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美青 赵真
【摘 要】目的:研究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模式的实施价值。 方法:对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6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组,护理组的30例行全面护理模式,常规组的30例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护理有效率。 结果:护理组手术时间(43.76±8.13)min、术后留院时间(5.39±1.42)d较常规组更短,P<0.05。护理组护理有效率(96.67%)较常规组(80.00%)更高,P<0.05。 结论:全面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及留院时间,显著提升护理有效率,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全面护理模式;胆结石;实施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233-01
作为胆道常见疾病,胆结石的发生是胆道系统在多因素影响下析出、凝结成结石所致,表现为黄疸、发热、呕吐等,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继发感染及胆囊急性炎症,更甚者会引起胆囊癌,需尽早治療[1]。手术是清除胆结石最有效、直接的方法,而全面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故本研究随机选择了我院60例胆结石患者,旨在研究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模式的实施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6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组,护理组:n=30,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7.49±5.28)岁;病程1.5-11年,平均病程(5.22±1.84)年;其中有女性18例,男性12例。常规组:n=30,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8.25±5.9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79±1.93)年;其中有女性17例,男性13例。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护理组:全面护理模式,如下:(1)术前护理:①情绪护理:作为有创治疗,手术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讲解胆结石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多列举胆结石手术成功案例,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手术信心。②准备工作: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检查后,指导患者行床上排便训练、呼吸训练等,术前12h行禁食操作,避免术中出现不良反应。(2)术中护理:体位摆放完成后,调整手术室温度,完善患者的保暖工作及隐私保护工作,同时监测各生命指标,保证手术可顺利进行。(3)术后护理:①管道护理:定时观察留置导管,避免导管扭曲、压迫,保持导管通畅,还需观察引流液情况,避免胆道出血。②并发症护理:指导患者尽早下床锻炼,促进肠胃蠕动,协助患者翻身,床单需定期更换,保持休息空间的整洁卫生,避免感染、褥疮、压疮等并发症。
常规组:常规护理模式,即伤口换药、疼痛护理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护理有效率。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留院时间等。护理有效率:(1)痊愈:胆结石被全部清除,疼痛症状全部消失,且术后未复发。(2)有效:胆结石被大部分清除,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术后偶有复发。(3)无效:胆结石未清除,疼痛未缓解。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2、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即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3 讨论
人们饮食习惯变化较大,胆结石发生率较高且逐渐年轻化,临床多行手术治疗,为提高患者恢复质量,实施护理干预很重要。作为护理新型模式,全面护理模式的特点是连续性、全面性,在围术期展开多角度护理,改善手术效果。多数患者在胆结石术前均存在焦虑、恐慌等情绪,通过胆结石知识的讲解及手术成功案例的列举,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手术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指导其进行床上排便训练等,可避免术后产生强烈的不适感。术中协助患者调整手术室温度,并完善术中保暖、隐私保护等工作,同时监测生命体征,能保证手术顺利开展[2]。术后则需密切观察留置导管情况,及时纠正导管压迫、扭曲情况,保证导管通畅度,同时对导管引流液情况进行观察,避免胆道出血。术后还需指导患者尽早下床运动,定时更换床单,让休息空间保持整洁干净,避免伤口感染、压疮等并发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全面护理模式的实施,不仅能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还能对术后恢复时间进行缩短,达到优化护患关系的效果[3]。
综上所述,对胆结石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后,其护理有效率显著提升,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有所缩短,预后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 邱丽娜.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7):156,158.
[2] 陈丽颖.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19,(14):233.
[3] 孙建红,肖碧青,刘绍华, 等.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7):66-68.