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瑞
【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方法的运用及效果。方法: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抽样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100例在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干预,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能够降低护理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工作安全性;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效果;风险事件;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295-01
从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及安全性提升角度考虑,需注重风险管理的运用。一方面,通过对妇产科护士的管理,提高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妇产科患者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比如:坠床、跌倒、交叉感染、护患纠纷等[1]。本文纳入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风险管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且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外, 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盲选抽样法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年龄跨度为23-39岁,平均为(27.8±1.1)岁;对照组100例,年龄跨度为24-38岁,平均为(27.6±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法,严格按照妇产科常规护理管理流程执行,即对患者加强常规健康宣教、用药管理、饮食管理等;同时,针对护理管理期间发生的问题,需及时处理好,保证护理管理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包括:
(1)构建风险管理小组。在妇产科科室内部及时构建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做好小组内部成员的统筹管理工作,明确小组每一位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技巧培训,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进一步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结合本组患者的个体化情况、病情,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方案,然后加以实施。
(2)心理护理干预。由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症状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采取伴乐疗法,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并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消除患者心理顾虑。此外,多鼓励、支持患者,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充分尊重患者,赢取患者信任,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3)饮食及用药管理。一方面,加强患者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病情、个体营养需求,制定合理、健康、营养的饮食计划方案,指导患者坚持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另一方面,加强患者用药管理,指导患者按医嘱进行按时按量服药,忌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及拒绝服药行为。
(4)风险事件预防控制管理。在病房合适的区域设置防滑护栏、防摔倒垫子等,并加强对长时间卧床患者的监护,降低患者坠床、跌倒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严格控制探访人次,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加强护患沟通,并加强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
(5)持续质量改进。定期开展会议,围绕“日常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展开,由护士积极发言,明确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涉及的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然后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妇产科是医院的一大科室,除了一些正常体检的孕产妇之外,还包括一些住院观察的患者,比如常见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疾病患者[2-3]。为了改善妇产科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便需要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本次提到的风险管理,即在及时构建风险管理小组的基础上,由护士对患者加强心理干预、用药及饮食管理、护理风险事件预防管理干预等。结果显示:观察组妇产科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方法,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仅为2.00%,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的对照组的15.00%;从中可知,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此外,本人认为,在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妇产科护士需了解患者的个性,做好患者的耐心解释、答疑工作,保护好患者的个人隐私,充分尊重患者,获得患者的认同感及信任感,以此使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顺利、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能够降低护理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工作安全性;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一宁.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8):80.
[2] 董丹丹.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8):72-73.
[3] 朱莉.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國卫生产业,2019,16(1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