与文学[M].济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4]杨城.告诉他们,好电影在初心澄明的地方[J].电影,2015(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