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幼儿来“做主”

2020-10-09 18:29官伟丽
教育家 2020年35期
关键词:狐狸动作儿子

官伟丽

表演游戏,是根据故事或童话的内容,扮演其中的角色,并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等表演形式再现作品内容。如何遵循儿童现有经验,让表演游戏变为以儿童自我構建为主,由内而外的自然生长?我做出了一些探索。

调动肢体,丰满故事角色

自从教师开始关注、尊重、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幼儿便不再急于完成故事情节,而会根据他们感兴趣的情节自由发挥。比如大老虎以铺床、睡觉、打呼噜、伸懒腰、踢腿、翻滚等一系列动作表述了它的故事,逗得周围小伙伴咯咯直笑。教师分享这只会用身体“说话”的大老虎之后,有幼儿喊“我的身体也会说话”,并运用自己的家庭生活经验,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老虎不刷牙就睡觉的情境,动作灵活可爱,生动形象。

由此,教师聚焦幼儿关注的故事,将其中的趣味情境拓展为默剧表演。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通过身体行动外化出来。幼儿的肢体动作丰富多样,其表演的角色更加丰满、生动,情节更具有张力。幼儿充分体验到身体能够像语言一样表述角色的情绪及内心情感,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人称戏剧是用 “动作”书写的诗歌。在我看来,幼儿以动作表现的故事情境,是动人、优美的诗歌,因为那里蕴藏着最动情的投入和最自然的童心。

教师引导,推动情节发展

由于学前儿童生活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表现能力等都处于“未成熟”的生长状态,教师的有效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初期,教师为了丰富表演情节,经常和幼儿展开讨论。讨论过后,幼儿再去表演的时候,往往还是难以回忆起讨论时的多样化建议并再现出来。实际上,幼儿的表演多是基于现场的情境,教师可以在故事情境表演过程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唤醒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以此激发幼儿产生新的情节对话。例如《狐狸爸爸鸭儿子》中教师扮演鸭儿子生发出一个小情节,角色间开展了丰富的对话,推动了故事的新发展。

鸭儿子:“爸爸我想去游泳。”

狐狸爸爸:“儿子你不能去游泳,我要保护你。”

鸭儿子:“我喜欢游泳。”

狐狸爸爸:“我不会游泳,我不在你身边,水那么深,发生危险怎么办?”

鸭儿子:“你看我的脚上有蹼,我不怕水。”

狐狸爸爸:“好吧,我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吊下一根绳子,保护你。”

鸭儿子:“太好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爸爸我爱你!”

狐狸爸爸抱抱鸭儿子。

鸭儿子:“爸爸,我到池塘里捉鱼给你吃。”

教师给予幼儿表演的自由,并通过身份的转换,参与、介入表演过程。教师的支持让孩子慢慢理解情节的意蕴,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是在创造自己的“游戏”,而非完全跟随原来的故事情节的脚步。

提高创造力,简化表演道具

随着幼儿自由创造角色、对话、情节能力的增强,幼儿的表演空间、道具变得越来越简单。幼儿喜欢调动自己的肢体去表现故事情节,比如给老虎拔牙,用食指和中指的张合摆动代表“钳子”,用小拇指当“手电筒”,用攥起的拳头当“锤子”敲牙。

幼儿喜欢在能够借用的实境空间中就地取材。比如《怪老师和淘气鬼》就是发生在幼儿园里的故事,幼儿在教师的办公区域展开表演,教师的笔记本、电脑、图书、眼镜盒等都成了幼儿的表演道具。

表演游戏的空间创设、道具准备不再单纯依靠教师自己,而是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场景设置、地点布局、材料使用等,并随着情节的创造发展而不断变化,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表演的兴趣。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陈璠

猜你喜欢
狐狸动作儿子
下一个动作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狐狸和猫
狐狸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狐狸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